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茶韵
茶烟弥 香色怡
高山流水总相宜
醉梦里 望相依
红尘旧梦总相记
烟花泪 云雾起
古琴弦拨侬家隐
林中屋 杨柳凄
青草石崖是知音
烟雨楼 伏案昼
几分心事几分愁
夜色浓浓雾绕绕
月光亦难留
紫砂壶 檀香鼎
一抹茶香心静凝
青苔上 露有情
又是谁家君泪滴
烟雨后 西湖亭
耳畔山啾喋不休
白折扇 青纸伞
回眸几何佳人叹
挥毫笔 抒墨意
一壶清泉杯中续
措辞三千又怎地
一抿知何意
琴谐盛世
一
雕梁画栋的漂亮马厩。
里面,一匹披着锦缎绣衣,因肥胖而死的马。
优孟披头散发,站在死马前面深情地拨弄琴弦,那琴音悲凉凄绝,如泣如诉……
琴音吸引来了许多人,随着哀伤琴音的四处流泻,不少人潸然垂泪。
楚庄王也闻讯赶来,望着已经死去的心爱的马,听着哀婉的琴声,止不住流泪……
看到楚庄王闻琴声落泪,优孟放声大哭起来。
楚庄惊奇地问道:“你为什么要这么伤心地哭?”
优孟悲切地回答道:“这匹马是大王的心爱之物,我见大王悲痛,当然就更加伤心。想我楚国是个堂堂大国,办事一定要有气派。这匹马如果只按大夫的礼遇安葬,太不够了,我请求用国君的礼遇安葬它!”
原来楚庄王有一匹心爱的马,平时养在漂亮的马厩里,披着锦缎绣衣,吃着上等饲料。如今,这匹马死了。楚庄王竟然要按大夫的礼遇为它安葬,并要大臣为它守丧哭灵。大臣们纷纷劝阻,楚庄王竟然勃然大怒。这下子,谁也不敢劝谏。
优孟听说楚庄王一意孤行,便前来马厩又是弹琴,又是放声大哭。
楚庄王愣了一下,问:“那……该怎么弄?”
优孟回答道:“请大王准备宝玉纹饰的棺椁,用上等的木料围穴,派士兵挖墓运土,再封给这匹马万户的食邑,并让它在太庙里受祭祀。这样,就可以让天下人都知道,我楚国的国君轻视国人,重看畜生!”
优孟的话一针见血,说得楚庄王面红耳赤。他感慨地说:“若不是卿弦外之音提醒本王,我真要犯下大罪过了。请问该怎么来处置这匹马呢?”
优孟见楚庄王已经悔悟,便说道:“请大王按六畜的礼遇处置它:用灶作椁,用锅作棺,加上佐料升火祭祀,然后把它‘安葬’在大家的肚子里。我再弹出哀乐,那宝马岂不荣耀!”
楚庄王于是立即收回原来的命令,吩咐手下人把马烹煮了,召来大臣们分食,以示悔过。
优孟,这位楚国最杰出的音乐家,用自己的机智,用自己精湛的琴技,通过因势利导劝说,使楚庄王收回了一个荒唐而错误的决定。
二
可见在楚庄王心目中,优孟有着独特的地位。
其实,一鸣惊人的楚庄王原本并不怎么聪慧,据史书记载,在位初期,楚庄王“昏聩闭塞,贪图酒色”,国政皆赖于成、斗二氏,无所作为。那么他为何能远离声色犬马,励精图治?这得益于一次奇妙的琴剑合一的奇遇。
这一天,年轻气盛的楚庄王正带领随从到龙山狩猎,发现有几只山麓野兔仓皇而逃,便催马紧追不舍。但见林荫骚动,鸟雀惊飞。穿过山坳林涧,眼前豁然开朗,只见山谷四面绝壁悬崖,飞瀑流泉,异常壮观。楚庄王兴之所至,挥剑起舞,腾挪闪展间,气象万千。
就在他舞剑兴致正浓时,忽然耳边传来一缕悠扬琴声,竟然那么优美:琴声泄出,犹如山泉叩石,珠落玉盘,音调铿锵,音清色奇。当琴音弹至高亢雄壮时,仿佛可以与日月对饮,感悟到山河的博大精深;当琴音弹至清灵婉转时,仿佛可以伴清风白云而翱翔,品味岁月的恬淡幽香;当琴音弹至迫切急密时,仿佛身临其境,感受灾难的突如其来;当琴音弹至哀婉沉郁时,仿佛可以跳出世外,看清命运的反复无常。一首简单的音乐背后,竟是满含对宇宙万物的阐述,对人生苦乐的演绎!
