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沿路上的风景1200字以上

那些沿路上的风景

1200字以上 初二 散文

炎炎盛夏的一个午后,一个人朝着自习室出发。没出宿舍楼几步,我就惊喜地发现一抹不同于平日光景:阳光明亮但不刺眼,湛蓝的天空漂浮着成片洁白的云朵。那时,正在学校准备考研。看到如此清亮宜人的一幕,心里默默感念上天赐予所有考研人这样一个令人神清气爽的天气。同时又提醒自己:为每一个凉爽宜人的天气欢喜,同时不对任何一个坏天气妥协。

为了一个日日夜夜痴痴念的地方和学校,我在宿舍、餐厅、自习室三点一线间平静而又不平静地度过一日又一日。金秋十月,百花几近凋零,在学校更是难看到什么能入眼的风景。某一天,却远远地看到在热水房旁边的角落里有一团团红彤彤的东西,心里十分诧异那会是什么。走近一看,原来是一种形似牡丹却不知名儿的花儿,纯正大气的红在墨绿枝叶的映衬下更显得灿烂夺目。我既惊喜又意外:在这个时节,还能有如此恣意绽放的花朵。用手机随手拍了几张照片,回头再看还是一样的赏心夺目。只记得那几张图在手机里默默地存了很久,始终舍不得删。

进入万物萧瑟凋敝的深秋,身边的色彩易发变得单调。有一次,骑车从学校勤政楼前经过,远远地就被那片浓浓郁郁的金黄亮瞎了眼睛。只能是银杏树,就算凋零,也要让自己呈现一种惊天动地的美。高达三四层楼的银杏树,每棵都枝繁叶茂,每一天都有每一天的颜色和样貌,每一季都有每一季的律动和光彩。春天抽芽时的那抹淡淡的嫩绿,透露出一种生长得急切的渴望;盛夏时节那片生机勃勃的翠绿,挂满了满心涌动的希望;深秋时节这片夺目的金黄,诠释了一季生长的荣光和骄傲。那一刹那,我突然领悟到:生命里,无论是萧瑟凋敝的寒冬,还是花红柳绿的春天,都不乏美丽的风景,只是别让自己被生活里一些琐碎和磕绊磨掉了看风景的心情。我没有停下车来用手机定格一张绝美的风景,那一抹灿烂的金黄却持久地停留在记忆的时空。那是为考研最决绝而犹疑的日子,连睡觉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不是因为没有时间,而是再拼命地为自己开解都很不容易睡着了,那抹鲜亮的银杏黄是那些个灰蒙蒙的时空里最鲜亮的风景。

初试那关顺利闯过,却没有任何复试有效的相关的信息和资源,为一片白茫茫的复试愁眉苦锁。走过寒冬,迎来了在学校最后一个春天。最后一次见证师大花开,我更留心眼下的风景。在乍暖还寒的时节,我惊喜地发现:一颗矮矮的其貌不扬的小树上竟挂满了浅黄色的小花,花型像桃花,花色却比桃花淡雅。生长在学校一座较为古老暗黄色建筑前倒也十分相宜。偌大的校园仅此一株,大学四年也仅仅只看见它花开这一次。一棵勇敢的花儿,不顾还未褪尽的寒意,不顾同伴的眼神和目光,不顾生存环境的偏狭,最先吐露芳华,用自己静静地绽放诠释了一种不动声色的美丽。勇敢,本身就是一种美丽。我们若能够勇敢一点,应该也会增添一份生命的精彩吧!

七个月的时光里,教育学六本教材像六个死命的小鬼在我脑子里轮番轰炸。还好身坚心硬,革命情怀满天飞,不仅终于成功抵挡住了敌人的轮番轰炸,更成功将其制伏。在这场长达七个月隐形的战役中,没有刀光剑影,没有血肉纷飞,背后战斗的激烈程度却也是不容质疑的。只能让自己的生活简单再简单,一切都暂时搁置,为它让行。

这是整个考研路上的风景,或许真得也称不上动人,但确实在某一刹那在我心里洒下一缕阳光,让我心头猛然一亮。漫漫考研路,是一场无形的征程,更是一次身心的历练。我会迷乱,会无助,会犹疑,会心酸……但始终没有错过这四季里缤纷的色彩和光景。

匆匆走过四季时空,每一季都有每一季的风景。“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闲事过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即时在最匆忙、最无措的日子里,我不曾忽视身边那些不经意的风景。

其实,风景并不只是在未知的远方和目的地,任何路上都有风景。那些沿路上风景,因为内心没有过高的期待,反而能带给你一种意外的惊喜和感动。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心情;

生活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一个好的心态。

你的心态直接影响你的心情,你的心情又直接影响你的眼睛。心放宽了,眼里才能看得见、容得下形形色色的光景。

那些流失的泪

1200字以上 高一 记叙文

大漠黄沙,驼铃残阳。

莫高窟,一个民族的骄傲,一个民族的悲哀。

读过余秋雨先生的《道士塔》后,我同样“好恨”。面对一场无硝烟的战争,莫高窟本能地抵抗,却无能为力,只能任眼泪流下,埋藏在沙漠里,成为历史的印迹。这凝聚了民族的悲愁的眼泪让人记住了一段不平常的历史。

