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龙文化700字

走进龙文化

700字 五年级

龙是华夏民族的图腾,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龙象征着华夏民族不可侵犯的至尊地位。

唐宋以前,龙的形象并不固定,在宋代以后,才慢慢变成我们现在所说的龙的样子。宋代画家董羽认为,龙集九种动物的特征于一身:脚似鹿,头似牛,嘴似驴,眼似虾,耳似象,鳞似鱼,须似人,腹似蛇,足似风的定义。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有关龙的活动习俗。赛龙舟是在端午中进行比赛的形式来纪念屈原,现如今已经是十分古老的习俗了,每年的五月初五,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江上,人们穿着不同的队服进行着有趣多彩的比赛,每一个队员都用尽全力在划桨,江面上波光粼粼,一艘又一艘五颜六色的龙舟行驶在江面上,壮观极了,舞龙也是十分有趣的节目,在十分重大的节日里,常常能看到舞龙舞狮的场面,算是一个民间传统习俗了。

有关龙的寓言故事也有很多,画龙点睛,就是一个比较出名的成语了。在南北朝,有一个叫张僧繇的画家,他在寺院的墙上画了四条龙,但都没有画眼睛,有人问他这是为什么,他说,画上眼睛,龙就会飞走,众人不相信,无奈之下,他只好照办,谁知刚点完两条龙的眼睛,天上突然电闪雷鸣,狂风大起,那两条龙腾空而起飞到天上去了,而墙上只剩没点眼睛的两条龙了,人们这才信服,惊叹不已。有时画龙点睛这个成语还比喻说话和写作时加上一两句关键性的话,使内容更加精辟有力。

在我们的身边,还有一些含“龙”字的物品,像乌龙茶,龙井茶。其中有一个关于龙井茶的传说。有一次,乾隆的母亲病了,什么也吃不下,乾隆就泡了一杯从杭州带回来的茶叶,太后喝了,犹如用了神丹妙药,一下子病就好了,从此龙井茶就名扬天下。

含“龙”字的地名也常见,比如:黑龙江、九龙坡、龙门石窟等。

我向往龙,向往龙的精神、品质!

一件难忘的事

650字 四年级

每当看到右手上的那块於青,那件刻苦铭心的事又不由得浮上了心头……

学校规定不能带小动物到校园里,但我担心我去上学了,我亲爱的小仓鼠就会饿死。于是,我就偷偷地把它带去学校了。可不小心被一个男生发现了,他还向老师告了状。我依然记得,那天老师听了大发雷霆。她来到教室气冲冲地登着我,说:“符书怡!把仓鼠交上来!”我不舍地把仓鼠交了上去。没想到,老师还叫来了爸爸。

爸爸来了。老师让我带上小仓鼠来到“战场”。这时我看到老师手里还拿着试卷,心想:完蛋了!果然不出我所料。老师把小仓鼠和我那空白的卷子一同交给了爸爸看,爸爸一看,脸都气红了,我低下头,爸爸严厉地说:“不好好学习!整天拿这东西来玩……”

经过一场“大战”,我以为“战争”已经结束了。可是我错了,这只是刚刚开始呢!

下午回到家时,我发现有一双眼睛正在盯着我,那是妈妈的眼睛。她眼里燃烧着怒火,我忐忑不安的心跳得更快了,似乎要蹦出了胸腔。

妈妈严厉地问:“你今天做了什么?”

我结结巴巴地回答:“把仓鼠带去学校了。”

“你明明知道不可以带去学校,为什么还带?”妈妈骂道。

“我怕它饿死。”我伤心地说。

却没想到妈妈的怒火烧得更旺了。只见她转身抽出了一把衣架,大声叫到:“过来!”

我全身发抖,心想:妈妈肯定又要使出她最厉害的绝招了——衣架连环打。

还没等我走近,妈妈猛地挥起衣架,我伸出手挡住,衣架狠狠地抽在我的右手上,抽在我的屁股上……

时间已经过去了好久,可我仍忘不了那天老师的愤怒,忘不了那天爸爸的严厉,忘不了那天妈妈的怒火……

但不知道,他们是否忘了我那天的无奈,忘了我手上的这块於青呢?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7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