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的车子900字

父亲的车子

900字 高三 议论文

父亲喜欢车子,车子是父亲的朋友。车子的变迁,确能反映父亲生活的历程,甚至国家的发展变化。 

父亲1983年参加工作,那时,虽然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已经开过,改革开放的大幕已经拉开,东方睡狮已渐苏醒,中国迈开了前进的脚步,但是,积贫积弱的局面,还没有改变。父亲的工资也只有46元,每月被扣除15元伙食费之后,也就只剩下31元了。为了补贴家用,父亲在总工会的职工学校里谋得业余教师的职位。每次上课来回有十里的路,买辆自行车就显得十分必要了。那时买一辆自行车得150多元,也就是父亲积攒半年的工资才能实现这个理想。父亲性子急,半年是断然不能等的,就“寅吃卯粮”吧,于是,他分别从三个同事那里借点钱,大家给凑够了150多元。父亲喜滋滋地去百货公司,人家却冷冷地向他要“车票”,没办法,父亲只得“望车兴叹”了。过些日子,父亲学校的一位老先生通过学生家长给弄得一张“车票”,一辆崭新的飞鸽牌自行车从此成为父亲的朋友,与父亲一起穿梭于热闹的街市,来往于单位和职工学校之间,方便了出行,还解决了一些经济困难。 

十多年过去了,父亲的车子渐渐地老了,全身没有了光泽,附加的零部件也都脱落了,车铃也锈迹斑斑,消失了先前那令人心醉的响声,属于它的光鲜的时代已经悄然逝去,每每和父亲一同出去,它大有自惭形秽的样子,甚至有时闹起情绪来,不愿伴父亲出门,不是松动链条,就是不鼓“勇气”。父亲想,它大概是不想见到那些“风驰电掣”般的电动车、摩托车吧。这时父亲每月的收入也有两三千元了,学校也发展了,将高三年级从拥挤的城内搬到开阔的郊野,家住老校区,来往上班也有二十里路了,每天来往数次,也太累那只老“飞鸽”了。于是,父亲就花一个月的工资,买了一辆当时还很流行的重庆嘉陵摩托车,从此,老“飞鸽”就光荣退休了,那是2000年的春天。 

重庆嘉陵载着父亲,风里来雨里去,或低速慢行在通向送儿女上学的文昌路边,或高速飞奔在通往新校区的谢安路上,随着车速加快,收入也在不断提高,除工资外,每月的奖金也有一千多元,父亲经常写稿,润笔也常有寄来,父亲的日子在嘉陵的车轮上转动,忙碌、充实,愉快…… 

如今,学校的停车场上已经排满了大众朗逸、一汽速腾、通用别克……,这辆嘉陵,也开始与父亲闹意见了,特别是天冷了,任父亲脚蹬得生疼,它硬是不起火……这时,父亲就会埋怨它,“这性子,怎能追得上中国崛起的脚步!”最近,听父亲对着“罢工”的嘉陵笑着说:“要是你再不思进取的话,我就要移情“速腾”,追求中国速度喽!” 

父亲的那些事

1200字以上 初二 记叙文

他是第一个教我懂得爱的人,一直影响我的人生。他——我的父亲。

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其原因是因为父亲二年级时,由于体弱多病,不得不中途辍学。这对于一个爱学习的人来说,简直就是一种精神的掳杀。这也是父亲不像我不他后尘,一直严格要求我学习的原因。父亲十分大众平凡,一头黑白穿插的短发,黝黑的脸庞,一双如毛毛虫般大小的眉毛,细小的眼睛,单眼皮,再加上那个唇微厚的嘴巴和那两双粗手、大脚,一个朴实的父亲就这样被勾勒出来了。