在这晶莹的泪珠中,我看到一个古老民族的伤口在滴血。

岁月虽以成为旧迹,但历史又重蹈覆辙。无数“莫高窟”在哭泣,泪串成的项链不堪负重的段裂。

不仅是莫高窟,许多的文化遗产都在眼泪中一点点被埋没,消失在我们的面前。

我们是始作俑者,真正的罪人。

看那些金碧辉煌的古代建筑,却看见丑陋的字符歪歪扭扭地刻在朱红的房墙上,看那些平仄押韵的诗句,却已变成俗不可耐的“歪调”。

曾经看过一篇报道,韩国把端午节定为本国的特定节,并申报联合国。这让人匪夷所思。本是中国的节日,凭什么让韩国人抢了先?于是乎,国内舆论日益高涨,骂着韩国剽窃别国东西,似乎矛头一致的指向了韩国,确实显得韩国这样做太“厚脸皮”了。但念一想,你中国人有那个时间与精力和别人叫嚣,何不坐下来静静想想为什么会发生这种事。在这个多元化的时代,各国间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记得邓小平说过要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是其中的一项内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建立具有中国特色文化的原则,然而中国人似乎喜欢“拿来主义”,就像是当年吃了“闭关锁国”的亏,现在要一口气补回来,不管外国的东西是好是坏,总之“开放”是没错的。于是国内“节日市场”受国外“节日市场”的冲击,忘了本,只记住了上帝的生日。

有人做过一个调查——关于端午节你了解多少。结果没几个人答得全。要问“情人节”“光棍节”“圣诞节”,一个个争先抢后。要在古代,那准被误认为“假洋鬼子”。一谈到外国节日,这厢的两眼放光,形色兴奋,不觉让人好笑。你摆出一副讨好的嘴脸是要干吗?义务宣传外国文化?有情人没情人的凑个热闹,不知道现在屈原在湖底凉不凉;2月14日街上热闹非凡,宁静的湖面上却没有一点涟漪。

是啊,比起韩国人,我们应当羞愧,起码人家还真当回事,又是上报又是庆祝,不亦乐乎。我倒还真没听说过养母甚生母这一说辞,不过在非物质文化保护方面,韩国确实比中国做的好。

再说一说“模仿秀”大国日本。这个“投机取巧”专靠“模仿”别人取胜的国家,曾对他的老师进犯,现在又不老实的将自己的“黑手”伸进老师的衣兜,拿走《西游记》。经加工后,此《西游记》非彼《西游记》,成了《最游记》《七龙珠》诸如此类的畅销漫画。老师生气了,斥道:“你怎么对中国文化进行无礼的恶搞?”学生支支吾吾地说:“只是人物名字相同而已,与内容无关。”且不说这是不是在对中国名着的“非礼”。但单从内容来说,日本的《最游记》《七龙珠》等诸如此类貌似改编中国名着的漫画,确实内容与《西游记》天壤之别,毫无关联,也确实只是一些叫八贼、悟空、唐三藏、悟静的人物,这和张三、李四、赵钱、孙李一样作为一个代号。八贼,悟空又不是专利名,叫张伟的也遍地有。虽说改别人老祖宗的东西是有一些大不敬,但从改编内容上看也并不算坏,要不《最游记》也不会在亚洲风靡好几年。我想某些人总不至于无聊到看见别人改自己的东西获得大成功后眼馋,心生报复吧!大家总归是文明人。不过说心里话,我宁可看这样富有创意的作品,也不愿意反反复复看一部只是由剪纸动画,到平面动画,到真人版,到3D动画,内容上却毫无变动的,单纯在炫耀动画技术发展的片子。

中国人总是情感战胜理智,总喜欢推卸责任,寻找外因。往往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不能忽视内因的存在。自家的东西被拿走只会在家门口大声嚷嚷,却也不愿意走动一步,更别说追上去要回来。自己的东西就算放在家里,腐烂了,风化了,化成灰飘走,才会有一点反应,不痛不痒的“悼念”后,该怎么样还怎么样。

我与余秋雨先生产生了共鸣,或许真的被外国人拿去了好吧。起码我们以后在某个国家还能看到这些可爱的文化遗产。我不愿看到这些文化遗产在国人的冷漠中消失。

我们的生活越富裕,这种无奈与心酸就与日俱增。物质生活不与精神文明成正比,在现在人看来,老祖宗的东西不过是封建残留物,是糟粕。崇洋媚外,不自主创新,不会弘扬民族化,遇到事情也只会吵吵嚷嚷,事情过后太阳还是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莫高窟的损失,不是王道士的错,是全中国人的错;不是敦煌研究者的遗憾,是全中国人的遗憾;不是一个人的责任,是全中国人的责任。

同样的,还有多少文物在流泪?

园明圆,乐山大佛,北京胡同……

泥人儿,剪纸,元宵灯……。

端午,清明,中秋……

难道最后的话语也将被所代替?

莫高窟有一个就行了,同时,莫高窟的悲剧有一次也就够了。

莫高窟的眼泪在闪耀,冰冷地刺穿了我的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