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六年900字

回首、六年

900字 六年级 叙事

人并非机器,友谊亦是如此,再强悍的友谊也熬不住六年......

你们还记得吗,记得那个浓郁的夏天?你们还记得吗,记得那个我们曾经嘻哈过的街角?

我一直在守护,在回味,在珍惜。如今,我已长大。不再幼稚,不再忧郁,因为我拥有了回忆。不再迷茫,不再哭泣,因为我还可以回忆你们。我依然会在前进的路上寻找你我无知到成熟的脚步。我依然会在夏日的午后回忆我们曾经的快乐与美好。

在我们班里,没有任何一对朋友是从一年级就是好的,从未争吵过的,也许这就是人心,日子久了,便淡了。。。那,毕业分手后,是不是也将各走各路呢?60位同学,昔日的记忆,又有谁会刻在心灵的深处呢?或许,令人可笑,毕业后的一次聚会上,曾经的好朋友不经意之间对你说:“你是谁?”那一刻,自己感受到的,不是疼痛,而是人性的殇酸,也许都会嘲笑自己:“我竟然还会天真地认为自己的友谊天长地久。。。”“友谊”这个词真可笑,可惜每个人都拥有过,它像一颗种子,在人性之间萌芽,开出一朵名叫“知己”的花;但是,经过狂风的强折后,经过岁月的磨砺后,经过崭新的面孔度人心后,所得的不再是一朵花,而是残花败柳,他似乎在讽刺我们,难道你们这些人还以为自己是最好的么?他无情,像一把锋利的无形之刀,穿过人的性灵,但我们又为何不曾反思过呢?也许.“珍惜”二字对“友谊”是没有任何的关系呢?那年少的我们又为何如此的固执呢?

我们又为似曾想过:当自己真的失去友谊时,谁不痛苦呢?除非那些人是狼心狗肺、心狠手辣的,因为我们无法强行将记忆抹去那些别称之为“朋友”的人。当自己双行泪水布满面部时,那时我们的心也被这些虚伪的东西蒙蔽了--对生活失去信任,只要此人把友谊看得在重一点的话,那是很难挣脱的。

六年,上天赐予我们一个转折点,也赐给了我们一个“鬼门关”,让我们经历人生的风雨,那时,我们是笑着离开,还是依依不舍呢?就算再怎样,再过个六年,也许记忆会自动抹去这些曾经熟悉的面孔--那些年我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熬过小升初考...

六四班,一个永恒的纪念,但它只记录在我们心中,又或许只是一张毕业照的留恋,当自己心回意转想重新聚在一起时,留给自己的,无非也只是无奈、孤独和伤心罢了..二小绝对不会将一些不成名的名字封存很久很久。历史只是发黄的薄纸,也许,一代又一代的精英将我们取替后,就如微风吹过沧桑般飘走了....

所以,请让我们在这4个月的时光中更加珍惜吧!指不定嫣然回首或梦轮回团时,昔日的笑脸又将升起..........

六年级:吴骏

回首《三国演义》

1200字以上 初一 应用文

每当我翻开《三国演义》,首先就浮现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伴随这篇雄伟而悲壮的词,《三国演义》以它雄伟而悲壮的身影浮出,浮出的它令人神往,令人神思。心中沉睡的神情也随着它的浮出猛然苏醒,思想也像插了翅膀一样伴随着它穿越千年时光,去追溯那令人向往的历史……而这一切,都源于它——心中永远的经典。

它以“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张作为中国五千年历史象征的横幅拉开了一段详尽而宏伟的历史。它记载了从东汉末年黄巾之乱到公元280年司马炎建晋约110多年的历史。虽说它是罗贯中以陈寿的《三国志》为模板而创作的一部小说,可能有很多地方与正史相否,但它却以一种生动、有趣、贴近生活的艺术表现形式展现在广大群众面前,并为人民所喜爱、传颂。它被作者罗贯中以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因为这样,它又是一部兵书。它也因此被列为“四大名著”之一,它的确无愧于这一美誉。

然而使《三国演义》更让人觉经典绝妙是在于它塑造人物形象方面的独树一帜。“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叙述了一代枭雄,被称奸绝的曹操——雄才大略,残暴奸诈;他既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也是一个生性多疑的疑虑家;他是一个“疑人不用,用人不疑”明主,却又是一个凶残杀戮的暴君;他讨董卓,剿黄巾,诛袁术,灭吕布,平袁绍,定刘表,而确定中原的霸主地位。最后他也因他多疑而烟消玉陨。“降汉不降曹”,讲述了一代名将,被誉义绝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他既是一个军事战术家谋略家,也是一个骄横跋扈的骄横家;他被尊“五虎将”之首,却又是一个蛮横无理的统领;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挂印封金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而威震华夏。最后他也因他骄横跋扈失荆州,败走麦城,壮死于江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描述了一代名相,被颂智绝的诸葛亮——雄心壮志,神机妙算;他既是一个军事家政治家,也是一个忠心耿耿的管家;他被誉为“卧龙”,一生足智多谋;他隆中决策,火烧新野,舌战群儒,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三气周瑜,七擒孟获,安居平五路,北伐中原而露出一统天下之壮志。最后他五丈原诸葛禳星,陨大星归天。不仅这“三绝”栩栩如生,其实还有许多人物。譬如“成也刘关张,败也刘关张”的刘备,“粗中有细”的张飞等等。

翻开《三国演义》,就犹如展开了一幅巨大的历史画卷。在这画卷里,作者通过大胆的艺术改造,叙述了“三分虚,七分实”的历史巨著。这种宏大而一气呵成的气势,使人读完有种无可名状的快感,深深地感受到经典之作无法抗拒的魅力;这画不仅描绘出了无烟寂静的斗争,也显现了硝烟弥漫的战场。这里既有七侠五义,同样也有儿女情长。引人入注的细节让人忘却了这是在述说历史,而分明是在清晰地描述一个个美丽而动听的故事,我想这大概就是经典之作与众不同之处吧。

读三国,让人燃起熊熊的斗志之火;读三国,让人深刻体会到它透露出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匡扶社稷,兼济天下”的思想;读三国,鼓励世人为实现生命的价值而拼搏、前进……

《三国演义》确实是一部蕴意细长的经典巨着,我们世人又怎能凭借三言两语而论述?如今,硝烟以散去,光阴以逝去,英雄以过去,唯有留下了那“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古鼓角铮鸣”的淡淡哀伤。不管历史如何去改写,历史的潮流如何去进展,它却不回随时间的流逝而被世人健忘。因为它的魅力影响着世人,因为它的意义提醒着世人,最后它又以经典这个赞美而埋葬世人的心中。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