琴声深深地吸引了楚庄王,伴着琴声,他更加兴奋地舞动手中宝剑。随着剑锋四出,那琴音一时犹如灵猿扑涧,轻捷敏快,一时犹如猛虎下山,气势威壮。随着剑路收紧,琴音由清奇幽长转向雄浑激越,终至如金石迸裂,千军进发。整个琴曲和整个剑法契合如一。
舞剑完毕,楚庄王循声来到山坳,发现在一株葱茏青松下,一位俊逸出尘的青年正席地而坐,置琴于膝,悠然操琴。那不凡的气质,惊人的琴艺,令楚庄王叹服不已。他虽好奇此人的来历,却也不忍打断了这曲天籁之音。直至一声收尾袅袅划出,飘散于天际,才佯怒道:“你是何人,竟敢擅入围猎禁地,难道不怕斧钺之诛?”
没想到这位俊逸的青年处惊不乱,竟然泰然自若地回答道:“臣当忠君,民当爱国。小民优孟深信大王乃仁德之君,绝非暴戾之主。故而敢负民众之望,冒违令之嫌,潜入禁地,以琴相邀,当众转达民众之意,使大王知民心,晓民意,投袂而起,重振朝纲,中兴社稷,能如此,则小民因违令而饮恨黄泉亦无遗憾!”
楚庄王见其言谈举止皆不凡,恍然大悟道:“你的祖父可是先朝的首席乐师?”
“正是。”优孟接着道,“小民曾听祖父说历代圣帝,功成之后,首先作乐;乐成下,以祀上帝,以致嘉祥。如今大王蓄精养锐三年,肯定会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故而,小民作此乐,一则是为大王表示庆贺,再则是为黎民百姓感到高兴。”
楚庄王听罢,惭愧不已,方知自己贪图享乐已久,竟将江山社稷,黎民百姓抛之脑后。于是,便解除了封山禁令,带着优孟一起回到了京都,并尊其为本朝的首席乐师。
三
优孟为何到了这里以琴相邀楚庄王?
这还得从头说起。优孟的祖父是楚国宫廷中著名的俳优,也是当时誉满荆楚的古琴演奏家。楚文王迁都郢城时,他由于年高老迈,便辞职回到故乡阜山南麓渔村,与渔子樵夫琴歌互酬,安度晚年。
优孟年纪很小时,父亲就已亡故。祖父为实现以琴曲教化万民的宏愿,就潜心传艺于优孟。
优孟苦练琴艺。10之中,他谛听松竹草木之音,分辨飞禽走兽之语,玩味溪流波涛之声,体察天地造化之道。从师于华山,访友于南海,足迹遍历名山大川,行迹出没穷乡僻壤,历尽了人间沧桑,倍尝了民间疾苦。遇有渔歌牧唱,猎吟樵咏,均不耻下问,将曲子记录于简片。回村入室,顾不上吃饭睡觉,总是先调弦弄管,反复演习。真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优孟到了弱冠之年,琴艺不仅胜过祖父,而且超凡脱俗,别具一格,冠盖荆楚,名噪九州。于是三教九流,仕子黎庶,慕名来访者络绎不绝。
优孟在广泛的交友中,结识了不少志士仁人,终日里煮酒豪谈,纵论国家兴亡,品评诸侯功过。对于三年不理朝政的楚庄王,大家感到不可思议,无法理解。为什么英武睿智的一代诸君,即位后,就变成了迷恋声色犬马的昏庸之主呢?难道他真的会甘心让威震四海的楚国衰落吗?于是,故都丹阳的父老,推举优孟进京晋见庄王,面奏百姓的忠谏,希望他幡然悔悟,重振朝纲,中兴楚国。
优孟肩负重托,携琴进京。谁知他一打听,楚庄王早已出京,围猎龙山。
优孟只好折身到龙山寻机晋见楚庄王。他不顾个人安危,毅然闯入禁区,择机以琴相邀楚庄王,面奏百姓的忠谏。
优孟凭借自己精妙的艺术造诣,强烈的责任心,高尚的人格魅力,打动了楚庄王。
四
从此楚庄王在优孟等人的辅佐下,幡然悔悟,励精图治,对内分令尹之权,压制若敖氏,任用孙叔敖大胆革新,中兴楚国,争霸天下,饮马黄河,问鼎中原,为华夏文化的传播和民族精神的形成,做出了巨大贡献。史载,孔子曾到访楚国,称楚庄王的政治思想与儒家的“仁”的思想相符。
优孟的道德言行得到楚国上下一致赞誉。楚国相国孙叔敖病危将死,就嘱咐他的儿子如果穷困日子过不下去,就可以去拜见优孟,他会帮助摆脱贫困。优孟就穿戴孙叔敖的衣冠,模仿他的音容笑貌去见楚王,楚王即景生情,优孟趁机讲述孙叔敖儿子的现状,楚王深受感动,就重封孙叔敖的儿子。
五
琴谐盛世,善哉,优孟!
