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读后感_650字600字

《朝花夕拾》读后感_650字

60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这本是鲁迅先生所写的,鲁迅先生是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因受过西方教育(当时称为新式教育)所以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书题中“朝花”是指散文记述的对象——孩童时期和青年时期,“夕拾”是指鲁迅主体的写作时间与方式。这本“朝花夕拾”每篇都带有导读,能让读者更深层的邻略文章的精华。

《狗·猫·鼠》中表达了鲁迅对猫的仇视,书中有一段道“现在说起我仇猫的原因来,自己觉得是理由充足,而且光明正大。一、它的性情就和别的猛兽不同,凡捕食雀、鼠,总不肯一口咬死,定要尽情玩弄,放走,又捉住,捉住,又放走,直待自己玩厌了,这才吃下去,颇与人们的幸灾乐祸,慢慢折磨弱者的坏脾气相同。二、它不是和狮虎同族么?可是有这么一副媚态!”从这里面可以看出鲁迅仇恨猫是因为猫对弱小的欺凌。这是一篇借物喻人的散文,以猫的特质讽刺某些人一旦抓住别人的弱点或不足之处,就想尽办法慢慢折磨别人。

这本书里我印象最深的是《风筝》,讲述的是鲁迅小时候不太懂童心,认为玩风筝的小孩长大后没出息,从而折断了弟弟辛辛苦苦做的蝴蝶风筝。长大以后在一本外国的讲论儿童的书籍上看到,游戏是儿童最正当的行为,玩具是儿童的天使。悔及想去弥补时,可他却也长出了胡子。问及此事,他已全然不知,不怨了。遗憾深深地埋在鲁迅心里。现在也有这样的事情,大人认为对学习无用的东西都是垃圾,扼杀了孩子们的天性。

《朝花夕拾》是一部很棒的散文集,我买的是同心出版社,封面很美,能让人静下来慢慢品味书香。

六年级:执笔渲流年

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红楼梦》读后感_1000字

6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红楼梦》相信大家都看过,这个暑假中我读《红楼梦》有不一样的感受。

《红楼梦》为贾府衰亡为主要线索,全书以贾府为中心,描写上至朝廷,官场,下到市井、乡里的人情世故和风尚习惯,可谓是中国封建社会后期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讲述了一个又一个女人的惨状,金陵十二钗没有一个好下场:黛玉葬花、元春暴病、探春远嫁、祥云贫病、妙玉失踪、迎春虐死、惜春为尼、熙凤惨死、巧姐为婢、李执守寡、可儿早夭,唯独宝钗还不错,不过自己嫁的那个人还不爱自己。可比起其它人来讲,还算幸运。红楼梦女儿的悲惨又有谁知?

黛玉或许是从小体弱多病,有过着寄人篱下的生活,因此养成了她多愁善感的个性,她的眼泪总是又多、又细、有长。空有一颗玲珑心和无人可及的诗情才意,真是让我倍感遗憾啊!

虽说薛宝钗是幸运的,但她这一生是悲惨的。虽说与贾宝玉结了大婚,但贾宝玉并不爱她,宝钗与一个不爱自己的人结了婚。贾宝玉因无法忘怀知音林黛玉,婚后不久就出家当和尚去了。薛宝钗只好独守空闺,抱恨终生,独守自己过一生。

《红楼梦》这本书令人赞叹不已!书的作者也令人赞叹不已!回想以前的旧社会、封建社会,就感觉现在我们的生活非常美好、幸福,所以我们要更加努力创造出更美好的生活!

六年级:李冰燕

作文网专稿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点评:小作者小小年纪对红楼有自己独特的看法这真的很赞,就读后感来说开头简洁自然,结构清晰,心理描写真实,体现出作者良好的语言驾驭能力。绘声绘色地描述了出来,文章虽短但不显单调,语言通俗但不失风趣。对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等,进行精心细腻的描绘,这是本文的一大特色。

点评老师:孟祥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