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的含义650字

孝的含义

650字 六年级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正义感,昨天上午,而可欣老师《孝亲敬师》的讲座,让我意识到孝是什么,并让我涌起了一股深深的愧疚之感。

在当今的家庭中,我们往往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衣来伸手,饭来开口,从来不担心经济问题,我们要什么,爸爸妈妈就给什么,而我们呢?一旦爸爸妈妈有什么不如意的地方,我们就生气,对他们大吵大闹,指手画脚。我们站在了家的顶端,所有人都对我们宠爱有加。这不是颠覆了自古以来以孝为先的美德吗?是呀!天下的父母哪个不宠爱自己的儿女,可我们何时对他们细心照顾过,想到这里,我的眼里不禁涌起了眼泪。

讲座中,可欣老师为我们讲了几个故事,有王微在寒冬里为后母在结冰的河里温暖冰块以求河鲤的故事,有失明的母亲翻山越岭只为女儿做一顿饭的故事,还有小海萱照顾疯妈妈的故事,每一个都使我泪流满面。这使我不禁想起了我小时候的一件事情。

那时我才4岁,冬天,外面飘着鹅毛大雪,爸爸妈妈为我整理好衣服,去雪地里打雪仗,雪下得很大,没多会儿我就直打喷嚏,爸爸脱下身上唯一的羽绒服,为我披上,大衣很暖和,瞬间如一股暖流注入了我心间,而只穿了一件毛衣陪我一起打雪仗,我那时问他:“你不冷吗?”爸爸笑了笑说:“不用担心,爸爸脂肪多,不嫌冷。”过了一会儿,爸爸还为我表演了在雪地里躺雪人呢!这段躺雪人的视频一直存在我脑中,让我感触深刻,记忆忧新……

我又不禁想起了每次我和爸爸妈妈吵架的事情,现在回忆起来,感觉真对不起爸爸妈妈,真是愚蠢至极,所以,我以后一定要尊敬,理解爸爸妈妈,为他们分担一些家务,为他们减轻生活的负担!

《第七天》读后感_12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一 读后感

如果问我现代中国写小说的,我喜欢谁。在我18岁的时候,我会说我喜欢梁晓声,那时候我渴望长大,渴望了解那些我不曾经历的岁月。如今,我想起两个人的名字。拧巴的刘震云能让人笑,平和的余华能让人哭。不到两日,无需通宵落夜,用闲时看完了购于网络的余华新作《第七天》。  按我平日阅读的速度,13万字的文字一天就能读完。也许是出于好吃的糕点要放一放不舍得一口吃完的心态,我读得比较慢。尽管读得比较慢,两天也读完了。是的,对于识字的任何人而言,这都是一部读得进去的小说。甚至对于有点文字功底的人而言,会夸言说,这样的小说我也可以写得出来。他的自信可能来源于小说所涉及到的人物故事,你几乎都可以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一对应的素材。比如孤儿千里寻亲,比如女朋友卖淫男朋友负责交易,等等不一而足。唯一体现小说家艺术技巧的可能就是,用“七天”的叙述结构,用死者的视角,描述了一个活着的世界。也许,你可以偷取作家的灵感,复制出比《第七天》更为魔幻现实主义的作品。但你无法复制出余华一贯而有的描述灰色现实天生具有的审慎情怀,只是这一次,异于先前的作品,也许是基于主角为死去的人的叙述需要,语言颇为冷静、情感相对克制。余华在一次文字采访中说,这是他最接近于现实的一次写作,以后再有不会有这样的机会了。我很庆幸,作家找到了这样一种方式,去嵌入现实,让我们读到了这样的作品。在阅读刘震云描写的那个我不了解的农村生活时,我会发出是这样么的质疑,而对于《第七天》而言,我会自信的说,是哦,这就是我们正在经历的生活。你可以认为,小说应该源于现实、又高于现实,但我想说,也许余华有这样的野心,这部小说是留给后世的人阅读的。在那个时候,包括弃婴行为、冤假错案、嫖娼卖淫、社会等级深严等小说涉及到的类似见闻,都会让当事人背上沉重的道德枷锁,他们可以通过小说了解前世现实,让人明白时间流过的痕迹。  诚如,谈到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我的脑海中会浮现出,加勒比海沿岸一个家族七代人密集生活的场景。《第七天》会让我想起,也许,在我们未来故去而前往的地方,有鲜花、有温情,尽管它的名字叫死无葬身之地。作者将死后没有墓地、没有亲人关怀的死者归去地,命名为死无葬身之地。不得不说,是故意曲解了中国人一句骂人的话的字面意思,极具反讽意味。而事实是,难道它不是在以这样的方式写实现今么?这不禁让我想起一则亲身经历。70岁的老母去探望他病重中的教友。寥寥几语,病榻上已经不会说话的朋友已经眼角渗泪。医生宣布最后通牒,在医院靠注液多则7日,回家多则一日。据说,在第三人见证下清醒地分配了她几百万的财产之后,她的儿女们当日就将她接出医院,可她硬是不吃不喝熬过三日才身故。听后我不禁唏嘘,让老年人优雅的老去,难道不是儿女的一种责任么?她会在那个死无葬身之地得到属于她的温情么?似乎从这一点而言,好的小说能让人离死亡更近。  昨晚睡前,在一本散文集里读到这样的文字。我摘录如下:在一个家里,儿子守着父亲老去,就像父亲看着儿子长大。这个过程中儿子慢慢懂得老是怎么回事。父亲在前面瞠路。父亲离开后,儿子会知道自己四十岁时该做什么,五十岁、六十岁时要考虑什么。到了七八十岁,该放下什么,去着手操劳什么。也许,这是作为中年人的我,看完《第七天》后,留下的用别人的话描述的一个注脚。仅做结尾。一千余字,比起小说凝练的文字,读后感已显啰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