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山下的热土地450字

冰山下的热土地

450字 初三 书信

去年冬天,雪漫天飞舞,仿佛幸运女神在将她那白色的幸运花瓣撒向人间。

小河被冻住了,厚厚的冰,反着光,就像铺上了一块水晶。玉树琼枝,披戴着无数的珍珠玛瑙。山也白了,但白中有绿,那斑斑绿影,是松树和翠竹在释放它们“坚强的力量”。

放目远眺,好一个银色世界,天与地合为一体,白茫茫一遍。平时看到的朝霞彩虹、花海林涛,只能在梦中才能见到了!整个宇宙似乎已变得很寂寥。不知那些失去家园的小鸟身在何方,也不知可爱的小野兔被冻坏没有,我真担心它们熬不过这个冬天,还有那些外出务工的亲人们,被滞留在返乡的途中……如果我是一个画家,我要画一轮火红的太阳,熔化这无情的冰雪,赐给世界温暖和平安。

我走进雪地,脚下“嗤嗤”地响。

这已是冰冻的第十天了,一起床,我便跑出去看冰景,很多树已成了残肢断臂。公路被埋在雪底,大山似乎全成了冰山。我想我的亲人们恐怕是回不来了!

我拿了一根木棍,撬着檐下长长的冰凌。它们掉在地上,就像刀剑似的发出“咣当”的响声。正在此时,一辆车缓缓地从白茫茫的雪地上开了过来,车身结满厚厚的冰块。我正惊讶,车门打开了,几个熟悉的人走了出来。啊!那是我的舅舅他们从广州回来了!

舅舅一见我就搂住我,哈哈地笑个不停,并且在我的脸上一阵狂亲。

灿烂

1200字 初一 抒情散文

悠扬雄浑的号角声中,战马嘶风狂啸,兵器撞击之声慑人心魄……让我们深入当年的三国古战场,探寻斯时刀光剑影,鼓角声鸣的惨烈与悲壮,感受忠义仁孝之士,顶天立地的赤胆豪情,他们灿烂的生命之光,照耀史册,流传万世。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手执羽扇,隐居竹林幽烟深处之草庐,却不可阻隔他对天下形势的关心与筹划。如此仙风道骨的隐士,随着先主的召唤,这条伏地游龙,正要冲出山林,翻腾乱世。他,便是诸葛亮。从草庐出山,甘愿舍弃闲云野鹤的逍遥生活,为刘备戎马倥偬。到白帝城托孤,竭力辅佐幼主刘禅,夙夜忧心。后至挥师北伐,为复兴汉室,呕心沥血。在微弱烛光下,他奋笔疾书,写成了感人肺腑的《出师表》,留下“千载谁堪伯仲间”的经典。可惜最后他壮志未酬,因身心交瘁而逝,但他却以他的一生来实践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铿锵誓言!谱就历史上最雄壮的悲剧。“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道出了千百年来多少志士仁人无尽的谓叹与痛惜!看,锦官城外丞相祠堂的森森松柏,莫非依附了那一缕千古不灭的忠魂。诸葛武侯祠内的栩栩如生的塑像,那双穿越千年的慧眼依然无悔无尤,他的胸襟依然博大宽广。人人都为他的凛然正气所感召,为他的忠心耿耿而震憾,为他的坦然无私所净化。诸葛亮的忠心所闪现的人格魅力之光千载不灭。

忠的生命之光,从千百年前闪烁而今。

那重枣般面孔的威武,那丹凤眼中的杀气,那二尺美髯的潇洒,演绎着千里单骑与过关斩将,挂印封金与约法三章的千古佳话。这是武圣关羽的凛然大义。在那年桃花绽放的时节,他义无反顾地作出了毅然决然的选择——为大哥刘备成就大业。从此,关羽始终追随刘备,“随其周旋,不避艰险”(《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因他的义气,在汜水关中温酒斩华雄,为壮大哥之名;因他的义气,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为报点滴之恩;因他的义气,长江边怒杀蔡阳,为酬桃园之义……由关羽义杀恶霸投身江湖至孙权刀下英勇就义。他的一生,是对义的诠释。他手中的《春秋》告诉我们,义是理性中的感性;他身旁的青龙偃月刀告诉我们,义是英勇无悔;他胯下的赤兔马告诉我们,义是一生的奉献效劳。

义的生命之光,千百年后璀璨如初。

儒雅书生,飘零困顿,关心天下。一心想一展雄才,平定乱世。他怀王佐之才,兴邦之能,他就是徐庶。刘备对之委以重任,甚为器重,倚之心腹。徐庶在大好形势下,上有明君知遇之恩,下有良朋相伴之利,大丈夫立功当世有益于天下苍生的人生之帆,即将起航,他也将在历史上写上光辉的一笔,就在此时。他听到母亲身处曹营,并非不知曹操之计,但孝心促使他甘愿背弃明投暗之名,离开刚能让他大展拳脚的刘备。他明知忠孝不能两全,却毅然选择放弃光辉仕途,在曹营一言不发。徐庶过早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走进寂寞无所用武的后台,悄然消失,真可谓催人泪下。他就此写下千古“孝”的壮歌。留下“孝,贤士之基也。”的慨叹。从他辞别刘备的一滴滴浊泪中,我们看见了他的痛苦与无奈,但更多的却是无悔无怨,因他心中恪守着“孝”。

孝的生命之光,穿越千百年熠熠生辉。

后记

忠、义、孝,这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融注进志士的生命里。那生命的灿烂之光,从千百年前的英魂中光辉毕现,那璀璨的光华,恒久不灭。像星星之火,在历史的原野中,越燃越烈,越烈越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书信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