有位西方音乐家说过:作为一名音乐家的职责所在,就是向世人传播音乐的精髓所在,用音乐去净化、感动自己和他人的灵魂。
优孟做到了,他无愧时代,他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
相关推荐
-
琴韵悠扬琴音千载广陵经,十面埋伏久不听。韵曲松风歌盛世,鱼樵问对唱苍生。悠扶慢探七分醉,快弹轻揉几处惊。扬起和声真意动,高山流水九州兴。50字 高一 诗歌
-
茶韵飘香茶枝郁闭待欣阳,静野幽林喜若狂。韵指轻扶杯盏立,萦心斟敬紫砂扬。漂流四海江河色,溢漫三壶意味长。香气品出人百味,啜茗雅境聚厅堂。50字 高一 诗歌
-
夜琴琼夜问宿星无月何孤明微微云寒意恬静侵书心清凉入案桌挽袖抚剑琴澎湃青光处纵海斗雷霆50字 高一 诗歌
-
学琴我坐在寂寞已久的电子琴前,徘徊在记忆的窗口,找到了往事的一幕幕──初入小学校门的我,那样的年幼无知。记得那是一堂数学课,刚上到一半,一位姓张的老师走了进来,问我们想不想学电子琴,当时我连什么是电子琴都不知道,小孩子就是对新鲜事物好奇,一回到家我便吵着要学电子琴,爸妈见我如此喜欢,便答应了。我的学琴生涯就此开始了:第一次上课,我坐在刚买的电子琴前,觉得好好玩哦!至于第一次到底是怎么学的我不记得了。一、二年级里,我经过几番波折:换琴、换老师,终于在二年级的暑假坐在了四川音乐学院的考级现场。这可是我第一次考级呀!心里“咚咚咚”直跳,生怕弹错了音。第一次考级合格。第二次、第三次的考级十分顺利。今年暑假,我再一次来到了成都,来到了也许是最后一次来的四川音乐学院──今年我考最后一级。虽然已有不少经验,但在场外我还是紧张得不得了。爸爸见状,对我说:“别紧张,加油!”(要知道,这次是我的最后一次考级,也是他第一次送我来考级,借本文批评批评他。)在爸爸的鼓励下,我自信地走进考场,悦耳的旋律从我的指尖滑出,我几乎忘了自己还坐在考场,我仿佛置身于苗岭,享受着一日之际──清晨的美景……想到这儿,我突然想弹一弹那首《苗岭的早晨》。这首以前被我背得滚瓜烂熟的曲子,现已记不起一个音符,哪怕是一个。我打开沾满灰尘的书,生疏地弹了起来:“2772……”500字 高一 叙事
-
茶不知从何时起,早上醒来,会觉得很冷。想到已经是冬天了,就把身子紧裹在棉被里。已经习惯了冲一杯好茶,坐在屋里。静静地作完功课,然后看一会儿别的什么书。即使是下课后,也会觉得周围很静,何况在家里,把门一关――其实不关也可以,因为对他们来说,我的房间只是通向凉台的过道,所以平时很少有人出入。最受不了的就是父母的争吵,但只是一味的吵,不曾动手打过。我也很庆幸,家具不会因为暴风雨的到来而被打烂。曾记得小时候,时常抱着枕头帮妈妈“攻打”爸爸;好像小学时,也会跺着脚大叫“别打啦”,而楼下的邻居,也常伴着飘飘洒洒的灰尘听到“咚咚咚”的声音。但不知从何时起,我似乎已经习惯了这一切,只是放下手中的碗筷或停下没做完的工作,回到自己的房间,清清地把门关好,任由他们发展去。母亲有时会向我诉苦,说父亲的种种不是,而我只是默默地听,脸上不带些表情。但之后的夜里,却总有人失眠,第二天只好提着杯浓茶上学去。喝茶的日子越来越久,而香味却越来越淡,心里总觉得少了点什么,又好像多了些什么。坐在椅子上,时常会感觉额头有些发烫,于是把冰凉的双手放在头上、脸上,但这却引起一阵猛烈的咳嗽。喝口茶,平静一下心情,让时间就这样一点点流过。于是,慢慢觉得四周很空虚,也很寂静。也许一切都从这世上消失了,只剩下我……和这杯茶,也许这才是最美好的吧。时常感觉很奇怪,从前的我哪里来的那种热情?曾经让我自豪的肌肉和丰富的幻想的翅膀,已经消失得无影无踪,仿佛一开始就不存在似的。但所幸的是“你还是个好孩子。”至少老师是这样说的。而每当这时,就会有一丝喜悦从心底滑过――看,我有多么高超的演技。一杯茶,喝过几次后,就会变得淡而无味,虽然还有些香气飘出,也只是杯子的“障眼法”,时间久了,自然会被看破。喧闹的的确只有它们,而我真的什么也没有。过去不可改变,未来亦无人知晓。而我现在能做的,只是给这凉茶加点热水,借以温暖我这冰凉的双手。700字 高一 状物
