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的傻事600字

童年的傻事

600字 五年级

无忧无虑的童年已经离我而去,在童年发生的那些事多么令我难忘。

记得我四岁时,妈妈带我去逛街。在路上,我看见一群人围着一位老爷爷,出于好奇,我硬拉着妈妈去看。只见老爷爷把一勺糖放到一个转动的机器上的小孔里,很快一些棉絮状的东西从机器的四周飘出来,爷爷拿着一根木棒沿着四周一划,木棒上的“棉絮”越来越多,很快就变成了一大团像棉花样的东西。真是太神奇了!我睁大了眼睛,问妈妈那是什么?妈妈说那是棉花糖。我一听是糖,就嚷嚷着要妈妈买给我吃。拿着妈妈买的棉花糖,我伸出舌头,哇!味道真是好极了!这串棉花糖很快就被我舔完了。

几天后,妈妈正在煮饭,我又想起了那味道诱人的棉花糖。于是我叫妈妈买给我吃,可妈妈说:“不行,棉花糖吃多了会有蛀牙。”我只好灰心丧气地走了。突然,一个念头在我脑海中闪过:棉花糖长得那么像棉花,那应该就是用棉花做的,那天那位老爷爷往机器里加糖,肯定是为了让棉花变甜。

吃完午饭,我趁爸爸妈妈出去上班,找来了棉花和糖,把糖撒在棉花上。瞧,“何氏棉花糖”大功告成!我拿着“棉花糖”心里美美的,一口咬向这个“棉花糖”……“呸!不是这个味!”我一边把这个“棉花糖”扔到地上,一边自言自语,心里纳闷极了,不知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妈妈回来后,看见了地上的“棉花糖”问我是怎么回事,我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妈妈,没想到妈妈居然笑了起来。妈妈摸着我的脑袋说:“孩子,棉花糖是糖加工成的,不是棉花加糖!”我恍然大悟,也跟着笑了起来。

童年时的我多么有趣呀,现在当我再看见街边的棉花糖时,当年的情景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记忆深处的乡村

400字 四年级

每一个人,都有独特的魅力;每一束花,都有独特的外形;每一座村落,当然也有其独到之处。

成都的乡村正是如此。来到青城山的一座村落,远远地看见一张张小桌子,就摆在浅而清澈的溪水之上,人们脚踩水花,围坐桌前,喝着清茶,谈天说地。

虽说是小溪,也有好几米宽。我们赤着脚往前走,水越来越凉,越来越深,不过也就到我的膝盖。瞧!前面的几块大石头是多么好的观景台啊!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爬到那块最大的石头上,眺望整个村落。远处的山与水融为一体,太阳似乎轻轻地浮在水面上。再近些,人们正享受着成都特有的“慢生活”。

正当我陶醉的时候,妈妈忽然喊道:“泉荃,快下来,快点儿!下雨了,如果下大了,会发生泥石流的!”我回过神来,准备从旁边抄近路,可是由于没站稳,栽进了更深的水里。幸好我学过游泳,急中生智游到了岸上。

我们在屋檐下躲雨,雨珠不断变大、变密,像一道雨帘,又像一层雨纱。渐渐地,眼前景物朦朦胧胧。我闭上眼睛,在脑海中闪过的却是独特的景和物,是那么美好,令我回味无穷。

美丽的乡村,将永远保存在我的记忆深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五年级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