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憧憬的阳光教育1000字

我憧憬的阳光教育

1000字 初一 说明文

(一)

一个风和日丽的早晨,院子里,响起了梅轻微的朗读英语单词的声音,与阳光雨露媲美,与麻雀鸟争欢。忽然,声音中断了,原来单词念不顺畅了。晓晓尝试着用音标做所谓的拼读练习,可是她还是感到有些吃力,身请教正在旁边陪读的母亲:“妈妈,这个单词怎么念啊?”妈妈皱了皱眉头,摊摊双手表示无奈道:“这我不认识!”梅只好放弃了这个难关,末了,只听到院子里母亲的喊声:“你这丫头,在学校不好好念书,一个单词都不会!你看人家丽丽,聪明……”

如果,是这么一个画面--

妈妈对梅说道:“晓晓,妈妈也不会念,对不起啊!不过你去学校也可以请教老师,还有同学哦。妈妈相信我们家的晓晓,英语学习一定会大有进步的!”梅受到鼓舞,该是多么愉快的事儿啊!

可是我们的幻想,总跟现实有着那么大的差距!有时候,多一些理解,少一些纠纷;多一些信任,少一些误解;多一些宽容,少一些计较。或许,离憧憬就不远了吧!

(二)

一个双休日,爸爸带着女儿雨来到公园,走在阴凉的走道上。对面走来一个收易拉罐的人,看上去也不过40岁。等他与他们檫肩而过之时,爸爸半带着讽刺的语气,半带着对雨语重心长的教导:“雨,你看,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的命运就如同这个收易拉罐的人一样:没有学识,靠拾捡垃圾为生!”雨似乎茅塞顿开,歪着脖子,冲着爸爸吐舌头:“嗯,不要像那种人!”

如果,是这么一个画面--

当收易拉罐的人与他们檫肩而过之时,爸爸耐心地说道:“雨,你看!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社会责任,不论地位!其实每一个都有自己的生命价值,收易拉罐也是一种既环保又卫生的工作,我们应该感谢这些劳动者哦!”雨点点头,迎着阳光,幸福地笑了……

记得在羊城晚报上看过这么一篇文章,是报道英国的社会制度,他们国家不论身份地位,只是把这一些等级的划分当成是平等的活计罢了!是啊,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学一学呢?难道身份地位,永远是扣在劳动者头上的重压?让年幼的子女学习一下平等待人又有何妨呢?

(三)

“你这小兔崽子,不好好学习,还玩电脑!”--这是锋家时常发现的一幕,作为中学生的锋,自小背负着父母的希望。锋的父母希望锋能够考上重点大学,然后再出国深造。呵,在锋看来,如果这个世上有设一个叫做“诺贝尔超级想像”大奖的话,那么,锋的父母无疑就是最佳人选!

如果,是这么一个画面--

锋的父母改变“孩子成绩好,那是家长管出来的”这个观点,多给锋一点私人空间,或许,就不会发生心理疙瘩了吧!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是至关重大的。父母如果对孩子的贪玩本性多一些理解,适当给孩子一点自由的空间,那么亲子关系就不再是难题了吧?

(四)

只是希望父母长辈多理解我们作为子女的心声,学习成绩代表不了一切。有时候,在家庭教育之中,多些言传身教,时刻记住自己是子女的一面镜子,而不是一个死呆的教本!当然了,我们作为子女的,也不应该为了满足自己的贪玩心,而去惹父母生气了。

阳光教育,这就是我对阳光教育的看法……

我懂了

650字 初一 记叙文

刚忙完小升初的咱班,在广大同学的强烈要求下,便由"老班"组织,进行了一个小型同学聚会。

在路上,我便开始胡思乱想起来,从六下开始,全班20多个有志冲南外的同学便全身心投入冲刺课程中,可最终竞争的残酷性,只有7位同学被南外录取,那些没摇上号,或者没考上的同学,今天会不会来参加聚会呢?他们该怎么面对这样的结果呢?

不知不觉,就来到了聚会的餐厅,进去一看,哇!最后打拼的难兄难弟们全部到场了,那些没考上南外的同学不仅来了,还与其他同学们谈笑风生,仿佛考南外这一切都没发生过。

我的这帮同学呀,只不过短短两周未见而已,却像失散多年的兄弟那样,没完没了地开始问这段时间大家的动态。无意间,我听到了小刘问小欧:“你考上南外了没?上哪所学校呀?”我心里咯噔了一下,心想,完了,这下可戳到了小欧的痛处。从六下开始,我们都在为南外而奋斗,不知做了多少张卷子,不知背了多少单词,刷了多少道数学题……而小欧比我们更辛苦,由于奥数起步晚,每天都补奥数,天天11点多钟才能睡觉,然而,在最后关头,却因为少了3分,与南外失之交臂。

这个小刘,什么不好问,偏要问这个问题,我心想,小欧该多么难过呀,如果是我,半年的努力付之东流,也会心酸不已的。谁知,小欧却十分坦然:“没考上呀,运气不好,就差3分,当过纪念了,不管怎样,也算去南外校园观摩了一回。我马上去29中了。”

这句话,看似轻描淡写,却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人生的大路不会是平坦的,有时努力了,暂时不会得到回报,此时,我们要向小欧那样坦然面对,上帝为我们关了一扇门,必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再说了,条条大路通罗马,人的一生很长,谁知道结果又如何呢?看着小欧欢声笑语,我懂了,我们要学会坦然面对失败,乐观面对生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说明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