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魅力650字

我眼中的魅力

650字 四年级 记叙文

我们班级中的小方同学虽然在学习上头脑不好使,时常不过弯来,但他心地十分善良。仅这一点就非常值得我们去欣赏,这就是我眼中的魅力。

有一天,天公不作美,在回家的路上,我举头仰望天空,只见天空中乌云密布。突然,天空中划过了一道闪电,紧接着,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起,豆大的雨点从空中抛洒而下,在“噼里啪啦”的雨声中,隐隐约约听到有人在喊我的名字:“王泓凯,王泓凯。”我回过头定睛一看,“原来是小方你呀,我还以为是谁呢。”我说。

“上来吧,让我妈送你回家。”小方对我说。

“谢谢。”我对小方感激的说。

可惜呀,由于助动车后装了一个中等大小的储物箱,无法载人了。谁知,小方竟然毫不犹豫地下车,“我先在这儿躲躲雨,让我妈妈送你回家,再让我妈妈回来接我。”小方说。顿时,我的心被小方的举动给震惊了。突然,我的脑海里闪过这样一个念头:小方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小男孩竟能做出如此惊人的举动来,这是我没想到的。如果我是小方的话,我肯定会让我们三个人挤一挤的。“唉,没办法,小方,还是你坐上去吧,因为我经常独自一人回家,若让我坐助动车,还有点儿不适应。再说我一会儿就跑到家了。”我对小方说。其实,我撒了一个善意的谎言。

回家后,小方铁了心要把助动车后的储物箱给卸掉。于是,小方问爸爸要了一把螺丝刀和一把老虎钳。小方爸爸的脾气就如同一根导火索,。一听这话后,“导火索”被点燃了,小方的爸爸激怒了,气势汹汹的对小方说:“你要用这些工具干嘛?”小方只好如实交代,说:“我想用这些工具把助动车后面的储物箱给卸掉,这样就可以帮助一些自己回家的同学早点到家。”

小方爸爸听了这话,脸色瞬间多云晴、怒为喜,连连夸奖小方:“小样,最近懂事多了,也不大让我们操心了。”说着,连忙把小方想要的工具交给小方。小方欣喜若狂,当天晚上就把储物箱给卸掉了。

看到了吧,这就是我眼中小方的魅力—善良、乐于助人。

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650字 高三 写人

在漫长的暗夜里,先生是一位孤独而执着的行者,他在最深刻的孤独里产生了最伟大的思想。----我眼中的鲁迅先生。

鲁迅,一个从1918年一直辉煌至今的名字,可是,又有谁真正懂得先生的内心,谁真正了解先生那曾在风雨中飘摇的灵魂故园?

鲁迅,原名周树人,他的祖父是清朝的翰林,由于祖上的荣耀,整个大家族都很看重教育,鲁迅因此从小的时候就被送入学堂读书,三味书屋就是他幼时读书的见证。幼时的鲁迅曾如此向教书的先生提问,难道读书就是为了求取功名?就是考取了功名我照样也无法改变这个社会的黑暗啊?!教书先生无以为答,只一声叹息……后来,祖父在朝廷被害入狱,父亲因过度操劳也患病死去,家道因此中落。幼时的鲁迅就看多了别人的冷眼,听多了别人的冷语。即使族人,也多是嫌贫爱富,所谓今时不同往日,言语表情行动也多有厌弃。幼时的鲁迅就饱尝了人世间的冷暖,拯救民族于危患的想法也在他的头脑中萌芽……

及至先生长大,先生几经周折,先是东渡日本,希望学医以拯救国人。后来,先生猛然意识到国人思想的麻木与冷漠才是更可怕,更可悲的,于是弃医从文。也就是从那时起,一代文学巨匠逐步成长与辉煌起来了。

时至今日,先生在文坛的影响仍然被认为是巨大的而且无可替代的。在我的印象中,先生仿佛一册线装的古书,古朴而不失淡雅,极具内涵又有厚重的质感。细细想来,先生的一生真可谓钢铁的一生。试想,整个社会熙攘喧闹且为一些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小人所操纵,假如很多人都热衷于奸佞小人式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那么,我们所敬爱的先生又怎么能不陷入“惯于长夜过春时”的孤独与迷惘?与社会格格不入,先生没有选择自己与哪个畸形的社会相介入,而是选择了一条与黑暗抗衡的思想之途。一枝笔,几叶纸,一枝纸烟成了先生战斗的武器,先生为之奋斗一生也未曾怨悔。因为先生面对周围污浊的空气的确出离地愤怒了!眉头紧锁,先生低吟“怒向刀丛觅小诗”;头发直立,先生高呼“我以我血荐轩辕”。无情地揭露丑恶的梦魇,先生尽力去唤醒那些精神缺钙的懵懂民众;身无媚骨,先生有着一颗坚毅的灵魂。

难以想象,一个民族的思想的转变该是多么难的一件事情。但是,先生一生选定了一个目标就矢志不渝地去做了。无微不至地关心青年一代,担心有的青年会退化成“虫豸”,说明先生刚硬躯壳里有着一颗柔情的心灵;面对一些卑鄙文人的流言蜚语,先生又从来睥睨视之,不屑置辩。正所谓“阳春之曲,和者必寡”,先生的身影从人群中掠过,人群中总会惊起恐惧的尖叫和愤怒。

故园遭侵,先生几度呐喊;国家危亡,先生几度彷徨。先生思维依然缜密,先生的文笔依然犀利,先生的思想穿越了时光的隧道,使得一切世俗的假恶丑变得脆弱无比,就像黑暗见不得光明一样不堪一击!

昏睡百年,国人渐已醒!

生如夏花般绚烂,死如秋叶般静美。先生的早逝令人倍感惋惜,身披写着“民族魂”的五星红旗,先生走得很是从容……

先生所处的阴霾岁月已然逝去,但先生的事迹与思想依然在三味书屋被人讲述,在百草园与人聆听,在咸亨酒店引人无尽回味与陶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记叙文
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