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笔钱_1000字900字

那一笔钱_1000字

900字 高一 写人

大街上衰草枯杨,杨柳依依,寂寥有人三三两两踱过,河岸边,端坐着个正在乞讨的瞎子,这乞丐倒有几分本事,身子周围撒着百十张五元的、十元的,竟凑了个小两百块钱。——引子

“嗐,又是星期五——黑色星期五。报社也不甚景气,电子世界,哪有人看报?两三个月没发工资了,一直说周五发,嘿,不是缓兵之计是什么?奶奶的,看样子这破报社还得欠工钱了!真不晓得在这里做个什么劲。妈的!”老孙头儿在下班的路上又生气了,说着,把一块“绊脚石”一脚踹到河里去解气。老孙头儿嘴里还呢喃着什么,想必又是发泄的话吧。“操,换个职业还没人要,就这垃圾报社肯要我了。百十儿天儿的,估计这报社就留了我和老板头子吧。瞧着家里一天儿不如一天儿的,妈的,不去还怕错过发工资……”老孙头儿越说越气,只恨人间世道没别的公司肯要他。

眼瞅着老孙头儿就到这乞丐面前,眼睛都直了,眼放金光,两只手磨擦着,围着这老头转了三四圈儿,那神情里分明充满了羡慕嫉妒恨。“操,我老孙头儿还不如一个乞丐了!”老孙头走出两步,又倒回来,眼瞅着没人注意,闪电般把那散落的小两百块钱全揣兜里了,那笔钱抓了三次,又掉了三次,可算是拿起来了。老孙头儿只恨没穿棉靴,而是穿了双硬皮鞋,踩着地嘣嘣作响,高抬腿,轻落足,还是不免有声响。老孙头儿揣了钱,紧跑两步,赶紧脱离这条街,待停下时,一抹才发现已出了一身冷汗了。“嘿,收获不小!”老孙头儿脸上浮现出诡异的笑容,含着一点点后怕,“也甭管那破报社了,家里也该添置几件家具了!捡来的不怕,就怕用自己的钱买这些家具啊!”

老孙头儿几步走进家具城,伸头缩颈,攒得像个孩儿般,只怕有人发现了他去。“小两百块钱能买个什么?什么都没有!唔,填几个板凳也好。”老孙头儿遂飞一般交了钱,扛着几个高档板凳和几张毛票“逃”回家去,磕了碰了也不介意了,只求快速回家。还是那一条街,老孙头儿只觉有千米之长,怎得也跑不到尽头。可算归了家,从不信鬼神的老孙头儿此刻也直念叨阿弥陀佛。别人问起也之说是发工资了罢了。

老孙头儿夜间暗衬道:“倒是走了桃花运,自己的钱哪舍得买这等昂贵之物!白赚几个板凳!倒也不在意工资了!”老孙头儿微微一笑,关灯上炕,望着几个新买的板凳,只觉的心里有一块巨石始终放不下去。老孙头儿在炕上辗转反侧,即要睡着时,只感被什么揪起来似的。一向睡眠安稳的老孙头儿今夜失眠了。

月光皎洁,街头乞丐在地上摸索来去,只触到几张废纸,一声长叹,恨悠悠。——结局

拉面店_1500字

1200字以上 高一 写人

我经常去拉面店,见过许多外地的打工人坐在那吃面,有上小学的孩子,也有晒着黝黑面庞的大叔们还穿着他那满满灰尘的工作服面对面坐着吃面,用他们家乡的方言聊着天。

这一家拉面店存在了很久,规模虽然不大,但总能容下许多的客人,位置也总是能刚好坐满人。我因为常光顾这家店,老板也于我熟识,老板是甘肃兰州人,他们一家也都住在店里,有两个儿子,一个大儿子已经在店里工作,我经常能见到他,小儿子还在当地念小学,一家人虽不是很富有,但晚上总能坐在一起其乐融融,这是我经常吃夜宵看到的。

因为当地最近要修高速公路,还要打隧道,建高楼,近几年来外地来的打工仔或打工妹也愈加的多。因为来自五湖四海,生活习惯,行为举止作风都与本地人有所出入,所以他们并不讨当地待见。

住在我外婆家附近的外地人有着多种多样,有着独自一人的单身汉,假期的时候从不出门,房间也十分的邋遢。也有一家子住在一起的,他们生活条件好点的住新砌的水泥房,坏点的住那种有点摇摇欲坠的老木房子。或许说出来很多人不信,你们在电影《长江七号》中见过有这样生活条件的人,总觉得那只是夸大或因为旧社会什么的,其实不然,我能明确的知道我现在所见的,只是社会打工人的一个缩影,还有更多的极端,我想也不敢想也想不出那是什么模样。

也正因如此,当地人并不喜欢他们。每当晚上,他们会聚在一起喝酒划拳,声音特别的大,或许七八九点对大城市的人来说还尚早,而我们这却已经是准备睡觉了。正因为他们这么吵,当地的人便会集合起来骂他们。我也曾经常在公交车上看见或听见他们与司机的争吵,有的时候说他们没交车费就坐车,也有的时候说他们行为举止邋遢,也有的时候说他们多少多少的坏。让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家里人常跟我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不然长大以后就取XX女(一个省份)”

我还记得有一天因生病没去学校,一个人在家,中午还是来到了这家店,正吃得时候,来了一个学校的老师和两个戴红领巾的小学生,后来等老板出来才知道,老板的小儿子在学校与他们班级的一个男生打了架,两人的眼睛都肿了,小儿子的衣服还被撕烂,虽然那老师让那孩子道了歉,但小儿子依旧很委屈,哭着喊:“他们说我是外地人,都是坏人”。闹剧虽然结束了,但我其实心里比任何人都明白,老师做的多大义鼎然,其实心里也是和当地人一样,因为他只是让孩子道了歉,并没有纠正那孩子的想法,感觉这似乎是理所当然的,而事实上老师代表的是学校,而学校却忌惮的是他们是少数民族的身份,因为事一弄大,不管他们占不占理,都会被扣上一个“破坏少数民族友谊”的帽子,上至县镇府,下至学校,对社会的影响都会极其不好。你说一般我们在学校打个架,还不都是打个电话把家长都叫到学校去的,哪有大中午亲自带着人那么远的登门道歉的?

老板的人一直都很和善,一直都说五湖四海是兄弟,我也从来没见过他与谁争执的样子,自然也想象不出他争执的模样。店里有母女共拼一碗面的,他从来不会有当地人的那种眼神,而是会主动取一个碗和筷子给她们,有喝酒的,老板也不会拿出其他拉面店的店规,不让他们带外来食品入店。

在这对打工人来说的异乡,这里是真正的没有歧视,没有白眼和流言蜚语的地方,这店基本上是没有“本地人“光顾的,而我却是意外。我一个人住在家里的,父母都远在广州,平日我也不想下灶做饭,便会来拉面店解决,除去生活条件和本地户籍,我和这些“外地人“又有什么不一样?

家庭虽然稍稍富裕,但却少了许多,是他们所有的,我没有的。我也曾希望有人与我共伴风雨,时刻陪在我身旁。对我来说,那店是当地唯一能合我胃口的,也是在那不会有人因我是左撇子而刻意的多看我几眼或说几句的地方,我也是在那,在那吃面的人群里感受到了一丝人性的淳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一
写人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