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桥村1000字

我的大桥村

1000字 初一

其实,我到现在还不明白,我的村为什么叫大桥村。

今年暑假,我回了一次乡下。自到市里上学以来,我回去的次数少之又少,但总还是会有的。只是每次回去后,我的村变化都很大。

那天,我赶上下午的公交车,上车,投币,找个靠窗的单个位子坐下,然后,开始了满脑子的幻想——有很长一段时间没回去了,也不知道这次会有什么没了,有什么来了?还有,那个湖心亭建好了吗?……

我的思绪被一道声音打断:“前面路口停下车!”我往前头看过去,嗯,是那个熟悉的路口。下了车,我抖了抖背着的书包,往路口走去。“装了路灯啊,看来是给那些晚上跳广场舞的发了福利咯!”我注意到,马路两旁都均匀的插着路灯,偶尔有两灯之间冒出几棵可爱的小树。

走着走着,我的视野也就开阔了起来,那个大湖也终是显现了。湖中心有个亭子,四条胳膊直直地往湖底插,四面还立着茂盛的荷。虽然湖水并不很清澈,看不到湖里的“沉鳞”,但水洋溢着绿意。我还上小学时湖水是清澈的,我和小伙伴们在里面钓过鱼虾呢!而可现,鱼虾都不见了,应该是躲到洋溢着绿意的水底去了吧!

我很快就走到了家门口,奶奶在屋顶上不知在做什么,她远远地看到我了,说:“回来了啊,家里没水了,你去井边打瓶水回来吧。”我说好。到屋里放下书包提起水瓶就走。一路上,好几处地方都是一片废墟,就连我小时上学经常要走的那“羊肠小道”两边的屋也都被拆了,天地开阔很多。到了井边,其实那里不只有一口井,旁边还有一个比路口附近的湖小一点的湖,乡里人经常在那洗衣服。大概是因旁边有口井,湖里的水也跟着清净不少。走到那口井跟前,我把水瓶一顿子按到水里去,然后等着。我环顾四周,发现两边都在井边放了个碗。我把重了的水瓶提到岸上,盖好木盖子,顺势拿了个碗舀了一碗水喝,真甜。话说,这口井一年四季都好清啊!

回到家里,出去单独转了一圈回来,发现一个认识的人都没有,只好悻悻的回到家,已经该吃晚饭了。嗯,晚上应该不会无聊。我抓紧扒完了饭,跑到村里广场去等,结果等到天完全黑了只等来一群跳广场舞的大妈。晚上村里路灯都亮了,四面八方陆陆续续有人走来,只不过是中老年女性居多。也不知她们是谁从家里拉出一个大音响,插上电源就开启了“群嗨”模式,还有一群小孩子在广场上玩,不时在大妈群里穿来穿去。

我靠在一个滑滑梯上,默默看着。话说这滑滑梯是多久前装的呀?上面居然还有一个大洞,再看看别的——跷跷板,一个座位的把柄两边都断了,只剩一根光秃秃的棍子;还有一处只有两个坑,也不知是什么被拆走了。广场周围的石凳上零零散散地坐着手拿摇扇的老大爷。看着眼前的景象,我不禁叹道:“好无聊啊!”

我不得不回到家里。家中只有爷爷在看央视一套,我躺在床上,想着,村里又变了,说不上好,说不上坏。

窗外

750字 六年级

伫立窗前,静默沉思,感慨良多。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寒,十场秋雨要穿棉。这是第几场雨了?雨后的天阴沉着脸,空气湿漉漉的带着丝丝缕缕的寒意。一阵风吹过,树叶无奈地离开了树的怀抱,轻轻的、柔柔的、翻滚着、旋转着飘落到地面上那一洼一洼的小湖,惊起了一圈一圈的波纹。

不远处,雨后的草坪上,青的、绿的、黄的、红的草夹杂在一起,挂着那晶莹的水珠。那水珠,远看,一片片;近看,一排排;再近些看,一粒粒,静谧而不失生机。树上的秋蝉正抖落着身上的雨水,“知了知了”地叫着。

渐渐地,小区醒了。人们三三两两地走出家门,有的围坐在小区内的小店门口聊着家常,有的三五成群的绕着花园散步。不知是谁家的几个小孩正在追追打打,这时一辆摩托车经过,溅起一片水花,惹来一阵尖叫。路上的人渐渐多了起来。几位老人叽叽喳喳地说着什么“……超市……活动……”,快步朝着小区外走去;几位大婶推着婴儿车遛着弯;上学的同学骑着单车像风一样驶过。车子来来往往,孩子、大人、老人络绎不绝,汽车喇叭声、说话声、叫喊声、嬉闹声交织如曲。班车也从远处开来,进了小区,停在大门口,于是车上涌下来了一群穿着工作服的人,他们说说笑笑地消失在一扇扇锃亮的门的背后。

风凉凉的,十分清新。麻雀飞回了树枝,叽叽喳喳的唱歌。马路上,自行车、快递车、电动车、摩托车、小汽车穿来穿去。散步遛弯的多了,乘凉的也多了,超市门口,池塘边的凉亭,葡萄架下都是人。远处的篮球场上传来了“嘭嘭”声和叫喊声。

那片宁静的草坪也迎来了客人——一群小朋友在这里嬉闹、追逐,草里藏着的水珠打湿了他们的裤脚,树上散落的雨滴滴在了他们的笑脸上。聊天的母亲们看到了,笑骂着叫他们别去草地玩,说刚下了雨,太湿!小区的广场上大妈们跳起了广场舞,美妙的音乐夹杂着卖水豆腐、凉粉的吆喝声,一起传入我的耳膜。

独倚窗前,我才惊奇地发现在那成山的作业、繁杂的题海之外还有着交流的快乐和轻松呀!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