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坐火车650字

第一次坐火车

650字 三年级

暑假期间,我和妈妈、弟弟,还有外婆一起去上海玩。

去上海前,我们先购好了晚上十一点半的火车票。我们提前到达了火车站等火车。不一会儿,我们要乘坐的火车就来了。看到火车的真面目时,我惊讶得不得了,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看到火车,更是第一次乘坐火车。我问妈妈:“妈妈,这就是我们今晚要坐的火车吗?”妈妈说:“是啊!我们今晚还要在火车上睡觉呢!”上了火车,我才知道,原来妈妈说在火车上睡一觉,是因为车上有床呀!

火车要开动了,我们赶紧把行李放好上床睡觉。我因为不敢谁在最上铺,所以跟妈妈一起睡在最下铺。不幸的是,床是单人床,两个人睡的话就太挤了,所以我和妈妈睡得不得安宁,只好你一言我一语地聊天。我感觉有点热了,就壮起胆子爬上了最上铺睡。这上面阴森森的,不禁让人胆战心惊,更何况是像我这种带有恐高症的女孩。我睡的床离空调最近,只好裹紧被子,不让自己着凉。

一觉醒来,我刷牙的时候,才发现忘记带牙膏了,旁边安慰已经刷好牙的阿姨看见了,急忙把她带的牙膏递给我,说:“小朋友,给你用吧!”我说了一句:“谢谢阿姨!”当我把牙膏还给这位阿姨时,阿姨却说:“这牙膏我用不着,还是送给你吧!”于是,我又一次向阿姨表达谢意。那一刻,我觉得那位阿姨真的很大方。

我刷牙洗脸完毕后,感觉没过多久,终点站——上海便到了。我们下车了,看见车站里人多得数不清,真的可以用“人山人海”来形容。来接我们的是群玉阿姨,她是妈妈的好姐妹,这几天,我们都要住在她家。

我在上海的这几天里,群玉阿姨带我们坐高铁去了她工作的地方和游乐场玩。我们还去了上海外滩看了高大的东方明珠电视塔和宽阔的黄浦江,还吃了美味的冒烟冰激凌……这次的游玩真的让我大开眼界。

我看汉语

800字 初二

数千载光阴流逝,世代传承积淀,凝聚成汉语厚重而富有意蕴的脊梁。站在母语的屋檐下,我听见歌者空灵奇妙的吟唱,看见繁星点点发散的光芒,更领会到汉语深自缄默的无言韵味。

我看汉语,看的是它千变万化,丰富多彩的音韵。

从江浙地带青墙黛瓦间的吴侬软语,到东北三省耿直爽快的东北方言,还有令人费解的客家语,闽南话。中国的汉语以百花齐放的姿态,蜿蜒在神州大地的山川湖海间。老人常说,十里一方言,一个县城内的方言都会有差别。可正因为这些差别,让我们与故土有了斩不断的联系,流落异地他乡的人,在听到熟悉口音那瞬间的热泪盈眶,也因此成为了许多人刻骨铭心的记忆。

我看汉语,看的是它点横撇捺间铺陈开的形韵。

从象形字到会意字,从甲骨文到正楷,汉字一点点地出现,演变和发展,到如今,不仅是我们生活中的工具和艺术,更是中国人的骄傲。王羲之“飘若流云,娇若惊龙”的《兰亭集序》,毛泽东笔下挥毫舞墨气势非凡的《沁园春·雪》,无不带给我们视觉上的震撼和审美享受。《汉字的战争》中,“兵”失去了双腿却不屈不挠,屹立山巅之上,成了顶天立地的“岳”,用形象生动的笔触,向我们展示了汉字在形韵上的美好。

我看汉语,看的是它寓情于字深藏功名的意韵。

如果说汉字是在时代的洗礼中打磨出的颗颗明珠,那中华文化便是镶满明珠的传世珍宝。其言有尽而意无穷的韵味,值得我们每个人珍藏。在这里,愁是“一川烟草,满城飞絮,梅子黄时雨”的绵延悠长,是“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的隐而不发,是“离人心上秋”的缠绵思念。它婉转含蓄时,如闺中静坐的二八少女;他热情豪壮时,是战场上马革裹尸的壮士。无数文人墨客用他们的笔,在五千年的历史卷轴中勾勒着汉字的意蕴。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文字有三关,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

在今天,无论是宣传方言文化的《中国话》,还是注重书写的《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亦或是表情达意,吟诵经典的《经典咏流传》,他们都以挺直的身姿告诉世人,汉语的美如浩瀚星海,闪耀在苍穹之上。

我看汉语是中华之宝藏,文化之张扬,华夏之篇章!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三年级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