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新年快乐牛年大吉1200字

2009新年快乐牛年大吉

1200字 六年级 状物

本21世纪的第一个牛年来了,本人向所有朋友恭贺新禧,祝愿各位在新的一年里更上一层楼,拥有更美的笑声、更棒的身体、更多的收获、更牛的生活!特别送给朋友们一幅画:门神左右守护,阳光照耀,牛气冲天,2009你最牛!

炒股的人,希望二○○九年是个牛气冲天的牛市之年;喝牛奶的人,希望牛奶中永远没有三聚氰胺等有毒物质;交朋友的人,不希望遇到吹牛拍马的;恋爱的人,不希望过牛郎织女的生活……

而对于牛自己来说,一定是愿意生活在印度。印度宪法的明文规定禁止屠宰奶牛,除了西孟邦与喀拉拉邦外,其他各地的法律还禁止杀任何牛。神话传说、宗教信仰与现实传统相互影响与结合,印度人保护老牛,发展到了极致就成为神牛崇拜。车来人往的城市大街上,老牛三五成群大摇大摆地游来逛去,有的干脆街心横卧,对周围事物不理不睬,一副怡然自得唯我独尊的样子,而往来的各种车辆和行人都要躲着、绕着它们。这样“牛”的生活,让万物之灵的人,也悠然神往呢。

在十二生肖中,牛居第二,那是被老鼠钻空子以后的结果,众人皆知。牛,是黄牛、水牛、牦牛及杂交牛的统称。属哺乳纲,牛科。成年牛体格大,分量重,一般头生两角,配有两耳,尾巴短小;四肢发达,各有四趾,其中第三、四趾尤为发达,其趾上有蹄,归类于偶蹄目之中;用途广泛,有乳(奶)用、肉用、役(耕地、拉车、坐骑、打仗等)用;上颚无门齿,胃分四室,草食反刍(倒嚼)。所谓“上颚无门齿”,即没有上牙。

牛有两重性:有温顺的一面,也有倔犟的一面。形容一个人忠于职守、兢兢业业是“老黄牛”;形容一个人固执,则说他是“牛性子”、“牛脾气”。

从广义上说,牛是人类的好朋友。自古以来,牛以农耕为主。南方,牛下水田;北方,牛梨土地。它吃苦耐劳,无怨无悔。拉车也是牛的特长,虽慢但稳,忠于主人,埋头苦干。

在文学作品中,以牛自喻者比比皆是。茅盾先生自谦地说自己“愿做牛尾巴”;郭沫若先生说自己“愿做牛尾巴上的毛”;鲁迅先生则唱出了“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铿锵之声;“我们要做大众的牛”,早已成为当今社会那些清官为人民办实事的座右铭。

牛的勇武也会令人屈指。古代战争中有使用“火牛阵”的,在上千头牛的犄角上绑上飞快的尖刀,尾巴上缚物浸油,夜间布于前线,点燃牛尾物,使其猛冲敌阵,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近代有“斗牛节”、“斗牛舞”,西班牙的“斗牛士”就是在与“牛”的决斗中产生的。让人看着新奇,快乐,刺激。

在文学家的笔下,褒扬牛的作品不胜枚举,异彩纷呈。唐代诗人柳宗元有一首《牛赋》,对牛进行了赞美:若知牛乎?牛之为物,魁形巨首,垂耳抱角,毛革疏厚。哞然而鸣,黄肿满?,抵触隆曦,日耕百亩……

南北宋王朝之交的诗人、坚决主张抗金的英雄、力促革新内政的政治家李钢有一首题为《病牛》的诗:

耕梨千亩实千箱,力尽筋疲谁复伤?

但得众生皆得饱,不辞羸病卧残阳。

这是李钢以牛自喻。诗中所刻画的这个病牛就是李钢,虽然已经被累得筋疲力尽,奄奄一息,但它仍然想着为了绝大多数人民的温饱,还要多耕一些田地,多打一些粮食---这也是现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官员们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文化的历史中,牛是吃苦的符号,高尚的象征,任劳任怨的代名词。牛的作用从生到死,都不应该被贬低。

中国人讲究农历,十二生肖分为六组,鼠和牛为第一组。鼠代表智慧,牛代表勤奋,智慧和勤奋结合

《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读后感

【篇一:《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我读完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这本书真得很好,它不仅蕴含了很多道理,还能让人在阅读中不断去思索、去幻想。

