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心灵在喧闹中憩息900字

让心灵在喧闹中憩息

900字 初三

我们的生活,是在秋天阴云密布的灰色的天空;每天的时光如行云一般紧锣密鼓地匆匆流去;我们的人生也像那天空一样被厚厚的,数不清的阴云给压得喘不过起来,密不透风。在这样的日子里,我们小小的,弱不禁风的血肉之躯,我们凡人的心灵,早已疲倦不已。这样的生活里,难以找到一块宁静的土地,哪里能让人憩息呢?

我们在何处找得到栖身之所呢?古往今来,多少人为了逃离世界的纷扰而选择隐居,从某种角度上讲,这是一种逃避。难道只有远离这俗世,斩断过去,心灵才能憩息吗?不,正如陶渊明先生所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人境”却听不到车马喧嚣,而不像那些退隐山林却依旧苦于俗世的“隐士”。想要心灵憩息,重要的不是外在的环在环境,而是自己心的声音。所以,我们不必为了宁静而逃入山林,我们或许可以就在这喧嚣的俗世本身中静静休憩。

我们原先就是因为受不了世间的杂乱而渴望休息的,而现在如何在这里憩息呢?这就需要我们自身做出改变了。在灯红酒绿,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里,若心无法静下来,就算逃到世界的尽头,也无法摆脱俗世的嘈杂,因为永远会有一根来自俗世的线拉扯、牵动着你的心。像牵住风筝的线,不论风筝飞到多远、多高的地方,只要线还在,就总有一天会回到原地,反倒叫人更加痛苦。而若是做到了“心远”,让心静下来,那么即使生活在俗世之间,心灵也会保持洁净,与世间的尘埃隔着遥不可及的距离,正如“精神贵族”杨绛女士,当窗外的世界正人心惶惶,批斗“牛鬼蛇神”,打倒“反动学术权威”时,她仍旧守在她小小的书桌前,用她的笔,静静地译出了《堂吉诃德》这部世界名著以及许多外国作品。正是因为淡定,因为心如止水,心才有能力,在那样疯狂的年代里闭上双眼,保留下那时中国缺少的理智与冷静。只有淡定下来,才能做到佛教中那“眼不看、耳不听、嘴不说、心不想”的境界。我们还要学会在不如意的生活中平静下来,安慰自己,找到自己所拥有的美好与快乐,如鲁滨逊独自在荒岛,他没有自暴自弃,而是发现自己的幸运和拥有的机会,这样,哪怕在黯淡无光的生活里,我们也能成为自己的明灯,照亮前方的路。

所谓“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心静了,在哪里都可以休息。一味的逃避是不行的,我们要做“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荷花,在嘈杂,纷乱的世界静下心来,找到自己的休憩之所。

让心灵在喧闹之中悄悄睡去吧。

一叶一秋一世界

700字 初三

秋天是带着落叶而来,伴随着不间断的雨,尾携着夕阳的翅膀,浓浓的秋意落满了整个世界。当秋意无尽蔓延之时,有一刹那它及其绚丽的散开,于是薄暮,于是我又一次的平静的享受着薄暮。坐在学校的石亭里,渐渐感受到了雨后的沉重。

手搭在石上,思绪飘散在无边际的水波里。一种满是记忆与幻想的揉和:桂花香的春夜,萤火虫的夏夜……但为何不知却偏偏没有秋,那个记忆中最深的颜色。于是乎,随着落叶轻缓的脚步,泛黄的脉络,我再一次打量着这个世界。

是校园里找到的迟暮的花,从前代表着最美的年华,如今则是被人们观赏后留在土地间金色的印记。俯身倾听着花儿的私语,像回声一样弥漫在空中,像那痴恋着天神的山林女神引得不到爱的回报而憔悴。而这一束束迟暮的花,似垂暮重逢,在这样一个寂寥的秋渐渐出现。

是雨后红湿花重时,萦绕在山腰间上,茶烟清?般的白烟,照亮山峦的白烟。稀薄的恰恰好的介质与陪伴者-云,在秋风的衬托下,隐隐飘逸。如王国维写到:无我之境,人惟于境中得之。有我之境,于动静之时得之。诗词如此,秋亦如此。云之于秋,便如情于有我之境,让人无奈,让人挪不开眼,让人沉醉其中。

是弯月。“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俏兮''。在秋这个季节,每每有月之时,人们都会用最真诚的心将感情寄之。秋风明月,随着时间的推移,或许我们的爱会在时间中蒸发,不留下任何痕迹。可这秋它在这里,那些无法传达的爱,会在秋中编织成最绚丽的烟火。

四周是无边的寂静,花儿,云朵,弯月似秋之精灵在耳边喃喃细语。校园里,洒下的是黄铜色暖黄的阳光。也许多年以后,我会记得很久很久以前在校园的一个秋天,我好像是打开了一册昔日喜爱的书读了下去,那样多感。那本书中有一张泛黄的纸,它这样写着:在你的校园里,我找到了少时的梦与迟暮的花……

一叶一秋一世界,一花一木一心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