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在心底的温暖1000字

留在心底的温暖

1000字 六年级 记叙文

冬日的午后,阳光慵懒得像一只老猫。

“叮”,一声轻响和着温润的冬阳,叩上我的眉睫。那轻得近似阳光落地的一声响动,应是碗勺碰触的声响,柔柔地,在暖意中酝酿荡漾。

我起身察看,轻轻地挪步,唯恐惊了这一午的梦,隔着磨砂玻璃,我瞥见一个略微矮胖的熟悉身影,烹调的技艺并不娴熟,笨拙得有些手忙脚乱。

是父亲。

白瓷的厨台上置了一桌的配料,大都是红枣、桂圆之类的补料,还有些不知名的药材,这些都被父亲小心地码放在漂亮的瓷碗里,我莞尔,从未想过他会是如此精致的人。他右手执木勺,小心地在锅中慢慢搅拌,却又不敢离锅壁太近,极细微地画弧。厨房内氤氲的温热气体在玻璃上结了一层水汽,我看不清里面的情状,循着浅淡的气味和锅内浓稠的姿态,我猜,父亲在熬银耳汤吧。

我倚在半掩的厨房门口,透过罅隙,方才模糊的身影在眸里渐渐清晰:父亲系着母亲棉布质地的碎花围裙,原先在母亲身上那么温婉的一件衣服,绷在父亲微微发福的肚腩上,显得有些拘谨。系带在身后绾了个小小的结,勒出一道浅浅的印痕。他脚上趿着母亲的拖鞋,蓦然想起,他自己的拖鞋,在阳台上晒着。不知怎的,有种莫名的酸涩,忽又觉得这场景太过突兀。

向上望去,柜门上像是贴了张纸。依稀辨得是一张菜谱,我嘴角不知被哪种力量牵引着上扬。父亲甚至细心地标好了每种配料放置的顺序和每种食材的数量。那些字,一笔一划地排列规整。我想,久经生意场的父亲,可能很久都没有写过如此认真的字了吧。

父亲端起桌上的瓷碗,顺着锅沿小心翼翼地放置,不时看看柜门上的那张纸,小声念叨着它们的顺序,手里还不住地搅拌。

如此温暖细致的父亲,我还是第一次发觉。

冬阳的描摹里,我开始静心凝望父亲的背影,那件驼色的毛衣好像已经穿了很久了,边角有些微卷,也起了不大不小的毛球。父亲侧过身去,光线在他脸上恰如其分地分割着明暗。依旧是个俊秀的人呢,岁月并不曾给父亲留下那些所谓不可磨灭的印记,但就是在那些不易觉察的细枝末节恣肆地噬去他的年华。

父亲小心地将银耳汤盛进手边的木碗里,放上精致的瓷勺。我轻推开门,父亲过身来,有点无措地望着我,桌上木碗里甜糯浓稠的暖黄色的汤汁,升腾的热气闪着奇异的珍珠光泽。枣色的汁液在汤里打了个圆润的旋儿,香气就这样晃晃悠悠地潜入心底,父亲双手端起木碗:“喝喝看。”他的话突然多了起来,“红枣是托人从新疆带的,都是些好东西呢……”

我舀起满满的一勺:“爸,其实,我不吃红枣的。”父亲有些惊惶地望着我。我埋下头,朝勺里的枣咬上大大的一口。

其实,那已经不重要了。

只要拥有那些留在心底的暖就足够了。不是吗?

六年级:一个大帅哥

留在心底的那碗粥

1000字 初一 记叙文

学校的旁边,有一家粥店。 

店不算大,却收拾得干干净净。店中央摆着三张方桌,每张方桌上都有一碗红糖,是给粥作“伴侣”的。每每喝着冒着热气的粥,一种幸福感便油然而生,萦系于怀…… 

冬日的早晨,我总爱到粥店喝上那么一小碗。粥不贵,买粥前,只要把一个一元钱的硬币投进一旁的一个铁箱中,老板看都不看,就会把一碗热乎乎的粥递给你。 

小店的粥看上去普普通通,却很有特色,吃起来,那米粒便如丝般柔滑地游进口中,通向五脏六腑,暖意一下子在全身散开来。若是这个时候再加上一勺红糖搅拌于粥中,就更加美味甘甜。 

不知从什么时候起,小店的顾客群中多了一个小男孩儿,他的脸上总好像脏兮兮的,似乎从来就没认真洗过。身上的那套衣服就像长在身上似的,总也换不掉,于是便脏得发亮并且散发出一种种油腻的味道。 

每次当小男孩出现在小店的时候,每个顾客都用不一样的眼神看他,觉得煞了小店的干净与温暖。惟独卖粥的大叔不在意,每次都把粥的份量加足了,笑眯眯地递给他。可小男孩好像并不领情,飞快地投进硬币便急急地跑开,连个笑都没有。 

我看出些异样来,很疑问:他总要在拿到粥后才投硬币,而且飞快地跑开。而我们都早早地将硬币投进去――怎么回事?难道他怕店老板不给粥? 

又是一个早晨,天气不是太好,还飘着细细的雨,有点冷。我站在校门边,冻得直跺脚。心想,不如到粥店去吧! 

想着捧上粥时暖暖的感觉,不知不觉便走到了粥店门口。唉!不知是有意安排,还是巧合,我又遇见了那小男孩,甚至就排在了那小男孩儿的身后,转念一想:今天终于可以用我这双“火眼金睛”,揭开心中的迷雾了,想到这,心中不禁一阵窃喜。嘿嘿! 

约莫几分钟,前面的食客们陆续捧粥离去。快轮到我了,我嗅着前面飘来的粥香,舔了舔嘴边溢出的口水。 

到小男孩买粥了,他把手伸进裤兜,摸来摸去,脸色有些发红。当大叔微笑着把香喷喷的粥捧到他面前时,他还和往常一样,没有事先投币,而是现在才像做出了慎重的决定似的,把手中的硬币迅速投入箱中,很快跑开。与刚才的情状形成极大的反差。 

咦?刚刚投币的声音怎么……没有那么脆?猛地,我恍然大悟:他投的是一角钱!难怪他看上去躲躲闪闪的,投币也要在最后。想着,我不由自主地喊出来了,“大叔,该给一元,他只给了你一毛!” 

所有人都有向我投来惊诧的目光,我心中很得意,我太聪明了! 

大叔慈祥地笑了:“小姑娘,我当然知道了。但是你想想,如果我揭穿他,他还会来吗?他不会难为情吗?毕竟是个孤儿,一碗粥对我来说意味着什么,可对他来说却足以温暖一个上午,对吧!我相信总会有一天他会主动投寄一元钱的。”我惭愧地点点头,这才明白刚刚那个貌似聪明的举动有多愚蠢。 

后来仍然经常去粥店,再次看到那个小男孩,想想大叔的话,不由得释然了:对于一个涉世未深的孩子,对于一个渴望生活的孩子来说,九毛钱又算个什么事儿呢?让自己学会宽容吧。 

慢慢地我上了初中,便很少去粥店了。偶尔再路过那家粥店时,大叔的身影依然忙碌,熟悉的暖流又在心中漾开来。 

我相信那小男孩儿,现在一定是幸福的,也一定融入了那投币的队伍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记叙文
10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