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奸”与“雄”1200字以上

曹操的“奸”与“雄”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曹操是小说《三国演义》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是塑造得最成功的艺术典型。有人认为他是奸诈的,有人认为他是由雄才大略的大军事家,我则认为他是由“奸”与“雄”两种性格同时构成的。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县(今安徽亳州)人。汉朝丞相。中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他既是一个“奸诈阴险”的人,又是一个具有远见和雄才大略的杰出政治家、谋略家和军事家。小说《三国演义》不仅写了他“奸”的一面,更写了他“雄”的一面,还写了他的其他性格特点,使曹操成为富有特点的艺术形象。

三国演义里把曹操塑造成一个国贼,然而,在真正的历史中,曹操远远要比小说中描写的要杰出的多,也好的多。

首先,曹操有着非比常人的政治目光,曹操的雄才大略,不仅见于他在军事上,还见于他在治国上。曹操占据青州的时候,田地荒芜,居民流离失所。农耕不修,经济衰退,曹操就施行军民屯田制,不仅大力发展了生产力,还从中获得充足的军粮。使民有所食,军有所养。而在同时,其他的诸侯却要差的太远。袁绍的军队在吃桑椹,袁术的军队在吃河蚌。其他各路诸侯,纵兵抢粮,抢得到就吃粮食,抢不到的就吃树叶,树叶再吃不上,就吃人。对百姓有这么大贡献的曹操,说他是国贼,岂不是又伤害了其余的几位诸侯了。曹操灭掉袁绍之后,地盘逐渐扩大,国力却越发强盛。国家境内,几乎没有农民起义现象的发生。

曹操在小说里杀过很多人,像董承,伏完,等人。曹操有一篇自白书写的相当实在,他说“我一开始,只想做一名郡守,造福一方百姓。后来,国家动乱,我就想做一名军官,领兵平乱,如果可以,还希望荣升征西将军,希望死后在我的墓碑上写上汉故征西将军曹侯之墓。那么此愿足矣。后来,我官越做越到,直到位极人臣。那我现在还有什么可求的呢?如果还有,那么我就想如齐桓、晋文这样的霸者,虽然有着强权,但是仍然象侍奉周室那样对待汉朝皇帝。这已经令我非常的满足了。假如,我不在这个职位,难道天下就太平了吗?那是绝对不可能的!假如我不在,那么在我这块根据地里,还不知道有几个人称王称霸呢”曹操一语道破,当时的时代就是个诸侯割据的时代,他只不过是王朝霸业的统治者之一。而曹操敢于说出实话,不把自己说成是一个多么好的人实际上也证明了他并不是一个伪君子。而这一点也是许多人并不拥有的。曹操非常的爱惜人才,而又胸怀宽广。这在三国演义中,也有详细描述。尤其是两次对张绣的作战上,他失去了爱将典韦,自己的儿子和侄子。但是,他后来不但原谅了张绣,还接纳了他。张绣的谋士贾诩,几次在战场上让曹操丢尽颜面。但是,归降曹操后,受到了曹操的重用,并且礼敬有加。这种英雄的胸怀,和以大局为重的战略目光,是当时各诸侯都做不到的!比较一下,曹操似乎雄多一些,刺杀董卓、讨伐董卓、诛杀吕布、平定袁绍;只是在杀吕伯奢和借头平军心显得奸一些。后期势力越来越大,奸多一些,欺负对反对他的人心狠手辣。原来看易中天的品三国,基本上是把曹操看成是从英雄走向奸雄的这么一个人。开始的时候他也真的为民出过力,后来各方诸侯各怀鬼胎,他才做了奸雄。而《三国演义》将曹操刻画成为一个残暴不仁、玩弄权术、奸诈狡猾的人。尽管如此,他们也不能不承认曹操是“治世之能臣”。近年来,随着《三国演义》等影视剧和百家讲坛的《易中天品三国》的播出,社会上掀起了一股较大的“三国热”。对曹操这一人物形象的分析研究,多重在他欺君罔上、窃国谋逆、残暴不仁、虚假伪善、奸诈狡猾的这一面,而忽略了他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这一正面。前期的曹操致力的是壮大实力、削平群雄、统一北方。后期的曹操主要处理的是与蜀、吴的矛盾,尤其与刘备的矛盾更为突出,此时曹操的“奸”和“雄”的关系才明确显示出来。

最初看《三国演义》的时候,我是认为他是个“坏人”一心一意的要霸占整个江山,还为了人别人相信在他睡觉时不能靠近他而自编自导自演了一部杀死近身奴婢而让自己安全的戏,为此他竟这么的凶残,并不讲一点人情味。后来,我又逐步的认识了真正的“奸雄并有”的曹操,他也为百姓做事,也为朝廷办事,也很会任用贤才。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诗人,是一位优秀的作战领导者。

在东汉末年群雄纷争的社会动乱中,曹操本来“名微众寡”,凭着他的强烈的进取心和权势欲,凭着他的雄才伟略,一跃成为那个时代的佼佼者,尽管曹操有这样或那样的许多错误,但他仍不失为一个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而对曹操的奸与雄也有人总结了以下几点:

曹操之“奸”