-
琴韵端坐竹簧里,垂首弄紫衣。素手抚丝弦,朱唇吹玉笛。翠枝滴寒露,明月洒清辉。管弦声幽咽,思君蹙蚕眉。50字 初三 诗歌
-
赐琴韵同乡相识在京都,欣喜吾等在一途。灵犀驻胸总是通,琴弦奏出心之路。韵文悦目如浴春,爽美此生有甘露。奇才靓女陇上人,辞章常促我惠顾。50字 初三 诗歌
-
琴韵依依独自伫立一叶漂泊的小舟上观暮色燃点黄昏看夕阳牵着晚霞的手在遥遥的天空轻柔的漫步渲染一片绚丽晚风拂过裙裳声声的心韵流淌着才知在千年前的诗经里你用纤指轻拨的那一韵高山流水在蒹葭苍苍白雾茫茫的秦风里已留下古韵悠悠琴韵依依100字 初二 诗歌
-
琴沐浴 更衣携一份缱绻的心思燃一根香拨一根琴弦弹奏一曲古韵清澈如皎洁的月色倾洒又似潺潺泉水舒缓的穿过桥洞叮咚着悄然远去微凉的琴音从指尖泻出或缠绵悲切或清净幽远如孤鸿飞过时偶尔的轻啼似环佩铃动间清脆的撞击时而温文时而奔放仿佛空谷幽兰在静谧里暗吐芬芳100字 初一 诗歌
-
琴电子音响已空前,绕梁三日音乃园。千变万化多神奇,美妙尚须靠人弹。50字 初三 诗歌
-
春思琴韵回忆中的春天,那温存的记忆,久久盈荡脑海之中,心内不禁燃起几支柳条般随风飘扬的涟漪。又是一阵微风,我闭上了眼睛。翠山竹道中,踏着湿润的石阶,侧耳倾听,几声布谷清亮,几句黄鹂的婉转。幽幽在心,缓登山溪竹台,慢抚琴身,轻拨琴弦,和着青山的节拍共谱一首春韵曲。春曲声渐渐淡了,风也渐渐散了,熟悉的春天,也已经到了。150字 初二 记叙文
-
练琴每天放学我都要练琴。今天晚上我去亲戚家吃饭了,我以为这下好了,今天不要练琴了。没想到我们吃好饭后妈妈竟然还把我带到店里来练琴。我就想偷懒。我说我头痛,妈妈让我去医院,我不去就没办法又练了。原来妈妈知道我的诡计了。练了一会儿我又说我要睡,今天太累了,妈妈说坚持一下啊!想了个办法把我带去洗了个冷水脸。我又偷懒不成了,原来学琴需要勤学苦练,才能谈得一手好钢琴啊!150字 一年级 叙事
-
寻琴雨撒天地不知已有几整晚烛火跳动光芒硬的有几乱半声雷,惊突然琴声渐渐已落散直至空樽对月酒干香仍在阶石青苔渐乱已无人问津湖畔清池也不及当年风采清波起,犹未干泛舟寻却已不在声曲委婉谁却独自叹浮雕虽华不及雨江南浮夸已在只是还未来踏石台,寻琴在琴声犹在只是人未还独留颓废与无奈独自叹却无法去完结倚楼看残阳如血的无奈怕是酒干香也散抚琴之人泪满衫150字 初一 抒情
-
杯琴今天,我在数学报上看到一个关于杯琴的题目。我很好奇!“如果在几个杯子里倒上不同多的水,就能敲出不同的声音吗?:我半信半疑的问妈妈。妈妈说:“你试试看就知道了啊!”我拿出了五个高高玻璃杯,再在杯子里放上不同多的水,用筷子在不同的杯子上敲打。杯子真的发出了不同的声音呢!“do re mi ......”我用杯子敲了一首《铃儿响叮当》。妈妈说:“多么美妙的声音啊!”杯琴真有趣,大家都来试试吧!150字 二年级
-
学琴李云迪,通国之善钢琴者也,使李云迪诲二人琴。其晶愉专心致志,为李云迪之弹之,深受李氏爱戴;则晓贾一心为有周杰伦将至,欲观其演唱会也……却说光阴荏苒,日月如梭,李氏的两名弟子都各有成就也——晶愉多次出国演出,所以其已成为李云迪之二世:晓贾因当年狂迷周氏,因而无成就也,现知后悔,并找了晶氏为她补琴课,也就成了晶愉二世!可喜可贺吖!150字 六年级 散文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