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乡的秋日500字

家乡的秋日

500字 初一 散文

我的家乡在襄樊,它是一座古老而又繁华的城市,历史悠久,出了很多历史名人。襄樊的秋日别具一番风韵,秋风唤醒了古朴典雅的古城。

襄樊的秋天随处可闻见一股清香。走进米公祠的后花园,一阵带有墨香的风吹入鼻中,仿佛能看见米芾豪迈地站在桌前,水墨淋漓、烟云掩映、树木简略、妙于熏染,字与墨香融为一体,载着秋风勾起了你无限的遐想……

襄阳城的“三顾茅庐”是《三国演义》的开始,在秋日的隆中里有着牛耕石像,仿佛又能看见诸葛亮躬耕苦读,在这时,他已从一名普通的青少年脱颖而出成长为一名识时务的“俊杰”。在隆中有着淡淡的菊花香,但最为浓烈的就是桂花香了,在隆中山间若隐若现……

在襄阳这块土地上,有着无数文人墨客游览过襄阳。在众多诗人中我们和孟浩然这位山水田园诗人是老乡,他隐居在鹿门山。秋风瑟爽,鹿门山总能带给人们焕然一新的意境,看来自然的力量是神奇的,可能就是孟浩然的内心感受吧:对山水的热爱,对人间万事的感慨。字里行间流露出孟浩然对自然的憧憬及对自由的向往。如今的鹿门山屹立在襄阳城,秋风带去了孟浩然对自然热爱的想念。

家乡的秋日,既没有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壮丽景象;也没有春景里的柳浪闻莺、山清水秀的闲情逸致;更没有夏日的清风鸣蝉,充满活力的生命力;襄阳的秋,有她独特之美:秋高气爽、丹桂飘香,令人赏心悦目……

襄樊市第三十九中学(七)四班 翟玥璐

家乡的变化

450字 四年级 叙事

寒假,我“被迫”与父母乘上了开往老家揭阳的火车。我在4岁时,去过一次揭阳,此后就一直没去过。如果说是没机会去,倒不如说是我不愿去。不是不想那里的亲戚,而是哪儿的环境太糟了:乡亲的环保意识不强,乱吐痰、乱扔垃圾马路两边臭气熏天――别以为那里在发明什么高科技的东西――那不过是些砖瓦房的烟囱“吐”出来的烟雾。我回想着家乡落后的样子。这时,火车到站了,我用手捂住鼻子,以免吸入臭气,然后随着人群下了车。走出火车站,我抬头向四周望去,咦?这是哪儿?坐错了火车吗?可我转头一望,“揭阳站”三个大字映入我的眼帘。现在的揭阳,竟然成了一座与世界同步的大都市,真是不可思议!望着耸立的高楼大厦,望着车水马龙的马路,再不可思议也必须相信:因为这是事实。揭阳变了,从一个落后的、简陋的、跟不上时代进步的小镇变成了一座先进的、美丽及完美的、与社会同步的大城市!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代替了简陋、狭小的砖瓦平房宽敞的大道代替了坑坑洼洼的羊肠小道。揭阳的人们也变了,从没有文化、没有前途、连汽车都没坐过的农民变成了见识广、前途广的有钱人。但他们还是那样和蔼可亲,还是十分热情。揭阳彻底的变了,变强大了,变美丽了,变成了一座繁荣昌盛的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散文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