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转身为话题800字

以转身为话题

800字 初二

一次转身,也许能让我们发现身后的美好;一次转身,也许能让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回头;一次转身,也许,我们会为当时那个努力奋斗的自己感到激动……

十一假期,七天的小长假,我们将目的地定到了五岳之首——泰山,体验“一览众山小”的快意,欣赏那奇妙的旷世美景。

出行的第二天,天还未破晓,我们便启程,驱车来到泰山脚下,挑战似乎高不可攀的泰山。全称共分为三个阶段:“慢十八”,路程缓和,并不耗费多少体力;“不紧不慢十八盘”,台阶增加,道路变窄,坡度变得陡峭;“紧十八”,几乎无可休息之处,台阶有细又窄,坡度十分陡峭,共计1154级台阶,最考验人的毅力。

走走停停,我们花费了两三个小时到达了“紧十八”的起点,升仙坊。我望着头上险峻的台阶,与顶端象征希望的南天门,我不断坚定自己的决心,立志登顶,我不再犹豫,迈上了第一级天梯。

我一手持登山杖,一手紧握护栏,协调发力,决绝地跨上一级又一级的台阶。我不敢转身向下看,生怕这令我晕眩的高度让我退缩,我只是看着顶上两盏红色的门,信念支撑着腿机械地攀登着阶梯。渐渐地,我的小腿变得僵硬,喘起了粗气,而手上撑着登山杖的虎口因摩擦红肿,我心无杂念,仿佛听不见耳畔的鸟鸣声,感受不到山上吹来的清风,我不知道我的身体是否已经超过负荷,却只是因心中登顶的信念支撑,不断向前,向上!

已然不记得过了多长时间,我距南天门不过几十集级台阶。我咬紧牙关,拖着身体跨步向前。终于,我走上了最后一级阶梯。此时,我有了勇气转身:只见一千多级台阶尽在脚下,望着陡峭的台阶,好像看到了几十分钟前正在努力攀登的自己,我看见他拖着疲惫的身躯奋力向前,我看见阳光照射下眼神中反射出的坚毅,我也看见他身体中那颗不愿放弃的心……看着他不断向上的身影,我抑制不住心里的激动与喜悦,眼眶逐渐湿润,于是连忙转过身,一缕金光似穿云箭般直射山顶,群山,正在闪耀着光彩,云雾也不再遮蔽……我等待这他的登顶,等待着与他说一声:“好样的!看看你所走过的道路吧。”

自此以后,每当我再经过艰苦努力而成功触碰到看似遥不可及的目标时,我总会回头看一看,对那个曾经正在努力的自己,面带微笑,轻声道:“感谢你为了成为更好的自己而全力奋斗!”

苏东坡的明月

1000字 初三

身居黄州,独坐一小楼之上。红墙绿瓦间,手持一酒杯独酌。心思却不在酒上,目光炯炯地盯着天边的明月,沉浸在这熟悉的月光中。又是一年八月十五,曾几何时我亦见过这迷人的月色。苏东坡陷入了沉思。

首先映入脑海的,是数年前的秋季。站在紫禁城神武门前,身着着锦绣的官府。目光越过这庄严的大门,望向空中的月亮。美啊!天空分外的晴朗,满夜的繁星簇拥在这明月旁,中秋节的宫中热闹非凡,然而在这夜空中却又是另一番的宁静。这轮明月正如昔日的包公,审视着这座都市,分辨着人间的善恶。枫叶红了,随着阵阵秋风飘落。

东坡用嘴抿了一下杯中的酒,微微笑了起来。时至今日,他仍然怀念那段时光。再次见到这月光又是什么时候了呢?忽然他身体为之一颤,表情骤然悲伤起来。

他再次记起这样的月光却是在御史台的大狱中。他身上绑着枷锁,徒劳地抬起头来,从屋顶的天窗铁栏间的狭小缝隙中向外望去,迎接他的又是一轮明月。雪花纷飞,月光穿透这夜色中的鹅毛,所透露出的却早已不是昔日的温情,而是怜悯与忧伤,将苏东坡的身影投射在那坑洼不平的地面上。东坡早已见过满朝一众官员所表现出的“忧伤”,却唯有这月光最为真切。他低下头沉沉地叹了口气,将墙角的尘灰吹起。雪忽地下大了,浓密的乌云遮住了月亮,本就阴冷的大狱中变得愈发昏暗。苏东坡想向上天倾诉——向那明月倾诉,向它们诉说自己的冤情与力求报国的赤子之心,可在那琼楼玉宇间又有谁能听得到呢?

东坡默默地叹了口气,将酒杯沉沉搁在桌子上。这段记忆他本是不愿回忆的,乌台诗案所对他造成的创伤是永远无法褪去的。

再见这烂漫月色,又是数月后了吧?连苏东坡自己都没能相信自己挺过了这乌台诗案。然而,贬官黄州也意味着他仕途生涯的彻底结束。天色入夜,远处只有几户人家的零星灯火和河边的点点渔火。走在这荒山野地中,那一轮明月显得分外明亮。他不由得停下了脚步,凝凝地望向那一轮明月,看的发呆,看得发痴。他感觉这轮明月似乎比原来紫禁城头上的还要美。没有了那劳神案牍做陪衬,这月光中无疑多了一丝轻松,多了一丝解脱,也不再显得遥不可及。他那原本因丢官而失去光彩的眼睛似乎变得明亮了些。或许自己不能再造福国家,但惠济小民又何尝不可?路虽窄,但却总能通向更宽阔的世界。正如这月光,无论发生什么,都总会按时投向人间。

东坡从回忆中醒来,脸颊上多了几条泪痕,他却露出了那许久不见的笑容,眼中也多了丝释然。杯中的酒早已被他喝干,他却仍端着那空酒杯,注视着明月逐渐消逝于西山之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8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