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书800字

借书

800字 初三 记叙文

总评:借书本是一件小事,可是如果关注一下事情过程中人物的心理的变化,小事也可作出大文章。作者的这篇重写,相比起来进步很多,语气比较流畅、脉络清晰,而更重要的是能从借书这件小事中悟出做人的道理,从而升华了主题。但不足之处还是存在,比如在叙述自己发现同桌有本《雷锋的故事》后,说明自己”梦寐以求”的原因是“在书店里找了好半天还找不到”,因为没有写出对这本书的急切心情,使得这个原因显得简单了些,如果在行文中先告诉读者自己经常听老师或家长讲雷锋的故事,于是内心就很希望能有机会看到有关雷锋事迹的书,那么就能完整地体现出借这本书的原因与心情了。

点评人:泉州晓婷

我是个名副其实的“小书虫”,无论班上谁有什么好书,我都会第一个上前去借。这不,看,我又借到了一本我盼望已久的《雷锋的故事》! (采用倒叙手法开篇,“盼望已久”为下文中的借书心情描写埋下了伏笔。)

星期三下课时,我习以为常地拿出心爱的作文书,津津有味地看了起来。看着,看着,突然,我惊喜地发现同桌梁莉芳的桌子上端端正正地躺着一本崭新的书——《雷锋的故事》。啊!那正是我梦寐以求的!那次(在这之前,)我在书店里找了好半天还找不到呢!我的内心顿时闪过一阵激动。 (是什么原因促使自己对这本书“梦寐以求”而到书店里去找呢?)

第二天上学,我匆匆忙忙地来到学校,书包也来不及放下,就迫不及待地对梁莉芳说:“喂!借我那本《雷锋的故事》!”可梁莉芳依然若无其事,还在兴致勃勃地与别人谈天说地。我生气地嘀咕着:“哼!真没礼貌!”说完身就走。可我刚走了几步,又念一想:咦?好像是我没礼貌哟?哦!我知道了!她也许就是因为我说话不礼貌,所以才不理睬我!于是(,)我满面笑容地走到她面前,礼貌地向她打招呼:“嗨!莉芳,你好!你能把那本《雷锋的故事》借给我吗?”梁莉芳扭过头,看了看我,犹豫了一会儿,露出一丝淡淡的微笑,大方热情地说:“那好吧!看完后记住还给我哦!”那声音轻快得如黄莺歌唱一般。我顿时乐得心花怒放,连“谢谢”都来不及说,就兴高采烈地拿了梁莉芳的那本书。我如获至宝,爱不释手,不停地抚摸着书面,然后“砰”的一声坐在座位上全神贯注地看了起来。 (借书的过程写得具体,一连串的动作与神态描写反映出了自己对这本书的喜爱之情)

流浪尊严

800字 初一 议论文

在繁华热闹的大街上,

到处可见流浪者的身影。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流浪者绝大多数都是从外地来的,一口很浓的外地音,也不知道他们为何来此流浪。这些流浪者中,大部分的人都会选择比较热闹的地方,以乞讨到钱。之前,我总是瞧不起那些穿得破破烂烂,手中拿着一些小物品在卖的人,而可怜那些经过乔装打扮,出卖尊严的人。直到那次,我的想法完全改变了——

记得有一次,我和妈妈出门逛街,忽然,看见前方围着许多人,我怀着好奇的心拉了妈妈走了过去,原来有一对母女,她们穿得破破烂烂的,她们坐着的地方写着:孩子她爸和别的女人走了,孩子今年才读四年级,但家境贫穷,学费交不起,害得孩子没法上学,哪位好心人,帮忙帮忙吧!于是,许多人看她们可怜,就纷纷捐了钱,但我觉得这件事有蹊跷,便叫妈妈别给她钱。我心里想:哼,别以为你演技很好,我早就看出来了,只是不想揭穿你而已,我还懒得揭穿你呢!

过了一会儿,我们到了超市,又与那对母女见面了,这次她们换了衣服,换了一件非常漂亮的服装,那个女人的手上拿着一堆零零碎碎的钞票,(就是刚才那些人给的钞票)脸上洋溢着欢快的笑容,我看见了,非常生气,这些人竟然拿自己的尊严换钱!真可耻!

妈妈带我上天桥,在天桥上,我看见又有另外一个乞丐,穿得也很破烂,而且左脚还断了,他的摊前有摆着一个铺子,上面放了许多小刀,很多人把他当成来乞讨钱的,把钱纷纷放在他旁边的破碗里,而他拿起一把小刀,拿给那个人,说:‘‘给,这这是您的小刀。’’

眼前的这一切犹如晴空中的一声霹雳,在我脑中炸开了:也许你会说,前者比较聪明,后者好笨哦!不,不是的!前者宁愿用自己的尊严来换许许多多的钞票,而后者却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换钱,值得!

后者——用自己的劳动换钱的人手心是向下的:他们用劳动致富;而前者——用自己的尊严换钱的人手心是向上的——他们就是典型的乞讨者!

于是,我对流浪者的态度就完完全全的改变了。

我想对那些用尊严换钱的人说:‘‘尊严是用多少钱也无法换来的,希望你不要再拿自己的尊严换钱了,做个手心向下的人吧!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记叙文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