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是一场孤独的旅行600字

青春是一场孤独的旅行

600字 初三 抒情散文

转眼间已是高二了,离家不知道多少公里。印象中,在家是太阳在校已是傍晚,学校是封闭式管理,离校近的同学也不能如愿地天天回家博得家的温暖。

从高一到高二,已是一年过半,却感觉是一场旅行,是孤独的。

记得高一时,同学之间互不熟悉,天天都是埋头做作业,把自已乔装成一个“

假忙人”,这样似乎就听不见外面的喧闹,感觉自己并不是一个融入不进别人圈子里的人。可心从来骗不了自己。目光也骗不了自己,总往门口张望,期待有某个人呼唤自己,我们可以勾肩搭背地从楼道走过,就可以顺理成章地一起去闻那桂花香。九月,已是桂花开的时期。家里也有许多桂花树,早前,有许多小伙伴一起去摘桂花,我们捣碎它,装在瓶子里,说好做成香水等来年桂花再开。而今,与身边的人只是陌路,来来往往的人并不熟识,只能趴在桌子上,一遍遍地算那道怎么也算不出来的数学题,孤独,肆无忌惮地侵蚀着我,让我最后缴械投降。

政治老师说,喜欢群处而独处是内心孤独的人是空虚的。是的,不知道自己的精神力量在哪,一颗心不知往何处安防,仿佛抽掉全身的内骨,最后也只剩空壳了。

时间久了,也学会如何生活,而不是如何度日,在班上空闲时,心情不错了写作业,有什么想说的用笔记录下来,去操场溜达几圈,书店买买杂志……何乐而不为?所谓孤独,有时也许只是自己给自己套上了一层枷锁罢了,限定了自己是孤独的,于是外面的风景也就看不见了,两只眼睛和心也就成了摆设。

十六七岁的年纪,即将步入成人的殿堂,青春,仿佛离我们会越来越远,却似乎从未离去。这是一场旅行,越过高山大海,看遍春夏秋冬,尝尽人间冷暖,孤独,那是一定有的,看我们如何去把孤独转化为力量。

青春,是一场我们需要学会孤独的旅行。

清明节

600字 五年级 叙事

的习俗是丰富有趣的。我家乡的清明节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清明节最重要的活动,当然是扫墓了。清明节这一天,我们会来到墓前,献上一束鲜花,烧上一些纸钱,借以表达我们对亲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为他们祈祷,祝福他们在天堂的那一边能够和我们一样,幸福和快乐地生活着。此时,我们不禁会回忆起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度过的那些岁月,那些画面仿佛还历历在目,想到这些,我不禁潸然泪下。当然我们作为新世纪的青少年,更应该去瞻仰民族英雄,为共和国的烈士扫墓。如果没有这些民族英雄和革命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就不会有我们的美好未来。我们用这种方式寄托我们的哀思,继承先烈们的遗志,以高昂的精神面貌,投身到学习中去。青山肃立,绿水长歌,我们将永远铭记和颂扬革命先烈的事迹,继承先烈的遗志,将来更好地为为祖国的建设贡献力量!

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机。故有“清明前后,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农民伯伯在清明前后种下自己的希望,期待秋天会有好收成。人们也会纷纷栽下了一株株小树苗,美化自己的家园,使神州大地变得更加郁郁葱葱。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春天把五彩缤纷的颜料四处泼洒,万物复苏,万紫千红。我们趁着这美好时光,带着相机,去山上,田野踏青,寻找春天的足迹。

清明时节,风筝也耐不住寂寞,凌空而飞,翩翩起舞,绽放于蓝天,如鱼得水,俯仰漫游。小朋友们手里拿着风筝,一个个欢呼雀跃,放飞了童心,放飞了快乐,放飞了希望。

这就是家乡的清明节,我们用扫墓、踏青,放风筝等各种活动来度过这个美好的节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抒情散文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