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逢在二十年后900字

重逢在二十年后

900字 五年级 散文

今夜是八月十五,又一个中秋节。今夜晴空万里,一轮皎洁的明月挂在天空中,又大又圆,许多眨着眼睛的星星陪伴在它的身旁。

有一句诗说得好,“露从今日白,月是故乡明。”他乡的月亮怎么看都没有从前在自己家乡看到的月亮那般美丽,那般明亮。还记得小时候每一次过中秋节,总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坐在窗前赏月。即使没有月亮,我们也会在家中搞联欢会,爸爸妈妈还会给我讲讲故事。那时候是多么的温馨,多么的幸福啊……

可是,二十年过去了,这二十年来我从未回过家乡,每年的中秋节都是一个人度过,没有亲人陪伴的这二十年,我度日如年。

今夜,我抬头望着明月,二十年前与父母离别是的那些画面还历历在目,深深地刻在了我的脑海中,印在我心中,怎么也抹不去。那时我才十二岁,还懵懵怔怔地以为只要完成了学业就会回到家乡。我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朋友只有短短的几个月的时间。尽管我是这样认为的,但毕竟是第一次要久别父母。仍然有些留恋和不舍,在父母怀里痛哭流涕了一场……

眼,我已离家二十年,于是我决定明天就回到自己的故土。

第二天,我下了飞机,父母已在机场等候我多时了,我的目光一下子就直射到了他们身上。他们正焦急地东张西望,等待着我的出现。我穿过拥挤的人群,大喊了一声“爸爸妈妈”。他俩愣了一下,又顺着声音传来的方向把目光移向了我。我还来不及说一句话;来不及大哭一场,就已经被人群挤着,投奔到了爸爸妈妈的怀里。他们这时还没反应过来,可一会儿又紧紧地把我抱在怀里,抚摸着我的头,我们三个人其乐融融地依偎在一起。

走出机场,眼前已是万象更新。小平楼消失得毫无踪影,一座座摩天大厦拔地而起。气势雄伟的立交桥如同一条长龙盘坐在城市中,上面一辆辆太阳能汽车川流不息。城市的草坪比从前翠绿多了,上面盛开着一朵朵五颜六色的小野花。美丽的姚江和那座古老的通济桥还在,江水清澈了许多,还能看见水中一条条活蹦乱窜的小鱼。二十年前,我明明看厌了这座桥和那条江,而今天却百看不厌。一条条柏油马路不再铺满垃圾,变得分外干净,还能照出自己的身影,它穿梭在大街小巷……这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的陌生。不再如此熟悉。

父母也已经搬了家,我曾经住过的地方已盖起了“摘星楼”。我来到爸爸妈妈的新家。到了午饭时间,我们一家人围坐在饭桌前。这离家的二十年来,我还是第一次吃到妈妈亲手烧的饭菜,那里头包含着浓浓的亲情。它比山珍海味更贵重;比名厨的佳肴更美味……

吃着吃着,我不禁黯然神伤,热泪盈眶。

重逢在花季

1200字以上 高二 叙事

不相信重逢,虽然一直在期待。

我坐在低矮的凳子上,仰头望着讲台上的你。我是不少同学欺负的最佳选择,而你却是身后跟着一帮兄弟的班长。那是,我只知道,你坐在讲台上时,我该做的是乖乖低着头,保持安静。那是我们一年级。

也许是沉默了太久,也许是被欺负够了。我神奇般地坐上了班长的宝座。你呢?中队长!班长、中队长我们轮流做。老师说,这才叫“哥俩”好。从此,我不再是被欺负的对象,翻身成了“掌权者”。那时还小,不知道什么叫做报复,只晓得你们现在起得听我的!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便玩得形影不离。课间一前一后在许多同伴的簇拥下冲到“沙场”——铺泥沙的操场上玩。玩什么?现在想想觉得很稀奇了:丢沙包、跳橡皮筋、“造房子”、跳方块……丰富的让人忘了些许。这些只是大家一块玩的通俗游戏。

小时候的观念里,玩始终是在第一位的。学习上没有半点负担,午饭急急忙忙应付过去的。经常能看到我们从教学楼百米冲刺到操场最南边的水泥乒乓球桌的身影,那是我的乐园。

我从初学到融入没花多少时间。开始男生还会让我,免得让班长大人太难堪。慢慢地,有人开始急了。当时的男生啥都好,就是死要面子。输给女生不免太打击人,可是我不管,我只打我的。习惯成自然,最终能保持不败(算是少败吧)也就三个人,一个是你,一个是你最铁的兄弟——左撇子鼻涕阿三,另外一个就是外号玉米棒子的厉害角色。

