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自律650字

论自律

650字 初一 议论文

自律,是相对于他律而言。陈省身作为一个大数学家,曾写诗感叹风筝“没有自动的能力”,备受束缚。而“自动的能力”的失去,是外力造成的“他律”压过了自身的“律己”能力,从而导致的对主体性的一种剥夺。

要想“自动”,必先“自律”。自律是高于他律的一种主动性。道德礼法,可以在集体心理学意义上产生对个体的约束。而道德礼法多数来源于人工的设置,其本质是维持社会机器稳定持续运作的“他律”手段。而自律的法则,可以用康德的“道德律令”加以解释。康德曾说,有两种力量让他敬畏,一是头顶浩瀚的星空,一是心中的道德律令。康德意义上的“启蒙”,在我看来是基于这样的自律的。康德在《什么是启蒙》中提到,启蒙,是“敢于运用自己的理性,摆脱自己加诸自身的不成熟状态”。而理性,正是思维的一种自律。

自律取得了道德上的基点,消极意义上而言可以不让人“为非”,积极意义上,可以让人“为善”。这一切,来自于康德意义上的“敬畏之心”。

有敬畏之心的人,更容易产生自律意识。

敬畏自然,个体的自律上升为集体的环保意识,还你我绿水青山。敬畏他人,在自律中满怀爱心看待这个世界,像周国平所说的那样,把他人当做宇宙中的一个“孤儿”,去爱;我想,这样的世界将会更加和谐,将会少了许多尔虞我诈与莫名的利益纷争。敬畏自身,取得高度的自律,不刻意毁伤自我,譬如不熬夜、不吸烟、不酗酒,只有不肆意放纵,才能在岁月的长河中笑到最后。

自律,让人获得自由。在青山绿水中笑傲,在亲朋好友间欢笑,在身强体健下前行。自律,是取得自动之能力的前提。自律是通向自由之路的关键。

可以想象,如果马丁·路德金不号召“非暴力抵抗”,历史的天平或许会反向倾斜。而一代伟人也可能因之背负骂名。

在处理复杂事物时,高度的自律将使得清者自清。

拨开欲望的迷雾,自律犹如《了不起的盖茨比》中反复提及的灯塔,直指每个人的内心最深处。

读书有感

450字 初二 议论文

今天刚买来了中考作文,里面全是优秀的文章。花了一节课的时间了了的翻阅了一遍。我不太会看书,只是把这些文章当作小说来欣赏。

主要看了"回家”一题的考文,终于了解到,自己原来还差这么多。

上了小学后,首先接触到的是语文中的词语,一些“五彩缤纷

、七上八下

、整整齐齐”等,这些当时以为很棒的词语,每次写作文时,定会想尽方法,把它们用进去。曾经有片文章自以为写得很不错,不过老师的评语是:成语很多,但内容有点乱。当时还对老师的话十分不服气。

上了初中,接触到古文,这一类文体。于是写作中不免增加了几分古味。但总觉得是画蛇添足,显的格格不入。

现在有发现,文章并不一定要那些华丽的装饰,原来朴实无华也是一篇好文章。

现在学到的鲁迅的文章颇多。写的都是回忆性散文或小说,但是一些平凡的事,在作者笔下却能清楚地表达出作者的情感,发人深思,不免产生共鸣。

再回头看看自己的文章,写时是思绪万千,但越写到后来越是平淡无奇。

一篇“回家”让读者感到家是温暖的避风港,能让读者也容入其中。文章的结尾总是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为一篇文章做了最后一次升华。

写一片文章,要扣住主题,也要俗中出新,但是这得作者常年的知识积累,脑中储存的多,写起来也定不会词穷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议论文
65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