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500字

暴雨

500字 六年级 写景

夏天的一个中午,我和伙伴们在院子里玩。我们玩了一会儿,累了就坐在院内的一棵柳树下休息,树上的知了不断地叫着“知了、知了……”好像有什么事即将发生。

过了一会,天空由晴转阴,好像要下雨。人们急忙收拾院里晾的衣服和晒的粮食,地上的蚂蚁也衔来泥土堵住洞口,我也急忙帮妈妈收起衣物来。果然,不大一会功夫,天上出现了滚滚乌云,那乌云就好像从烟筒里冒出来的黑烟。紧跟着一阵大风,又是一声震耳欲聋的雷声。

这大风,这雷声,把小树吓弯了腰,把花儿吹得东倒西歪,站也站不直,把路上的纸片刮得在空中飞舞。

紧接着,便下起了倾盆大雨。路上的人们,家离得远的,像个落汤鸡一样往家赶;家离得近的,急急忙忙的跑回家去。房顶上的雨水落下来,那样子好像断线的珍珠。马路上的雨水,有的流进了水道,有的积成了一个小水池。马路旁的小白杨,任凭风雨发狂,也不肯低头,仍然把腰杆挺得直直的。

我望着外边的一切景物正在发呆,这时妈妈叫了我一声,我才从想象中回过神来。

我又往外边去,雨停了,天空中出现了一道彩虹。那彩虹像小桥,那彩虹像轻纱,那彩虹像丝绸。一会儿,这小桥、这轻纱、这丝绸便消失在蔚蓝的天空中了。泥泞的道路上人们在慢慢地行走,过往的车辆疾驰而过。那些从车轮下逃脱的小泥点儿调到了大人们的鞋子、裤子上,有的还调皮的跳到小朋友的脸上。

啊!那雨、那小桥、那轻纱、那丝绸构成了一幅美丽的雨景图。

六年级:卢馨紫

祭我心中的纳兰容若

100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

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

初识容若,便是从这句“人生若只如初见”开始的。仅仅这短短七个字,便足以让人在心底细细揣摩,回味再三。从此,便对容若惊为天人,深深为他的才华所折服。起初,一直觉得这必是位柔情万千的女子,在我的印象中,似乎只有女子,才有如此细腻的笔触,优雅婉转的词风,带着淡淡惆怅、欲说还休的伤感,一如李清照,一如席慕容。可这用仅仅七个字便打动我的人竟是一位浊世大家公子!于是我立即在网上追随他曾经生活的痕迹,才终于对他有了一些些的了解。容若生于天潢贵胄之家,赫赫宰相府,为康熙年间武英殿大学士纳兰明珠长子,自己也曾入仕为官,深受帝王喜爱。可惜这些常人追求一生而不得的荣耀,于容若,便只是一只华丽的囚笼。纳兰容若,应该是属于名山大川之间,西子杨柳湖畔,和三五文人好友,一点薄酒,满腔豪情,而不是在庙堂之上为权势名利汲汲营营。可惜,人生总是无奈。终究,被后世评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伟大词人带着始终有志而不得的惆怅走完年仅三十一年的生命,惹人一声轻叹!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容若是多情的,也是痴情的。身为古代封建社会的权贵,妻妾成群、儿女满堂才是幸福的象征,对古代男子而言,娶妻纳妾便如同吃饭饮水一样平常,可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容若追求的却竟然是“一生一代一双人”的爱情!不得不说,这即使在一夫一妻的现代社会,都是极稀有的。这样的男子,怎不教古往今来无数女儿家神往恋慕?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容若是幸运的。在那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他那么幸运地遇见并迎娶了那个曾佛前缘定三生的女子,为他苦闷的人生带来一丝春光。可惜容若终究是不幸的,他的幸福竟然只有短暂的三年而已!这短暂的拥有又失去,将心思敏感而细腻的容苦陷入更为巨大的悲痛。这些悲痛促使容若用大量的伤词来祭奠亡妻,成为容若诗词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一句“清泪尽——纸灰起”,欲哭无泪,心死如灰,教人为之泪流满面~

佛曰人生六苦:生,老,病,死,爱别离,求不得。可怜容若短短三十一年的生命其中滋味竟逐一品尝个遍!也曾想,莫非这位仿佛不属于人间的男子错落俗世就是为历这些苦而来?终究无解。大音稀声,大爱无言。历史长河也只得容若一人矣,方显弥足珍贵!

燃烛焚香,合什默祷:愿容若下一世轮回,能再执那位女子之手,畅游三山五岳,心愿得偿!

荣程中学初三:胡雯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写景
5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