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田野350字

秋天的田野

350字 初二 记叙文

秋天悄悄地来了,来到了田野里,来到了小溪边,来到了山上,大地在秋风的催促下,又换上了迷人的秋装。  

我最喜欢的就是秋天的田野了。田野的上空,朵朵白云犹如扬帆起航的轻舟,慢悠悠地飘浮着,真是秋高气爽啊!  

无边的田野里,稻子成熟了,放眼望去,目之所及满是令人心醉的金色,在阳光的照射下,越发光耀夺目,好像满地都是黄金。嗬!怪不得割稻的农民乐得连嘴也合不拢,看着这丰硕的成果,谁心里不乐开花呢!瞧!在稻田南边,白花花的是什么?呀,好大的一块棉花地,雪白的棉花在灰色的于巴的棉叶里像个桃子一样,难怪人们都叫它们棉桃呢!  

田野的小路上,小草虽然枯黄了,但地底下却蕴藏着勃勃生机,一到来年春天,它又会蓬勃生长。路边的白杨树,落叶就像翩翩起舞的黄蝴蝶慢悠悠地从树上飘落下来,只有那松柏的叶子还是那样苍翠欲滴。  

啊!秋天的景色多迷人啊!我多么喜欢秋天的田野 !

蓦然回首,莫要放手

900字 初二 议论文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形容治学的最高境界为“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爱迪生也说过:“百分之一的灵感比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更重要。”东西方学者的共识告诉我们,灵感这一人们心灵中闪过的微光是多么珍贵和重要。

然而,当今社会,人们总是在抱怨灵感的缺失。真是这样吗?灵感这一微光,真的只在天才心灵中闪过吗?我以为不然。谁没有走过寂寂的荷塘,看过那出水很高的荷叶下脉脉的流水?谁没有在英雄的事迹中沉浸陶醉?谁没有见过那金黄的向日葵?可为何只有一篇《荷塘月色》、一首《英雄》、一幅《向日葵》?

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人们往往会将它轻易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又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如今这种情况更普遍,究其根由,原因有三:一是“标准化”时代里,“权威”“专家”“大师”层出不穷,他们把持了话语权,制订出条条框框的“标准”压抑了灵感,遮蔽了普通人心灵的微光;二是“全球化”时代里,人们的“从众心理”被加倍放大,当个人置身于全球这一更大的“集合”下,汹涌澎湃的“从众心理”扑灭了脆弱的灵感火苗;三是商业化大潮将一切文化产品搞得像批量生产的肉鸡、奶粉,迎合市场的就是好的,平庸之作被炒作成“精品”,真正的艺术反而失去了生长的土壤。

真正的灵感绝不会被所谓的标准与权威限制。户梭的观点不为当时的主流社会所接受,他在痛苦徘徊后醒悟:“我为什么要怀疑自己通过思考得出的结论呢?”百年后,他的灵柩进入先贤祠,棺木上写“此处安恩着自然和真理之人”。全球化的大潮确实有助于文化的普及与进步,但真正的灵感却绝不是在浑浑噩噩地“从众”中所能产生的,必须有雄心,有坚持。卡梅隆在成为导演之前只是个卡车司机,他说:“当看完《星球大战》后我出了一身汗,我意识到再不动手拍一部电影,好电影就要被拍完了。”当《泰坦尼克号》在奥斯卡夺得小金人的那一刻,他喊出了“我是世界之王”。

我们无需羡慕卢梭、卡梅隆,事实上,生活中的一点一滴都会带来心中闪动的光芒,抓住它,呵护它,无论它多么渺小,最终都能结出甘美的果实,也许这果实是微小的,但它带来的满足远胜于你从别人的大树上摘来的味道也许更好的那一枚。

当然,灵感来自积累和努力的铺垫,“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只是人生之河航行中那“蓦然回首”见到的一尾鱼儿,莫要放手使它溜入别人的渔网,如此方能使行程更加美妙。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二
记叙文
3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