乒乓球不过瘾,我要和你们一起打篮球!初听到这句话,不少人愣了半响。你的“好吧”让我开心地有点过了头。就这样,中午、周末,操场上少不了我们的嬉闹玩耍的场景。

四年级,身边只剩下一直挽着手走的女生了。

为了追求高质量的教育,更为了教了三年却被调到中心小学的黄老师。你,还有几个要好的朋友都追随她而去,只剩下没有办法采取一致行动的我。你们比老师多留了半年。

二年级的期末,老实说要走时,我哭得连书包都湿了。那是只知道这是件令人伤心的事,没有会想到老师的前途或是上面的安排什么的。老师叫我起来回答“你们为什么要哭”这个问题。我哽咽了半天,只顾着自己哭,无法调整好发出正常的声音,没能发出一个清楚的字。当时,没几个人能抵挡住,在班长的带领下哭得一塌糊涂。庆幸的是,老师不走了。我天真的认为,老师真的不走了!

她只多留了一年。

老师来自山里,只能寄居在学校那个楼梯下的空间。晚上整个学校只剩她一个人,而她,仅仅是二十出头的青年。我便成了她的“室友”,我家里学校只有几步路。我会帮忙买早餐、改试卷,拿衣服让老妈熨……

一年后,老师还是离开了。我责怪自己做得不好,没能留住老师。她走的时候,我忘记哭成什么样了。

半年后,你们也走了。

之后,每次你们春游、秋游凡是早放学的日子都会来学校逛逛,那是,我已感觉到距离。

我们各自为自己的将来拼搏着。我们将相遇的范围扩大到了整个城区。你家半岛了市中心,而我也在市区上学。我一直坚信在城市的某个角落,我们会相遇。每每走在大街上,站在车站里,会时不时地打量身边来来往往的人,深怕错过,错过这种难得的机会。终于,盼望成了现实。终于,我们看到了对方,认出了对方,接下来呢?低着头,擦身而过。我们只是陌生人罢了。

渐渐地,和其他小学同学一样,在现实的冲击下,在我的记忆中一点点褪去。只是陌生人而已。

命运会开玩笑——这是后来的觉悟。

通过各自的奋斗,在全市最好的重点中学的名单上,我看到了你的名字,我不曾怀疑是哪个同名人,我认定那就是你。一阵欣喜之后是无限的伤感。我一直提醒自己,我们只是陌生人。而我们也不在一个班,只是在一个楼层。

楼梯口、转弯处、食堂、操场……到处是那个被想象过几百次的重逢场景可以上演的地点。

第一次,我没看到了你,你也看到了我。你将头转向左边,我低头快步走过。即使是陌生人也会打量对方,而我们是特殊的陌生人。将近一年,我们没有打招呼。

一个人走回教室时,“XX……”一个陌生的声音叫我。转身,一张陌生而熟悉的脸,这才发觉到你的变化,趴在教室的窗台上,“可以借我一下历史的练习吗?”周边的人也重复地说着“帮我也借一本吧”,毫无疑问地答应了,神经质地对那个让我对借一本的同学说谢谢,幸好声音小的可以,不然我怎还有脸出来见人。——这是第一次叫我。

之后是在车站,还是原来的那个车站。哪天班主任放学迟了,一个帅气的同学和我一块在等车。“你也那么迟啊,我先走了,拜拜!”从我眼前一晃而过,随风留下这么一句话。没等我反应过来,已经没了人影。

“你朋友?”

“是的,小学同学。”

我们继续着原来的话题。

当然,我们会在校园里一次又一次地遇见,完全可以一次又一次地扭过头当做没看见。

重逢,儿时的玩伴,我该怎么把你定位?你在我的心中的哪个角落?而我会在你心里留下痕迹吗?人家说,人一辈子最难忘记的是初恋情人。至今,我还不知道他在哪里。脑子里一直抹杀不去的是那个有你有我,还有一帮知足伙伴的童年回忆。那个你追我跑,让我又哭又笑的儿时玩伴。

重逢意味着什么?找回了儿时的玩伴?找回了儿时的记忆?但我们回不到过去。重逢在这个敏感的花季,注定我们连一段正常的对话都无法展开。有的只是那可怜的零星拼凑而又带有主观捏造的记忆。

我低头走过,因为我要保卫我那完美的记忆不受冲击。那个我心中久久停留的童年的美好回忆是我最大的精神财富。我不想因为现实打破我苦心营造的心灵港湾。那是人心灵的归宿。

重逢在花季,我们需要重拾记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五年级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