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存、公益两不误900字

生存、公益两不误

900字 高三 散文

生存、公益两不误

“现磨豆浆,新鲜健康!”七月夏日,清晨的义乌出现了一道独特的风景,来自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暑期实践队的队员们将豆浆机搬上了街头,经营起他们自己现磨现卖的健康豆浆。

这些大学生来到义乌进行生存实践,在自主创业的同时也希望为市民们贡献一份小的心意,就像这样一杯小小的健康豆浆。买黄豆,煮黄豆,打豆浆,实践队的队员们事事亲力亲为,希望自己销售的豆浆尽可能的营养与健康。队员冯骁说道:“现在有许多早餐豆浆只是由粉冲制而成,关于食品安全的讨论也越来越激烈,我们就想着能不能将学校商业街上的自磨豆浆推广一下,毕竟这才既安全又健康。”

豆浆成长记

一杯新鲜美味的豆浆是怎样诞生的?从一开始完全摸不着头脑,做出的豆浆苦涩难喝,到后来的滋味美好,实践队员们一门心思钻研如何做好豆浆,又是到处问询又是多次亲自实验,与一个个饱满的小黄豆做起了艰苦的斗争。

“生黄豆打出来的豆浆,糊黄豆打出来的豆浆,最近我们可都是喝了不少。”实践队成员王亚梅笑着说。从实践中积累经验,从经验中琢磨技术,仔细体会,深入探索,这位队员们口中的“豆浆小公主”慢慢摸清了门道,她说:“从刚开始用煮的,后来用蒸的,我们做出来的豆浆越来越好喝,希望越来越多的市民都爱上喝健康营养的现磨豆浆。”

豆浆暖洋洋

尽管实践队的本意是为市民们做些实事,但市民们却为他们带来了很多的温暖。

“来六杯吧!”一位农民工在发现了实践队的摊点后,挥挥手将自己的同伴都唤了过来,小小的摊位一下子显得有些拥挤,也吸引了更多的人围上来购买豆浆,队员们始料未及之外更多的是欣喜与兴奋。

短短两天的销售,实践队的豆浆小铺已经有了自己忠实的老顾客。一位阿姨在这天没有留意到小摊,买了别家的豆奶,回头发现小摊后又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一杯豆浆:“一开始没有看到你们,不然直接就在这里买了!”

实践队小摊的豆浆也许不是最美味的,却收到了最多的关爱。每天早起煮豆子、卖豆浆,虽然实践队员们都很辛苦,但是每天收摊回去时心里都是满满的温暖。

小小的豆浆大大的展望

“除了豆浆之外,我们还有一些其他的创业项目,比如卖小挂件、卖小盆栽,”一位实践队员告诉记者,“这些日子以来我们都体会到了,生存下去是一件不容易的事,但我们还是充满了希望!”

实践队的队员们会用自主创业得到的利润维持简单的生存,并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在义乌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与你为邻

1000字 高一 记叙文

“昔日,孟母三迁择邻而居,不就是为了儿子的前途吗?爸,您就参考一下女儿的意见吧!”

“好吧,莉莉,你看哪个楼盘好呢?”正在为究竟选择哪个楼盘而犹豫不决的莉莉爸,听女儿莉莉这么一问也就脱口而出。

“天涯花园的616房,怎么样?”莉莉毫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918不行么?”莉莉爸看中918房是因为可以与自己的顶头上司林处长做邻居了。

“不行,819事变不吉利。616是顺又顺的意思,一家人顺顺利利过日子不比什么都好吗?爸,您说呢?”

“莉莉,你说的太好了,就这样定了吧!”莉莉爸考虑到林处长爱打麻将,与他为邻对莉莉的学习很不利,还是割舍了吧。选择616可以与杨教授为邻居,况且杨夫人又是莉莉的英语老师。

“莉莉,你家的新房到底选择哪呢?”下午,姜小华焦急得又来问了,谈很希望能够与莉莉做邻居,因为这邻居关系对他太重要了。

“不知道,那是我父母的事。”莉莉决定还是把本该告诉他的特大消息暂时保密,没有小华许诺的条件决不能透露半点风声。

“小华,还有一年就要高考了,你别常来找我了,各自学习吧。”莉莉毅然决然地把早想说的话说了出来。

“不行,为了你,我已经落下了很多功课,不可能考上大学了。”

“如果你真是为了我,你非得考上大学不可,功课吗,我可以帮你。”“怎么帮?”小华睁大眼睛问。

“下学期,你可以每天来我家,我给你补习功课。到时候,我还要给你一个特大惊喜。”

“我们两家可相距十多公里呵,我天天跑?”“不跑也行,就分道扬镳!”“好,听你的,我天天跑,天天跑。”见小华终于屈服了,莉莉就咯咯咯地笑。

“姜局长,你搬来这里住了?住在哪套房啊?”来视察新房装修的莉莉爸在楼梯口见到自己的领导既紧张又兴奋。“我住617,你来这……”“我来搞装修,在616房,跟姜局长您是邻居了,以后多多向您学习。”“多交流吧。”姜副局长说完拍了拍莉莉爸的肩膀走进了电梯。

“还是我们女儿莉莉有眼光,我们这个电梯口四户人家个个都是文化人,615是杨教授,杨夫人又是莉莉的英语老师;617是我的领导姜副局长,618是天涯公司的李总裁。”莉莉爸摸清了几家邻居的情况后,在老婆面前兴奋不已。“昨天在办公室谈起买房一事,我才知道同事向芳芳就是618李总的夫人,芳芳很高兴与我们为邻。要知道,我是公司的人事主管。”莉莉妈在丈夫面前显得很得意。“你跟领导为邻,你这个小科长可要快点进步哦。”莉莉妈见有近水楼台的好机会当然忘不了再次提醒丈夫一句。

一年后,莉莉与姜副局长的儿子姜小华双双考上了重点大学。小华迫不及待地问:“莉莉,一年前你说要给我一个惊喜的,现在该告诉我了吧?”

“还要告诉吗?半年前你不就开始天天来我家了吗?”莉莉莞尔一笑,转身跑开了。

“哦,我明白了,我明白了。”小华飞也似的追了过去。

2010年6月7日星期一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散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