父亲懒惰龌龊,所以每次看他时,我总是皱着眉头,表示对他的不满。每次干活回到家,他小麦色的小腿上沾满泥土,一双刚从水里洗过的拖鞋踏进屋里,留下一个个大脚印。他往椅子上一坐,双脚习惯立在上面,干净的椅子立刻被泥土玷污了,仿佛一颗闪亮的珍珠,被一个小黑点的存在而变得黯然失色。他捧起自己心爱的茶壶,冲上一杯好茶,慢慢享受。父亲食指扣着杯耳,拇指摁在上面,轻轻抿开嘴唇,辈子倾斜20度,清香的茶争先恐后地往他喉里钻。他闭上眼睛,摇摇头,嘴巴一张一合,享受着这回味无穷的茶。因为爱享受,父亲经常把母亲吩咐的工作抛到九霄云外,坐在椅子上闭目养神。有事在工作,父亲也会找借口偷懒。身体不舒服常常成了父亲的幌子。他总是拿这个借口,然后溜回家里享受他的美茶。母亲总说他“吃时一条龙,做时一条虫”。

每年春节,父母都丢下我和哥哥开车到附近著名的寺庙祈福。父亲在菩萨面前非常虔诚、严肃,是指手指的指头抓住一炷香,认真地三鞠躬。我渐渐长大,知道这是子虚乌有的。我开始鄙视父亲的愚昧。一次,我们集体到寺庙游玩。父亲往我手里塞了一炷香,让我拜祭菩萨。看着那屹立在寺庙中间的洁白的菩萨像,怎么看怎么别扭。我不满地嘟着嘴,向父亲申诉:“有什么好拜的,不就是一个像。”哪知父亲狠狠地给我记了一个爆栗,死死地瞪着我,严肃地说:“有你这么不敬的吗?”然后扭身子,态度一个急弯,忏悔地说:“小孩子不懂事,

请有怪莫怪。”说着双手合拢,深深地一鞠躬。我泪水在眼眶里打,心里却更加鄙视他的无知。

上中学后,我越来越少回家。每次回去那生活费,父亲总是很爽快的。他说:“什么都可以省,就是不能省饭钱和资料费。要买什么,应该买什么,千万不要舍不得。”我明白他的意思,一个爱学习却不能学习的人,是多么希望他的下一代能有出息,不再像他一样。渐渐地,我对父亲感到很怜悯。一次回家,我对父亲说:“爸,又要买书了。”“知道了。”父亲每次都这样回答我。第二天,我到附近书店逛了一个上午都没找着。心不在焉地回到家,身体仿佛失去了支柱。要知道,那并不是普通的书,它连接着我的学习。没有这本书,就意味着我的学习生涯将会更加辛苦,也更加容易被别人的胜利给排斥下来。我坐在椅子上,两眼呆滞,似乎不会眨眼,倔强的嘴紧闭着,牙齿用力地咬着下唇,仿佛是对自己的责备。周围的一切的似乎不存在,寂静得让人可怕。远处隐约传来一个熟悉的声音,但不知道是谁。我在这片心中茫然的雾中寻找声音的来源,因为我知道我需要它。父亲看到我空手而归,也顿时明白了什么。他踌躇了一会,说:“下午我陪你去远一点的书城看一下。”“不用了!我自己去就行了,你还要上班呢!”我连忙推辞父亲。“没事,我请假就行。现在社会这么复杂,我不放心你一个人去。”他说完便身回房,不容我多说。

下午,我们坐了好几个小时的车才到达书城了支柱。,周围的一切都仿佛不存在,。“这家书城刚开业不久,我花了好长时间才打听到的。”父亲傻笑着为我介绍,我也傻笑着回报他的傻笑是对我的好,我的傻笑是对自己的嘲笑。嘲笑自己的自以为是。对于父亲的愧怍,我只能这样来弥补他。虽然一个笑容并不算什么,但在父亲眼中,确实一个最欣慰的回报。我在书店挑了很多书。付好钱,父亲抢先抱着书走到我前面,我清楚地看到他的短发中又添了几笔白色,我的眼泪立即夺眶而出。

父亲,原谅我的无知。在您面前,我是多么地无地自容。

父亲,您的这些事情一直左右着我。愿您永远健康长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9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