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珍爱”1200字

如此“珍爱”

1200字 初二 叙事

又走在了那条街,远远地,可以嗅到一股花香,淡淡的,那么清新……原来是一个女人,正摆弄着她整整一车的茉莉,我不由心动:“妈妈,我也要茉莉!”我喜欢带生命的东西,喜欢看它怒放的花朵,喜欢看它清雅的身姿,喜欢让每一个生命在我的生活里散发香气。

妈妈看了看这个茉莉摊:“你还要买啊?你不记得去年暑假的那盆了吗?”说着,她继续径直的往前走去。我落寞地垂下了头。

忆起去年,仿佛已经被我淡忘了的,我也在这里买过一盆茉莉。同样怀着这样的心情,是好奇,是新鲜,是发自内心的喜欢,也许如今,是一种冲动。我把它和一颗仙人球放在一起——其实本来还有几盆虞美人和摇钱树的,但由于茉莉的到来,它们失了宠,黯然失色,耷拉下了枝条。

于是,每天清晨,我都会在睁开眼的第一时间,觅着空中弥漫着的香味,走到窗边的茉莉旁,给它慢慢地浇水,轻轻地施肥,细细地除草……看着它摆弄着自己的身姿,看着哪一朵新绽的花朵,或者哪一个刚长的花骨朵儿。我会为每一个新生命赞美、鼓掌,也珍惜它们。

生命总是那样的美好,茉莉的花瓣总是层层叠叠的,于是,也渗透出神秘感的香味。这正是东方所特有的那种美吧!洁白的花瓣,没有一丝污渍,纯的彻底。那么沁人心脾。不是牡丹的丰腴,不是梅花的傲骨,这样的纯洁,像名曲所传颂的那样。是沉鱼落雁?是闭月羞花?还是朝霞下的迤逦?

花骨朵儿一层一层的紧紧裹着,倒也有几分“杨家有女初长成,养在深闺人未识”的感觉了,我又静静地,满怀希望地期待着它的成长了。

即使是调零了的花,我也爱护。用白色的手绢,小心翼翼地把它们包好,放进我最喜爱的那个木盒子——这倾国倾城的,怎能被泥土玷污了呢?

开学了,我上了初中,课程变得紧了些,该做的、不该做的,都满满当当的充斥着我的生活,渐渐地,我打理茉莉的时间变少了。一日,爸爸颇有兴致的走到了窗前,去观赏那颗仙人球——这是他送给我的,所以格外关注。“烨,你的茉莉好像缺水了!”爸爸喊道。

我稍稍向后倾了一下身子,向窗口望了望:“哦,你帮我浇一下水吧!我没空!”我揉了揉正在看小说的双眼,是啊,我很忙。

不久,期中考就要来临,我不照顾茉莉的理由仿佛又多了一层。依然是这样好像忙碌的生活节奏。茉莉被我渐渐地淡忘了。

期中考结束了我在偶然有看见了窗口的茉莉。已经没有花了,甚至连叶子都掉下来了。我已经忘了它本来是株茉莉,因为没有人能看得出,或想起它本来的美丽了。我好像又想起了什么,给它浇了好多水,还给它放了很多肥料,希望它重振昔日的美丽容颜。但,它让我失望了,它依旧如本来的势头,颓丧的垂下了树枝,像苟喘的老人,变得枯黄。我甚至有些埋怨它了——当我那么殷切的希望它恢复时,它竟然一点也不领情!

以至后来,我对它变成了绝望,我仿佛已经忘了这个生命的存在。

寒假,它彻底终结了生命。我默默地站在它面前,好久,因为我曾对别人说过:“我热爱,和珍惜每一个生命。”

一次,我在科学课题研究查资料时发现,茉莉只在夏天开花,秋天只要一周浇一次水,就可延续它的生命到来年,再开出美丽的茉莉花……我怔了一下,一种莫名的伤悲压抑着,也许已不仅仅是对茉莉的惋惜了。随即,我揉了一下鼻子,僵硬地说:“那时,我很忙,不怪——”

已走过了那个茉莉摊子,我又回头望了望,是自责,是忏悔,是鄙视自己……

杭州外国语学校初二:冯烨

如此“节约”,如此“尊老”

700字 初三 记叙文

勤俭节约是我国的优良传统,尊老爱幼始终换民族的传统美德。

--题记

还记得“勤俭节约,尊老爱幼”这些传统美德吗

你有真正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吗?下面,让我来讲一个及“节约,尊老”于一身的现实故事。

这是一个相对比较发达的城市,在城市的郊区,发生了一件令人悲愤的事。那天,以为穿着时尚的妇女带着女儿在此处游玩,一位年迈的老人推着破旧的、载满废品的三轮车也在此处行走,主人公出现,故事情节现对展开;在三人擦肩而过时,女儿的时尚牛仔裤被老人的车上的铁丝不小心划破了,老人迈着满上的脚步走到母女跟前,满脸歉意的道歉,那张虔诚的、布满皱纹的脸,,伴着一声声;"对不起”,却未能将此事化解,那妇女竟不接受老人的道歉,并要求赔偿,赔偿金为50元,老人用哆嗦的双手翻遍了身上的口袋,只有8元4角,这笔“巨款”如何让老人偿还,妇女以就不罢休,老人被迫无奈,只好双膝跪地,请求和解,可妇女仍然我行我素,老人在众人面前,有一次向这位“节约”的妇女跪下。众人纷纷见状,上前搀扶老人。并安慰妇女,期望和解,放过老人。但这位“节约”妇女,为了保守‘中环民族的传统美德’,无动于衷。几经周折,老人前后共跪十余次,却依旧无济于事。后来,这位“节约”妇女打电话找来了民事刑警们提出诉讼,并要求赔偿,刑警劝解,希望双方和解,但于事无补,路人悲愤至极,纷纷批评、指责那位“节约”妇女,但她心意已决,无奈之下,众人你一元,我两块的凑足了50元钱,递到“节约”妇女的手中,她这才走开了。老人泪流满面,再一次下跪,向路人一一致谢……

这位经历过文化大革命的老人,在被打成五类分子时,他没有下跪;在生活窘迫时,他没有跪下求人。而今天,年迈的他竟然为了“节约”妇女多次下跪。哎!这是多麽让人悲痛啊!

国家提倡节约,提倡尊老爱幼没这位“节约”妇女的行为却让全国人民悲痛。老人,是我们美好生活的开拓者;老人,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第一人。如此“节约”,如此"尊老”,真是对我国老人的百般“爱戴”啊!让我们鄙视这种“节约”,鄙视这种“尊老”行为,继续弘扬节约,尊老行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叙事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