簋街1000字

簋街

1000字 初二

在我记忆深处,有一条街,它叫簋街,街上卖的大多奶奶曾为我做过的美食。

幼时,我总爱扯着奶奶的衣襟,缠着她为我做好吃的。她总会先笑着抹去我嘴角的口水,转身却会做好,瞧,桌上有一盘黑糖麻花。

每次吃那麻花,我总觉得有些硬,奶奶说,那是液态的黑糖有些凝固了。我会先咬上一口,哼唧一声,再吧唧吧唧地吃起来。黑糖甜的有些发苦,但也掩盖不了它真正的滋味——甜。那麻花是淡棕色的,奶奶说那是因为炸的时间长了,麻花单独吃起来是很好吃的。麻花麻花,一定有芝麻。小时候有些“歧视”白芝麻,总觉得白芝麻扁扁的,没有黑芝麻圆润又饱满。麻花酥酥的,其实我并不太喜欢吃麻花,因为麻花本身挺油腻的,炸久了,就更腻了。我喜欢嚼黑糖,一口下去都是黑糖特有的苦味,再嚼嚼,一股香而不腻的味道在舌尖荡漾开来,久久不散。

我有时候挺好奇的,为什么我喜欢吃的东西大多都与芝麻有关?回忆起小时候与奶奶挑芝麻的时光啊,我就又想起了一种很平常但很特别的食物。

“白面皮儿沾芝麻,油锅之中炸一炸。”可猜到是什么了?没错,是麻叶。

麻叶制作很简单,先用擀面杖把面皮擀至薄如纸片,再撒上一小撮芝麻粒,最后放入油锅中炸熟即可,刚出锅的麻叶脆脆的。我会端上一盘麻叶,一杯茶,一本书,悠哉一下午。

上小学之前,常常能吃到奶奶做的各种各样的美食,麻叶却是我的最爱。它是我记事后,奶奶为我做的第一种食物。

还有一种令我记忆很深刻的食物,打卤面。

“打卤汤和清面,香飘十里街。你要是来尝一尝,准把那汤儿全喝光。”这是奶奶当时教我的“打油诗”,虽然散乱不成章,倒也挺真实。刚出锅的肉汤浇在如白色缎带的宽面上,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正值小葱茂盛时节,择上几根小葱,切成小段,放在面上。这些翠绿的小葱段多么惹人怜爱啊!最后再切上几块白嫩嫩的水豆腐,配上芝麻,一碗让人口水直流三千尺的打卤面做好了。那时候啊,面刚盛好,总会不怕烫的吃上一口,爽!

簋街上还有一种很神秘的食物,便是姜糖,不过这种东西我并不是很喜欢。

记得以前每次淋着雨回到家,奶奶总会从柜子里拿几颗姜糖,放在我的手心。撕开透明包装袋,放入嘴里,一股特有的味道顿时钻入我的鼻子,又辣又甜。每次吃,我会慢慢地把姜糖塞进嘴里,然后两只眼睛假装不在意的瞥着奶奶的身影,一看奶奶不注意我,就迅速地把它吐到纸上,两手一团,“咻”地扔进了垃圾桶。呼,真是太难吃了!

簋街只存在我的幻想中,但簋街中的食物都是我记忆中的味道。如今我因学业忙碌,许久没有好好尝尝奶奶的手艺了。

奶奶我想你了。

秋雨

800字 初二

又是一个秋天,又是一场秋雨。至今,我还记得那个秋天,那个不善言辞的父亲。

那是一个秋天的晚上,因为我的贪玩,不慎被自己家的狗给抓伤了。我奋力地去清洗伤口,希望这样可以减轻母亲对我的责骂。我洗了一遍又一遍,双脚都已经被寒气笼罩,麻木了。当我回到屋里时,看父亲回来了。我的心一下子揪了起来,心想:爸爸会不会打我?

我呆呆地像一个傻子一样站在那里,脑子里不断想象着父亲打我的场景。“把鞋穿上。”父亲的声音打断了我的思绪。我惊奇的看看父亲,竟感觉有些欢喜——父亲没有打我。“快点!”父亲开始催促了,我连忙穿上鞋子,顾不上脚上疼痛的伤口,跑到了车上。

道路两旁的建筑闪烁着绚烂多彩的灯光,可我却无心欣赏这美丽的景色,心里一直在等待着父亲的训诉。过了很久,道路两旁的建筑改变了,璀璨的灯光也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片漆黑。我心里很害怕。

忽然,我听见父亲咳嗽了几下。这使我突然想起:爸爸好像感冒很久了。不久,路边又恢复了繁华,父亲不时地向两边张望。他把车子停在了一家医院门口,下了车对我说:“别乱动,坐好。”我点点头,看着父亲跑到门卫那里去,忽然感觉一阵心痛。很快父亲就回来了。“这里没有。”这话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对我说的。

道路两旁的景色随着车子的移动不断变换着。到诊所门口了,我不敢进去。扑面而来的药水味让我心生恐惧。父亲找到医生,并诉说了我的情况。我一直在旁边安静地听着,当我听到要打针时,立马把目光看向父亲,父亲看出了我的心思,问道:“她能不能不打针?”医生笑笑,给出了否定。

好在打针是在胳膊上打。我的目光一直在医生的手上游走,父亲想转移我的注意力可是失败了。印象中,每次打针我都是要死要活地哭着,这一次我却一反常态,但内心的恐惧感依然不减;父亲见转移注意力法不成功,便展开了跟我聊天的策略。显然效果颇佳。

从诊所出来的时候,天正下着小雨。父亲将他的大外套套在我身上,自己只穿毛衣。一路上,父亲身上充斥着雨水的温度。而我的心上则多了一份父亲的温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