1.对待君父——欺君罔上

2.对待政敌——赶尽杀绝

3.对待部下——以权术相驭

4.对待朋友——不讲信义

5.对待百姓——殃及池鱼

曹操之“雄”

1.机警智慧

2.豁达大度

3.任人唯贤,从谏如流

4.身先士卒

5.功勋卓着,削平北方

所以,对于曹操我们每个人有每个人的看法,但是,我们不得不在读《三国演义》的时候认真审视曹操这个人,而且我们必须了解他的两种性格,才能真正的读懂曹操这一位“奸雄”。

曹文轩的优雅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曹文轩是个优雅的人。无论你把他当作家看,还是当教授看;无论你把他当儿童文学作家看,还是当成人文学作家看,甚至是当文学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看,他给人的印象只有两个字:优雅。这种优雅不是血统带来的,也是和他的出身无关的。

曹文轩中等个子,长着一个娃娃脸,留着一个小平头。他的年龄和他的容貌保持了相当大的距离。你可以说这完全得力于南方气候的滋润,但我觉得这和水有关,和他广博的阅读有关,和他的人生态度以及宽阔的胸怀有关。他的笑最有特点,当他开心地笑的时候,你会觉得那笑是从下巴颏那儿往上散发出来的,直到头发都在发颤;当他想笑但小有节制的时候,你会觉得那是从头发梢往下流下来的,最后凝结在下巴颏上。而他最喜欢的是那种从左右腮边荡漾出来的姿态。这是常态,也是他最想保持的优雅的微笑。

曹文轩的优雅的外表常常让人羡慕,但让我嫉妒。明明他是50后的,我是60后的,但我和他一起走进学校的时候,很多孩子会喊他曹伯伯而喊我安爷爷。而那些老师们往往会看到我德高望重的样子不知所措,不知道该和我先握手还是和曹文轩先握手。这都是一些茶余饭后的笑谈。他本来是玉树临风的感觉,没想到他却常常是树大招风。每次进校园的时候,他都会郑重其事地告诉我:“武林,不要去卖书啊,我们做讲座。”他倒是喜欢学生和老师多多地参加,就像一个演讲家喜欢很多人听演讲一样,这种心理倒没有一点可指责之处。在太原,我倒是担心他给小学生讲课的能力和技巧。我很清楚,他给大学做的是公益讲座,不仅座无虚席,而且过道上都站满了人。除了他谈《围城》和《红楼梦》之外,自己的作品只字未谈,我甚至怀疑那些大学生知道不知道他写过什么书没有。

曹文轩很优雅,有时候还很孩子气,这点孩子气来自于他的童心。当他表现孩子气的时候,你会觉得他很喜欢表现自己的优越感,就像许多虚荣的蓓蕾要绽放一样。我担心他给小学生讲课有问题,没想到他的演讲获得了极大的成功。下来后,他笑眯眯地对我说:“武林,别担心,我有好几套语言系统哪。”就像他有好多玩具展示给你看一样。这种优越感只是展示给朋友们看的。像他这样一个经历过很多人生坎坷的人,有很多人生阅历的人,有一颗对生活感恩之心的人,从草房子那里走到北京,且到一个有悠久历史的高等学府里面,他不能没有优越感。否则,他就成了一个贪得无厌的人。

曹文轩是个书生,是个知识分子,这种优雅是很多人难以理解的。他常常说自己喜欢水,因水而生,其实这是一种双重的事实,很多人容易误解甚至是曲解这种事实之中所包含的优雅。一个是表明了他的出生环境,另一个是说明了他文字的特点。他曾经给孩子们讲作文说出“折腾”二字,就被媒体狠狠地炒作和利用了一下。他很愤怒,但他愤怒的时候一点儿也不优雅,倒是一派的苦笑和无奈,甚至是苍凉。他甚至会像受了委屈似的说:“要是我变成哑巴就好了!”他不是没有智慧进行还击,也不是没有能力去质问,而是他有一颗善良的心,对他人宽容和理解的胸怀。记得有一次我邀请他参加一个新书发布会,没想到报纸刊登的消息却是断章取义,完全违背了他的本意,在儿童文学圈子里造成了很不好的影响。我很气愤,想找媒体纠正一下。他宽容地说:“武林,算了,别找他们了,他们做新闻的也不容易,要是没有新闻炒作点,他们的新闻也不好做。”

曹文轩非常引人注目,所以关于他的消息在民间和官方流传的都很多。有的消息甚至很八卦,比如南方某报有关于他的不好的新闻。我知道后告诉他,没想到他开心一笑,说:“嘿,我都不生气,你生什么气呀!”无论什么流言飞语,我都要找他亲自对证,甚至包括他的感情,他的生活,我都会刨根问底获得真实的资料。而他,从来都是直言不讳地告诉我,并且没有一点恼怒或者回避的意思。有些朋友说我是欺负曹老师,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都要找曹老师对证。我说我是敬佩和爱护他,不愿意他被误解和歪曲。我相信不走近他的人和不完全了解他作品的人,很难说能够真正了解他。

曹文轩是个很优雅的人,但他保持一个优雅的姿态很不容易。他更愿意浸淫在自己的文字之中,面对这个世界,面对这个人生,真诚而又执著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