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逝的中国1000字

消逝的中国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中华民族,有着渊源流长的历史。经过五千年的传承,逐步形成了语言、文字、传统和艺术文明。

而今,随着洋潮的袭来,中国的历史文化却在消逝,仿佛被搁浅在了沙滩上,又随之掩埋。

中国的语言在消逝。当今中国的星星人类,英语是越讲越好。似乎普通话可以说不标准,但英语一定要会讲。内地的学生,说着生硬的普通话,甚至四和十的翘舌音、卷舌音都发不标准,但是却在话语中时不时的夹杂着几句英文,搞的中不中洋不洋,不伦不类。大学毕业要求英语过四级,但是却没有人要求我们中国学生的汉语过级,甚至没有严格的汉语要求。各个学校都在提倡“讲普通话”,但是提倡归提倡,却没有真正的实践,也只不过是走走形式,配合配合要求罢了。真不知道何时才能“重见”这消逝的普通话!

中国的文字在消逝。随着韩潮、洋潮的来袭,中国的文字似乎也已无“用武之地”。男女交往的时候,最动听的一句话就是“我爱你”。可是现在年轻时尚的人们表达爱意,已经不再常说、不再常写“我爱你”这句话了,随之取代的是沙朗嘿呦”这类的文字。书信时越来越多的汉字也已渐渐被英文所取代。很多中国的名言警句已经被翻译成了英文,比如说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亡羊补牢,犹未晚也活到老,学到老)”。很多人日常用语也开始使用韩文,例如:“阿尼阿塞呦(你好)”,“卡萨哈米达(谢谢)”,“米呀内(对不起)”。中国的服饰在消逝。韩国、日本等很多国家,在逢年过节,在参加大型的、正规的活动时,都会穿着传统服饰庆祝。而中国人却忽略了这一点,很少见中国人在大型的活动上穿着富有中华民族韵味的服饰。当然我们不是说在大型的活动上就一定要穿着传统服饰参加庆典,而是想说,穿着传统服饰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认可,一种正视。大和民国之所以比中国更强盛,其原因一定也包括,他们比中国人更重视文化,更重视传统。可是话说回来,中国也没有一种正规的、统一的传统服饰。较有代表意义的是唐装。而唐装也并不是中国文化意义上真正的传统服饰。追根究底中国人并没有一种真正的传统服饰。我相信这会是拥有五千年文化历史的中国人难以启齿的一点。

中国的传统艺术在消逝。造型细腻的中国画,富有韵味的中国书法。在时代的流逝中逐步消逝。越来越多的中国人选择了学习西洋油画,可是却忘记了秀美的中国画;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学习素描,把铅笔使用的出神入化,可是不会使用毛笔的却大有人在。流传了成百上千年的中国艺术竟也面临着失传。中国的传统艺术逐步被遗留在了历史里,使之成为悠悠历史长河中的一粒尘埃。

富有爱国、卫国意识的中国人们,请不要再让中国的传统文化继续消逝,也希望消逝的中国传统艺术有朝一日再次回到我们的身边,更希望能尽快地确立一种中国的传统服饰,来完善有缺憾的中国文化。

檐下燕,替我飞到你身边

400字 六年级 散文

风过西楼,月到东窗。正是一场好梦的开端。然而琴声哽咽,拨弄心弦。凋谢了繁华,憔悴了眉眼,伊人独立不成眠。是谁双手合十,是谁吐气如兰,是谁只在静夜,开的心香一瓣,又一瓣。

夜的中央,夏至已至,千条柳色,十里荷花。我的思念从月光深出延伸,弥漫了整个江南。茫茫烟水,你在河的另一畔。清波远,今生谁无憾,纵然心有戚戚,也只能孤单错弄琴弦。

问君归期未有期,舞低杨柳楼心月,歌罢桃花扇底风,洗尽铅华,人生不过是桃红菊黄一朵。风华流,年年花开又花落,我只想轻扬红袖,与你舞落天涯,然而,曾经为我许下“三生三世”的那个人呢?菩提树下,我佛不语,拈花一笑。我恍然领悟,情深处,人黯然,执着最苦。相逢无期亦有相思无限,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岂在天遥地远?

蝴蝶飞不过沧海,孤鸿断翅,锦书难托。执守着一个承诺,只因,天长地久太过魅惑,却,不过是你给的一个传说。望穿秋水,轮回的梦境太漫长,年华在锦瑟上弹指凋零, 如果不能立地成佛,秋水望穿,又如何?

请把我的名字默念一百遍,檐下燕,会替我飞到你身边。飞过桑田沧海,飞过万水千山,落在你梦中的青草田。此刻,风过西楼,月到东窗,正是一场好梦的开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