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时花溅泪800字

感时花溅泪

800字 高一 应用文

我国诗人有云:“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其实,这句诗正说明了景随情迁的道理.对事物的认识和一个人的感情有很大关系.

对于常人来说,一粒沙子就是沙子,而在诗人的眼里,一粒沙子可以弥漫整个世界.一粒水珠在诗人的眼里便可折射出整个世界.因为诗人富于感情,对事物的认识便不同于一般人.“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可能是由于人们对事物感情的亲疏不同造成的.

在“人比黄花瘦”的女词人李清照眼里,她的生活安定、幸福且少受战乱之苦,因此她才会“兴尽晚回舟,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然而世事沧桑,后期的她饱受战争流离之苦、丧夫之痛,对于她来说,这时的舟已是“载不动许多愁”.前一舟是幸福愉快的载体,后一舟却成为了愁绪与痛苦的寄托.难道是舟变了么?不,是她的感情变了——物是人非事事休.她对事物的认识抑或对,抑或错?其实本无定论,答案是丰富多彩的.

有人说,中国人缔造了月.这话其实并未夸大.在科学上,月只是一块毫无生命和感情的星体,但中国无数诗人无数美丽的诗篇却赋予了月亮以不朽的生命.在王维的诗中有云:“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张继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李白的诗:“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苏轼的词:“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这些优美的诗句,至今细细体味,仍给人口有余香、不绝于耳的感觉.但我们同时也会发现诗人的感情却不尽相同:王维的安适,张继的失意,李白的狂放不羁,苏轼的人世旷远.也正是如此,对于同一事物月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同样,对于其他事物,诗人们也同样有不同的认识.有人喜春,有人悲春;有人伤时,更有人感时.感情是对事物认识的一个基点,一个发散源.

千百年后,毛泽东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则抒发了一代伟人豁达的胸襟和壮志豪情.他对于“天”这一事物的认识也正是与他的宏大的志向和博大胸怀联系在一起的.

因此,人的感情亲疏不同,对事物的认识便也不同.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感情亲,则对事物爱好,感情疏则对事物厌倦.其实,这本是见仁见智的。

星期天

800字 六年级 叙事

我经常和住在远方的哥哥、姐姐通信,可信件的传送速度太慢了,要一个多星期才能收到。不过最近,我听说有种通过计算网络来传送的――电子邮件,速度很快,而且不易丢失,准确无误。发电子邮件也不用跑到邮局去,只要在家坐在电脑旁就能完成。可怎么发电子邮件呢?正好,今天是个星期天,我便找爸爸来教我这门本领。

打开电脑,爸爸一边操纵着鼠标,一边给我讲发电子邮件的具体步骤。与此同时,爸爸还告诉我,电子邮件也叫“伊妹儿”。哈!好新奇的名字。我好奇地盯着荧光屏,认真地学着。看爸爸的动作挺熟练,我则感觉特别简单。一会儿,我就迫不急待地要试试了。在爸爸的指导下,我先打开了OutlookExpress(电子邮件收发器),再点开了工具栏上的“新邮件”。我看着屏幕上只有几个小格子,得意极了,还小嘀咕着:“小菜一碟儿,几下就能搞定。”边说,我边在“收件人”那栏中打上了我哥哥的名字“林林”。“错了!这儿该打他的地址……”爸爸连忙给我纠正。可我不知为啥,还没等爸爸说完就接到“知道了!知道!刚才是一时糊涂了,这回就看我的吧!”我在那儿重新打上了“山东省烟台市……”,并看了爸爸一眼,似乎在告诉他:这次对了吧!“你又错了!这儿要打的是‘伊妹儿’地址。”爸爸也不给我一点面子,第二次给我纠正。我也不敢再错了,一丝不苟地把“伊妹儿”地址打了上去,总算是对了。接着,我又打上了这封电子邮件的题目,以及我要告诉林林哥哥的话。OK!这封电子邮件可以发送了。不过,白底黑字,我觉得不太美观,哪怕中间插得有小图片,或者是有彩色的“信纸”就好了!我正准备向爸爸询问,可又一想:不行!这次可得让爸爸瞧瞧我的厉害。但怎么才能插入背景呢?我在屏幕上东寻西找,搞得手忙脚乱。在我最尴尬的时候,突然想起了在“Word”文档里插入背景是点菜单栏中的“格式――背景”,也许这个也一样吧!我试了试,果然不出我所料,插入背景成功了。爸爸微笑着说:“看来你还是不笨嘛!下面我就看你的了。”有了爸爸这句话,我“三下五除二”,一会儿工夫就把这封“伊妹儿”发送出去了。现在,我就等待着哥哥的回件啦!

下午,我又打开电脑,收邮件时,惊奇地发现了林林哥哥的回件。这么快?我简直不敢相信。科学的力量就是强大,不得不让我佩服。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高一
应用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