其中,有一篇故事,题目是《三把椅子》。故事中讲了三个儿子外出闯世界,回来后都给父亲准备了礼物——一人一把椅子。只是椅子的功能不一样。父亲不喜欢小儿子的椅子,因为它只是一把普通的椅子,是小儿子自己做的。父亲把房子让给了两个哥哥住。小儿子回到了隔壁村子继续学木匠。后来大儿子和二儿子闹翻了,还欠了一屁股债。父亲也穷得只剩下了小儿子给他的那把椅子。

故事的结尾不难想象。小儿子娶了木匠的女儿,接手了木匠坊。大儿子、二儿子把房子卖给了小儿子。小儿子搬进了那所房子,并且把父亲也接了回来。

这个故事给我的启示是做人要脚踏实地,不能只追求表面的浮华。

【篇二:《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是德国著名的于尔克·舒比格写的。

接下来的其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舒比格让人惊喜、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不会让你提前猜到结局的,要耐心等待。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那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洋葱、萝卜和西红柿,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是一种空想。

在现实生活和幻想之间的大门是敞开的。每个孩子,年轻和成长的都可以走进去,去体验……。天堂是这样一个世界——也就是当她还小的时候的那个世界。随着时间的流逝,一切都改变了。里面藏着43个小故事。

谁读这本书都会惊叹,因为在书中藏了美丽的灵感。一本可以让人读了又读,让人心灵干净,让人做回最真自己的书,一本感悟与安慰、安静与回味并齐的一本神奇的书。

【篇三:《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作文】

这本书里的内容其实是大家所熟知的,但是舒比格让人惊喜、充满童话色彩的故事是不会让你提前猜结局的,要耐心等待。我们在那些简单又神秘的事物中发现故事,比如:动物是从哪里得到名字的;怎样才能获得帮助和幸福。

这本书里我最喜欢的一个故事是“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个故事主要讲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万物都得学会生活。星星汇集成星座。石头就简单多了,它们只需要不断地增重。它们是地球上最早完成的东西。太阳开始发光,它开始学习上山下山,日升日落。月亮有时圆有时缺,它学会的就是不停地变化。

我按照这个故事的方式重新写了一个故事,这个故事是这样:当世界还小的时候,那里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更没有一只动物,也没有一朵鲜花和一根小草。突然,从天而降了一个奇特的外星人。他在念着无人能够听懂的语言:“XXX。”他是在说:“你好。”可是没有人回答,他看着四周,到处都是又暗又静,他不希望这里像他的家园那样可怕。所以他用尽了自己所有的力量来换我们美好的环境。后来他因为把所有力量都用尽了,所以他死了。他死后,过了二十年,天慢慢地亮了,许多花草树木都长出来了。后来长出了动物,再后来长出了人类。就是这位善良的外星人用生命换来了我们现在美丽的家园!

我觉得这是一本可以让人读了又读让人心灵干净,让人做回最真自己的书。

其实一个人认真思考,努力学习,就能写出一本好书。

【篇四:《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有一本书《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书的末页有这样一段文字:“洋葱、萝卜和番茄不相信世界上有南瓜这种东西,它们认为那只是空想。南瓜不说话,它只是继续成长着。”

书页旁画着一个巨大的南瓜图片,与图画中的小房子有着巨大的反差,这张图片让我明白了这段话的启示。我们的种植园里也种了许多美丽的南瓜,我看着这些南瓜,心里感到有些意味深长。

我对这段话的理解是:洋葱,萝卜和番茄都是较小的蔬菜,而南瓜则较大,所以他们不相信世界上还有南瓜这样大的蔬菜,他们觉得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真正的南瓜不理会他们的无谓争论,只是默默的生长,使自己长的更大,就是对他们最好的反击。

无论个人成长还是事业发展,不会总是一帆风顺,即便身正行端,有时也难免遭致猜疑和误解。遇此情形,不如收拢心神,不争论,把宝贵的时间和有限的精力用在“成长”上,待到偌大的“南瓜”摆在眼前,是不是“一种空想”也就不辩自明。这也反映了人们的一种井底之蛙的短浅眼光和真正不被看好的人的默默无闻,厚积薄发的隐忍心态。

南瓜不仅努力生长,而且对自己有信心。信心胜于黄金,对自己有信心的人,才能赢得别人的信任和尊重。

无论干什么事情,想赢得天下所有人的认同和百分百的支持,既不现实又无必要。对那些认准的事、定好的路,即便风凉话再多,也要不动摇地坚持,不懈怠地努力。大智慧往往深藏于最简单的话语里,语言永远比思想苍白。

