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风俗600字

民俗风俗

600字 六年级 状物

中国的傣族是一只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民族,人口近百万。主要散布在云南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西部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及耿马孟连等自治县。

泼水节是傣族最为重要的节庆。每年阴历四月举行,一般为期三至四天。至今傣族人民中还流传着一个神话:远古的时候,傣族地区有一个恶魔,他作恶多端,人们恨透了他,可什么办法都对付不了恶魔。后来,七位姑娘发现了恶魔的致命弱点,只有恶魔的头发才可置于死地。一天夜里,姑娘们勇敢的杀害了恶魔。但恶魔的头一着地,就燃起了大火。此时,姑娘们立即轮流抱起头颅。每年换一次,当换人时。人们都给抱头颅的姑娘泼水,冲去身上的血污和疲倦。后来就形成了傣族最为重要的节日——泼水节。在“麦日”也就是节日的第一天。人们一清早就要采集鲜花绿叶到佛寺供奉,但来清水“浴佛”——为佛像洗尘。“洗浴”完毕,集体性的泼水便开始了。一群男女青年带着清水,涌出大街小巷,逢人就泼。“水花放,傣家旺,”“泼湿一身,幸福终身”一朵朵吉祥.幸福.健康的水花在空中绽放。划龙舟是泼水节最为精彩的节目之一,常常在泼水节的“麦帕雅晚玛”(第三天)举行。那日人们都穿上节日的盛装聚集在澜沧江畔,瑞丽江边,观看龙舟竞渡。江上停泊着各色各样的龙舟,船上坐者数十名强壮的选手,号令一响,龙舟便像离弦的箭往前飞去。到处都是锣声.鼓声.号子声.喝彩声,节日的气氛在这里达到了高潮。“放高升”是泼水节的另一项节目。高升是傣族人民一种自制的烟火,将竹竿底部添以火药和其他配料,置于竹子搭成的高塔上,街上引线,常在夜晚燃放。在空中放出绚丽的烟火,犹如花团锦族,光彩夺目,甚是美妙。泼水节是傣族传统文化的结晶,是一个快乐而幸福的节日。

六年级:紫夜萝梦

民工

1000字 高三 叙事

经过几天努力,解钱终于建成一个棺材制造厂,烧制棺材的窑子烟囱上吐着浓烟,一片欣欣向荣。

解钱就是解钱,不比当年解文,棺材厂上青烟袅袅,很多外国人都纷纷赶往这条街,以为漠城修筑了铁路通了火车。都想坐火车离开这个繁华拥挤的城市。结果东、西、南、北街的人都往市中心赶,这就导致了一起特大行人追尾事故,挤死很多人,外国人尤甚。解钱开张就迎来好生意,死者家属纷纷如潮水涌入棺材店购买棺材。棺材价格随供不应求逐渐升高,剩最后一副棺材时,竟拍卖起来,成交之时这副棺材卖了比原价多十几倍的价格。

棺材店棺材售完,很多死者家属纷纷求解钱帮忙。解钱便找工人把原本明天“出炉”的棺材抬出来卖。这闹了一个笑话。一死者家属买了一副,由于刚“出炉”,经过高温,加之家属急用,所以尸体刚放进棺材,满大街就充满缕缕红烧肉的香味,又因死者生前爱美,身上经常涂脂抹粉喷香水,尸体在棺材里受热也很均匀,所以这香味就异常的香。据不完全统计:漠城96%的人都闻到了,还有3%的人由于在上厕所,臭味和香味相抵,所以没闻到。还有1%的人是嗅觉盲。闻到这香味的有些人弄得几个月不吃不喝,体重自然就减了一大堆;一个城北的的读书人闻到这香味后还写出“三月不知菜味,鱼香绕梁”这样的好句子。

其实最受折磨的是家属和抬棺材的民工,一路上,口水流了三千尺,衣襟都湿透了。路人就纳闷了:死人这么平常的事情,用得着哭得那么夸张吗?况且送丧者的眼睛一点也不红呢?想着自己的口水也不由自主地流下来。据说,满街的人都流了口水,这样,街上就湿润了,渐渐汇成一条“口水河”,“信口开河”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由于大家喝的水都分泌成唾液从口里流了出来,守公厕的人就不高兴了,门庭冷清,倒贴不少钱。不服气就到政府那里去反映情况,县令也没主意,就对守公厕的说:“我也没办法呀,市民们钻了法律的空子了,法律规定不准随地大小便,但没有不准随地流口水呀。”守公厕的跪在堂下,自己也受不了香味诱惑,一会儿就摸出纸擦一擦口水,听县令说完,无奈地摇摇头走了。

死者家属和抬棺材的民工把尸体抬入沙漠后,实在忍不住,四下无人,家属就提出还想看一下亲人的遗容,便叫民工打开棺材,心里想:不能饱餐一顿,饱闻一顿总不为过。打开一看,亲人们吃了一惊,没有吃了一斤,就算敢吃也没有一斤了,因为里面只剩下一小堆骨灰,顶多也只有二两。亲人们便嚎嚎大哭,口水比泪水多,水往低处流嘛,水在人体各器官的分配量也就有所差异,嘴里就要比眼里多,这谁都能理解的。亲人们边哭还边叫:“XX啊,你虽死尤荣了,你的生命得到了升华。”其实家属犯了个文字错误,因为升华的不是生命,而是身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状物
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