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夜雨疏风骤900字

昨夜雨疏风骤

900字 初二 散文

初春,总是乍暖还寒。温暖亮堂的阳光让人觉得夏天马上就要到了,一场猝不及防的春雨袭来,削减了夏天匆匆赶来的热情,阳光也变得踌躇迟疑起来,不再似前几天般热情四射。

我惦记着那些花,她们遭遇了这一场风雨,会是怎样的憔悴呢?

虽然我不能确切地叫出她们的名字,但是,就在前几天“绿柳才黄半未匀”时,她们已经怒放了,那么烂漫,那么娇柔,那么妩媚,甚是养眼。小径两旁的花是浅粉色的,长得像樱花,繁茂而细碎的花朵缀满枝头。花池中间的几株花树,花朵是娇艳的粉红,没有一片绿叶的点缀,只有一树毫不掩饰的娇艳,比起“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的美丽,有过之而无不及。每每走在其中,总有一种如行画卷之中的感觉。

从这些花树旁经过时,我总是忍不住停下脚步,走上前仔细观赏一番。轻轻地嗅一嗅,清香缕缕,沁人心脾。好几次都忍不住想折几枝插入自家的花瓶中,可是,每次触及花枝时,眼前玲珑剔透的美,总是能震慑到我的心:美是用来欣赏的,不是用来摧残的。我若折枝在手,那就是对美的亵渎和摧残,我不能借爱的名义来伤害她。

我总是想,等几天工作闲下来时,一定要抽出时间,站在花丛中照个相,让花的美艳来映衬一下自己,让自己也成为画卷中的一部分。可是,没有想到,还没等抽出空来,风雨就来了。

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这一场风雨,令刚刚绽放的花朵饱受摧残。我想起了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虽然还没有到绿肥红瘦时节,可是,刚刚怒放的花还是被风雨蹂躏了,被风雨侵袭后的花蕊,有的凋零了,有的粘连在一起,而且花蕊也失去往日了光泽,看上去黯淡无光。掐指算来,她们的花期还不到一个星期。短短几天,美丽就悄然而逝。生命的华美与脆弱瞬间交替,让人久久怅然无语。除了心痛,我束手无措。

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每一场美丽,都禁不起风雨,禁不起等待。

每一朵花都是一缕花魂,风姿绰约,摄人心魄。每一年的一场花开,都弥漫着一段香,一抹希望,一段故事,一缕曙光。

总是以为,每一年的花开花落都是季节的约定,可是,君可知今年树上花,已不是去年枝上朵。人生苦短,去日苦多,有多少时光禁得起蹉跎?有多少岁月禁耐得起等待?

白落梅说:总以为,那些散落的芬芳,是爱的流转,是对华年最美的深铭。直到眉宇间,再也寻不见一丝青春的痕迹。才知晓,过往许多纯净的恩宠,都还给了流光。是不是每个人,走到最后,扫尽尘埃,都会把日子过到一无所有?也许那时,才能够在纷扰的人群里,得到安然。

流光匆匆,易去难返。风过有声,岁月无痕。铺开记忆的素笺,回首往昔,莫让似水流年滋满清苔,荒芜一片,莫让如花的年华空余一声声叹息。“劝君惜取少年时,劝君莫惜金缕衣。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轻吟着这些熟悉的诗句,心中泛起丝丝莫名的情愫。

岁月在寒来暑往的季节轮回中渐渐老去,往事也在尘封的记忆中落满灰尘。唯一横在眼前、握在手中的,是现在。每一天日落西山时,是否也该轻轻的问一问自己:究竟有没有让等待凋零了美丽?

昨夜,听雨

1000字 初三 散文

犹记得12岁那年初夏,全家人背起行囊,坐了一天的大巴,疲倦的入住山脚下的旅馆,共同期待着明日上山的沿途美景。

全家人一同出游的美好时光是令人难忘的,在那个祥和的夜晚,听着窗外淅淅沥沥的细雨与潺潺泉水声交汇在一起,融入大自然中万物絮语,静静地感受着这难逢的天籁,渐入梦乡……

第二天中午,上山途中顶着炎热的阳光,让人颇为烦闷。不知过了多久,远处山头的乌云慢慢踱来,风中夹着微微湿润的空气,轻柔地抚平着内心的烦燥。终于!大雨倾盆而下,这场及时雨洗涤着我焦躁的内心;哗啦啦的雨韵在耳畔回旋,山中的雨远离喧嚣红尘,真的很喜欢那一份难得的清爽。

从那时起,我对雨有了种特别的情怀。雨的迷离,雨的清灵,让我不禁为之意动醉痴然。“初弹如珠后如缕,一声两声落花雨;诉尽平生云水心,尽是春花秋月语。”多年之后,每当窗外飘雨,听着嘀嗒声,总能给予我不同的感受。

4月的扬州,接连多雨,夜晚在家中听着窗外的雨声,随着雨势,时而骤时而疏,时而轻时而重,朦胧中感受那一种恬静、和谐、悠远的美妙情感。同时,脑海中也不禁想起南宋词人蒋捷那首脍炙人口的《虞美人·听雨》中词“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回望过去,虽不至如此逍遥的冶游生活,但也未好好把握人生中的美好光阴,算作“暖风熏得游人醉”“少年不识愁滋味”吧。成长中无数的自嘲,也不知是否要等到“壮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之时,才默默体会“断雁叫西风”的寂寥孤独。

此时已是深夜,低头看看身边早已熟睡的儿子,那憨厚的小模样,甚是令人疼爱,不知他是否在香甜的睡梦中也感受着雨的灵韵呢。忽然,窗外一阵电闪雷鸣,儿子乍似被惊醒的抖动,不知所措的小手紧紧抓住我,在我安抚之下,很快又甜美的睡去。不禁心中暗骂,隆隆的雷雨声虽然高亢激越,即便是黄钟大吕,也未免来的太不是时候了。

“令人不见古时月,夸月曾经照古人。”,同样,古时和如今的雨并无区别,当雨点从天空中落下,是去辛勤的滋润花花草草?调皮的敲击屋檐窗台?还是默默的筛落水面?它们都没有变化,只不过对雨声的感受会因人因时因境因情而异罢了。正所谓冷暖自知,该是最能概括其中的滋味吧。

人生如梦,雨意寄浮沉。看似再平常不过的雨,却笼络了多少文人墨士的心。“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天明。”与其感叹时光的流逝和世事变迁的无情,倒不如把握好现在,调整好心态,做最好的自己!

听,雨的声音,用心感受那自然界演奏的乐声。让它默默的消去我因忙忙碌碌而生的郁闷和烦乱、疲惫和冷漠,唤醒我那份很久没有回归大自然的亲情,就如同我12岁那年初夏,全家人共同出游,在山中共同感受那雨的清凉。

听雨,为我抒心解怀,将我意志燃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