所以,要行动告诉他人,我的存在。

【篇五:《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的作者是于尔克。舒比格,我非常喜欢看它,书里充满了神秘又美丽的童话色彩,在这个炎热的夏天,我坐在床上捧着这本书,一边读一边笑出声来,太棒了!因为,读着读着,让我的思想也跟着作者像一朵云一样也飘起来,让我开始相信书里的这些事情都是真的。

比如:其中有一篇文章讲述了一只流浪的骆驼,总是希望发现沙丘后面有水和绿洲,可是当它走过千千万万个沙丘,后面还是沙,还是土,于是它失去了勇气,“后面一定啥也没有”,它自言自语道,在最后一个沙丘前倒了下来,再也没有站起来。可是它不知道的是那最后一个沙丘后面就是清澈甘冽的泉水。

这篇文章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坚持不懈,哪怕你努力了很多、奋斗了很多,但是你不坚持那就最终只能是失败。这本书它让我在欢笑的时候懂得了很多道理,所以我非常喜欢,同学们,如果有时间,你们了也来读一读吧!

【篇六:《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对现代人来说,世界年纪小的时候,是远古时代,那时的景象,我们不太清楚,有传说从古到今,我们也可以置疑不信。对将来的人来说,现代生活,也是世界年纪小的时候。那么,以《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作为名字的一本书,会讲些什么故事,会告诉读者什么道理,读者当然有所期盼。

德国作家于尔克·舒比格幻想中的年轻世界,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走进去看看,有点陌生,却也似曾相识。他有时站在古老的土地上,有时在现代人的世界,有时又好像走到了将来。他的故事,似乎胡思乱想,随手拈来。一些故事好像刚刚开了头,却戛然而止,让人错愕;一些故事,仿佛在自说自话,走着一条看不见终点的曲折小路,把人引入迷宫。开始读他的故事时,我曾经生出疑惑:这是写给孩子看的吗?

不过,书中的有些故事还是吸引了我。譬如《三张椅子》、《小女孩和死神的故事》、《巨大的面包》、《如何寻找帮助》。那是我不曾听说过的故事,新鲜,有趣,像是古典童话中的人物复活,也像是现代人梦幻中的奇境。

这本书的作者是一位智者,他的幽默和智慧常常在不经意流露,让人在莞尔一笑的同时,悟出幽深的哲理。

我在他的故事中发现了惊人的想象力。《狮子吼》,动物们竟然可以交换声音,狮子的吼声,在老鼠小小的喉咙里落户,结果会怎样呢?老鼠的吱吱声没有了家,在山野里到处游荡……《汽车》,那辆任性可恶的汽车,破坏了安宁和谐的生活……

有两个故事特别耐人寻味。一篇是《书》,另一篇是《一千件糊涂事》。《书》中那本书的遭遇,似乎荒诞,却可以引发每一个读书人思索,关于如何读书,如何对待知识。《一千件糊涂事》是本书的最后一篇,读完这篇引人入胜的作品,再也不会埋怨作者不会讲故事。这是一个发生在未来的故事,是一个小魔鬼和一群孩子之间的故事,在这个故事里,魔鬼和孩子们互相关心,天堂、人间和地狱,失去了界限,而笼罩统领这一切的,是一个爱字。这是于尔克·舒比格的理想,也是人类的理想。

【篇七:《当世界年龄还小的时候》读后感】

我读了《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这本书,它讲了很久很久以前,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还没有人出现。

这时,出现了一个女人,她四处张望所有的东西,自言自语的说:“嗯,这些东西都不错。”又有一个人出现了,是一个男人,他们互相问:“你叫什么名字呀?”男人说:“我叫亚当。”女人说:“我叫夏娃。”夏娃说:“我们结婚吧”。亚当问:“什么叫结婚?没有听说过。”夏娃说:“结婚就是爱。”不一会儿夏娃就吻了亚当一下,然后夏娃说:“这就叫爱。”亚当说:“爱的滋味还挺不错。”他们的住的地方在伊甸园。亚当问:“什么是伊甸园?”夏娃说:“当世界年纪还小的时候就叫做伊甸园。”他们在一起生了许多的孩子,慢慢地世界就有了许多人。

慢慢地,石头学会了变硬;太阳学会了上山下山;月亮学会了变忙;水学会了流动。

这本书让我学会了不少词语,学到了不少知道。我希望大家也能喜欢这本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