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风波550字

定风波

550字 初三 书信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苏轼

仲春。细雨如丝,踏着轻盈的舞步落向林间小道。树叶间雨水的身影,在一片漾开的绿里,一不小心成了温柔的水墨画。

没有雨具,水滴从皮肤上滑过,叩击脚下的石板路。树叶在雨中发出整齐的轻鸣,滴,嗒。

何苦让双耳忙于一滴雨水,一片树叶的杂音呢?外物终不足萦怀。草鞋竹杖,且吟且行,我自悠然:人生已多风雨,既然无可回避,那么就走进雨中,尽情欣赏。

略带寒气的春风吹去三分未消尽的醉意。雨水打湿的轻衣,一股寒意侵入脊背。转眼云开雨去,石板路的尽头,山风送来阵阵清新,绿浪涌向夕阳金色的暮霭,是幽静深沉的画卷。回头看时,似乎那遇雨之处,已掩映在画卷深处了。

不由得回想起过去,四十六载春秋,几多风雨:十二岁中进士,宋神宗朝为官,因反变法饱受批判,离京任杭州·密州知州,后又被人告发题反诗得罪朝廷,贬为黄州副使。家徒四壁,毫无实权,生活潦倒,青梅竹马的爱妻也于千里之外长眠十年有余了。回首走过的路,似乎少了一份淡泊宁静,人,终究是需要归去的;然而归去不是一了百了,不是龟缩起来祈求一帆风顺,不是隐居出世置天下于不顾。归去,是心灵的平静和回归,是看透一切后脚踏实地的释然。于是风雨之中,微笑面对,任凭考验;雨过日出,淡泊处之,不思名利。是晴是雨,我自安然屹立,世间沉浮,又何足记挂心中呢?

仲春。细雨过后,天净水明霞。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万人坑之行

700字 六年级 书信

万人坑之行

六(五)班

武雨轩

“白骨控诉日寇暴行,长歌哭祭矿工冤魂。”伴着暖洋洋的春风,我和叔叔在清明时节来到了大通“万人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祭奠死去的煤矿工人。

进入展馆首先引入眼帘的便是那触目惊心的数字:13000多具矿工尸骨埋葬在万人坑内。

接着往里走你便会看到那一个个粗糙的陶碗,一件件破旧的衣衫,一双双简陋的草鞋,一张张感人肺腑的家书……那衣衫打满了补丁,沾满了煤渍,可能是他们的唯一的财产;矿工们讨饭的篮子早已烂得不堪入目,可能是他们唯一的餐具;那歪歪斜斜不太好看的家书,可能是他们与家唯一的联系……日本侵略者住的是舒适的砖瓦房,而我国的矿工住的却是简易矮小的茅草棚。冬天,寒风刺骨,夏季,潮湿闷热。40多个工人挤在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茅屋中,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

矿工在简陋的矿井生产条件下从事高强度的体力劳动,辛辛苦苦换来的只是发霉、变质的食物,许多矿工因此病死、饿死、累死。但是惨无人道的日本侵略者,却把矿工的尸体抛之荒野,弃之土坑,也就形成了今天的“万人坑”。

沿着坡道上行,进入万人坑展厅,隔着玻璃仍清晰地看见里面的累累白骨。里面大约有九千余人的骸骨,密密麻麻地堆放在一起,看得见上面刺刀留下的痕迹,看得见子弹穿过的孔洞。一垄黄土吸尽了鲜血,化去了骨肉衣衫,只留下惨白的骸骨证明洗刷不去的冤屈。血红的刺刀划过一寸寸土地,邪恶的灵魂践踏中国人的生命。一具具尸体,一具具骷髅,仿佛都想从若大的万人坑中爬出,将小日本们一个个生吞活剥。

大通“万人坑”教育馆是日本帝国主义疯狂掠夺我国煤炭资源、残酷奴役我国矿工、残害我国人民的历史见证。

今日的万人坑之行使我受益匪浅,革命志士用鲜血换来的今天来之不易,使我倍加珍惜。感慨过去,在今日的幸福生活中,我们怎能不用心学习,提高自身的素质,做到自立自强,来抚慰遇难矿工!居安思危,决不能让这段历史重演!!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