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550字

读《鲁宾逊漂流记》有感

550字 六年级 读后感

鲁宾逊是一个坚强的人,他虽然不听父母劝告,私自去航海,沦落到一个无人岛上,但是他并没有因此而丧失信心而是在荒岛上建立家园,自给自足。

在无人岛“绝望岛”上,他遇到了许多天灾人祸,比如:储藏生活用品的山洞坍塌了、在荒岛上遇见食人族、面临着火药即将用完,马上会遭到野生动物的威胁的危险,可是他还是知难而上,把一个个问题迎刃而解:山洞坍塌,他砍了很多木头做顶梁柱;遇见食人族,他不仅用枪赶走了他们,而且还把他们的俘虏:星期五俘虏了,让星期五成为了他最忠诚的仆人和最亲密的朋友;在面临着火药即将用完的危机时,他抓了许多小羊羔,让他们再生小羊,这样,他不仅有羊肉吃,还有羊奶喝,有羊油蜡烛点。这一切,不光归功于他的智慧,还归功于他的坚强、胆量。

在“绝望岛”上,他还遇到了许多麻烦,比如:没有农耕工具,没有煮汤的锅,没有抽烟的烟斗,没有治病的良药等等,这一切,他也迎刃而解,没有农耕用具,他砍了一棵铁树,做成了一些实用的工具;没有煮汤的锅,他用泥巴做成了一直像模像样的锅;生了病,他嚼烟叶,喝拉姆酒,天天看圣经祈祷,躲过了这一难,这一切,也是不仅归功于他的坚强,也归功于他的胆量。

学习知识固然是对的,但是往死了学,只学不用是没用的,最应该学的并不是那些数学概念,也不应该是那些品读文章的技巧,而是在野地里求生的法则,掌握只是固然重要,但是只有知识,没有应用也是不对的,以后我们要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好学生。

江南民居

650字 初二 说明文

青山隐隐水迢迢,秋尽江南草未凋。二十四桥明月夜,玉人何处教吹箫。

想不出从何时起,江南早已由一个地理名词化成一个饱含着美好富庶,令人无限憧憬的梦。从小读着唐诗宋词,每当诵到写那江南水乡的文字,那一声声江南,如同水流在脑海中轻撞,晶莹的水珠碎成一地的梦幻。

再念一声,只觉异常好听,形容不出那种浪漫的情怀在心口氤氲,只便扯出齿颊生香一词卖弄。

一提起江南,人们常常想到的便是“小桥流水”,但事实上江南民居也是当地一大特色。

江南住宅的大门多开在房屋的中轴线上。门开,迎面迎来的正房便为大厅。由四合房围成的小院子通称天井,仅作采光和排水用途。因为屋顶内侧坡的雨水从四面流入天井,所以这种住宅布局称为“四水归堂”。

这倒是个挺别致的名称。若是终生追逐浪漫的安妮·雪莉听闻,定会为此激动上半天。

江南既称水乡,便是对其为沿河地带的说明。更别说江南多雨,一年当中有一半的日子都在雨水中浸泡着。为了防潮,江南的民居多建成二层楼状,底层用砖石建造,第二层则是木的结构。这也是在沿河有限空间扩张居住面积的一种手段。

江南最出名的就是此地的风格,清丽脱俗,素雅明净。遥望江南,宛如遥望一林水墨画。苏州园林和江南民居皆是江南景致,两者殊途同归,都有诠释这类风格的意义。苏州园林极少使用彩绘,江南民居亦复如是。仅仅梁架加一些精致的雕刻,但也绝不用栗、褐、灰等以外的鲜亮夺目的色彩涂抹。房屋外部的木构部分用褐、黑、墨绿等颜色,与白墙、灰瓦相映,与周围自然环境相结,不似唐诗的辉煌壮丽,只是同宋词一般的婉约清扬。只有这样的风雅,这样的江南,才能做真真正正的绝代佳人。

飘洒在水乡云雨间的那份黛瓦粉墙的情思也值得人流连。事实上,这样的建筑风格不仅是为了给游览者一种恬静内秀的感觉,更有防水之效。

能不忆江南?

初二:李诗怡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读后感
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