时代悲歌——读《少年维特之烦恼》_1000字1000字

时代悲歌——读《少年维特之烦恼》_1000字

1000字 高二 读后感

似一阵风,似一场雨,似一束光,它就这样来到我的身边,给我以无限的感染。《少年维特之烦恼》这部书,似一曲动人的悲歌,就在我细细体味之时,它就慢慢的回响在我耳边,进入我的脑海,然后,将那动人的哀伤就那样留在了我的心田,经久不散。

时代悲歌之中,他是那忧愁的聚集,他是维特,一个多愁善感却无限憧憬着美、自然与自由的少年,他有他的理想,有他的抱负,有他深爱着的美丽女孩,可是现实却似一把锋利无情的剑,划破了他对爱的幻想与对理想的憧憬,划破了他生的希望。他的爱情,从开始就注定是个错误,他的希望,注定只能换来命运无情的判决,然而,他不服,他不满,他愤懑,可是无济于事。他试图以工作以理想来逃避现实,得到的却是更大的打击。迎头巨浪拍晕了他,却也拍醒了他,他认识到了现实的无情,认识到了官场的污浊与时代的黑暗,他放弃了,他回来了,得到的却是深爱的女孩已嫁为人妇的巨大打击。女孩爱着他,却只能推开他,精神与现实的双重打击击溃了这个一腔热情的青年,他笑了,他无奈的笑了,他痛苦不堪而近乎癫狂的笑了,他提笔写下绝笔信,他扣动手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一个火花闪过,一声枪声响起,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因为时代的限制和世俗的压迫而迅速消逝了。

没有什么抵得过生命的可贵,可没有地方可以安放我们年轻而脆弱不堪的心。年轻的心是多愁善感的,是如水晶一般美丽却易碎的,是如月光一般曼丽柔和却无限哀伤的。年轻的心渴望着笼子外的世界——美丽而自由,却无法抵抗笼子外的狂风暴雨、巨浪滔天,正如维特的那颗年轻的心,炙热而纯真,他的那颗年轻的心狂热的爱着美丽的绿蒂,却迫于世俗与时代的限制,可遇不可求,可遇不可留,可遇不可有,爱而无望,求而不得。生活本就是痛苦,而年轻的心却无法承担那似海的哀伤。

与其说整部书是维特的悲剧,不如说是那个时代的悲剧,是那个时代的动人悲歌。维特的死,是对表达那个时代的反抗与不满,是在控诉命运的不公与社会的黑暗,维特不仅仅是维特,有人说他是歌德,有人他是耶鲁撒冷,可我说,他是那个时代里所有对爱情充满向往、对自由满怀憧憬、对实现人生价值拥有巨大热情的青年!他们的忧伤、痛苦、脆弱以及孤独,一步步的将他们推向了灭亡的深渊。

哀风掠过,带来了花的悲伤;细雨啜泣,捎来了云的忧愁;月光漫步,道来了天的孤寂。《少年维特之烦恼》来了,带给我无限的哀伤、同情与惋惜,那一曲悲歌,不单是维特自己,更是那个时代漫天的忧愁。这一曲时代悲歌,响彻古今。

高二:徐梦涵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读《OH!MINE》有感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二 读后感

“MINE,MINE”这个词的发音,是动画电影中海鸥的叫声,象征着一种自由蓬勃的感觉,正如我们这些满是活力的少年人。

严格的意义上《OH!MINE》并非是一本书,而是一套画册,一套老李和他学生们的画册,但读之有感,心有所悟,非吐不快。

关于老李,正如画册中写道“不知老李的称呼源自哪届学生?不知他哪年投身于伟大的教育事业,在他投身教育之前就是个艺术家了,同时老李又只是跟老张老王一样的老李,他同普通人没有什么不同,并不像一些自命不凡的艺术家一样将自己隔绝于尘世之外,他的生活里有琴棋书画诗酒花,也有柴米油盐酱醋茶,虽然有时嘴上抱怨着画室的窄小和不便,但实际上他却甘心安于小楼一偶,几缕清音在耳,或是一壶香茶,或弄几笔恣意潇洒,在这样一个本不大的空间里,他尚可留白一处,待一二知已来叙,好不自在。

是的,老李是一位艺术家,然后才是一位老师,可对我来说,他也像一本书,一本品不透的书,书中亦散出一缕茶香。正如画册序言“杂七杂八”中写的一样,老李没有艺术家的孤傲,反而有着父亲一般的温暖:“高三集训冬天,老李在隔壁烧热水给我们喝”,他也同样有着哲人的深沉“住校期间,每天早上起床拉开窗帘,就能看到老李安静地站在画室外楼梯上背着手发呆”……老李……老李……

没错,老李并不是留着大胡子的艺术家,更不是国字脸的班主任,老李并不老,他依然有着孩子般天真爽朗的笑容,显然他对人生沧桑的解读并没有混浊他的双眼,只是在他的一些诸如《青铜时代》的代表作品中多留下了一道道斑驳锈迹,正如周国平说过:“孩子是天生的艺术家。”也就是说,艺术家必然有着一颗赤子之心,我想若干年后,我将会在新的《OH!MINE》的序言中这样写道:“诗人气质的老李,一边行云流水的在画卷上洒下哲思,一边不忘添掉嘴角冰激凌融化的液体。”

写了好多还停留在序言,我只好强迫自己给您介绍画册的正文,《OH!MINE》收录的是老李学生们的作品,而作者也多小有成就。在画卷外的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李老师的感激。其中一幅《夜景鸟巢》里是用针管笔点绘而成的,前后耗时三个半月,传达出作者对艺术的执着与追求。作品的下标“仅以此献给我人生的导师——老李,”更是传达出对李老师的无限爱意。

老李教给我们的不仅仅只是绘画的技艺,更是在对生活的态度上给予了我们很大的启发。在日常学习之余,老李常常与我们坐而论道,讲他对生活的感悟,对艺术的领悟,对生命的体悟,思想所及之处都让我们豁然开朗,一番感叹。古人常道:“小隐隐于林,大隐隐于市。”这大隐于市之人想必说的是老李一样的人吧。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该是拿走学会的知识而剩下的东西。”这剩下的就像是我们画作上的留白,那是对未来的向往,对人生的思索,对艺术的敬畏。

同样,拿走画册中的画之后,这剩下的就是老李对学生们的爱了。因为在这本画册中,并没有一幅李老师的作品,有的只是老李在背后的支持与奉献。我想艺术源自于爱,这个爱已然不仅仅局限于男女之间的爱,而是被升华为一种奉献的博爱,老李对每个学生的关爱,亦成就了他对自己艺术的爱。因为爱,艺术不空洞,因为爱,生活不单调,因为爱,执画笔的人才有了创作的灵感。就这样,在爱与被爱之间,老李创造出属于他自己的人生价值。为爱而创作,为创作而爱,是艺术的最佳境界。相信他把教育也诗化为了一种艺术,一种独特的艺术。而这种教育的艺术不正是当今师长们所缺乏的吗?

不敢言老李是时代艺术的先锋,更不敢说老李是教师的典范,但老李的学生们知道,老李是我们人生的灯塔,旅行后的栖息地。

若干年后,我也终将在《OH!MINE》留下自己的一笔。

高二:杨家翔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