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安远800字

舌尖上的安远

800字 初一 记叙文

最近,电视正在热播 《舌尖上的中国》,每一期节目都会将观众带到中国的东南西北,让观众了解到各个民族的美食以及各个地方的特色小吃,每一道美食的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家庭故事。家乡的特色美食是一种传统文化,更象征了劳动人民的辛勤与智慧、朴实与创新。 

我的家乡在安远,当地有许多特色美食―粉皮(又叫烫皮)、梅菜扣肉、酿豆腐、炒果子……说也说不完。 

每年的暑假是做粉皮的最好季节,天气晴朗、气温又高,最适合粉皮的晾晒。首先,要在前一天把米洗好,和着稻草灰浸泡整个晚上,备好佐料(蒜末、姜丝),第二天早上六点钟左右将浸好的米连同佐料一起用碾米机碾成米浆,放适量的盐(如果喜欢吃辣口味,可以放些辣椒粉);然后,用大勺子将适量的米浆倒在圆圆的簸箕上,用手左右上下抖动簸箕(为了使米浆厚度均匀);最后,将盛有米浆的簸箕放在土灶的铁锅内(锅内的水必须是沸腾的),盖好锅盖,三分钟左右即可蒸熟。将蒸熟的粉皮从簸箕上分离出来,摊在“烟搭”(竹制晒棚)上,这样一张又圆又大、直径六十厘米左右的粉皮就算做出来了。再将其放在太阳下晾晒半小时左右,晒至七成干就要及时收起来,一张一张叠好,叠整齐后用半干半湿的纱布完全包裹住,用木锅盖盖在上面,然后在木锅盖上压块大石头,使其平整,最后切成四指宽、十厘米长的片状,再一片一片撕下来完全晒干。原本干硬的粉皮经过锅中爆炒之后,就如花儿一般绽放,体积比爆炒之前增大一倍多,变得又香又脆。粉皮是客家人有喜事的象征,更是逢年过节时家家户户拿来招待客人的最佳美食。粉皮的香味就是家乡的味道,亲人团聚的味道,它就像一个味觉定位系统,深深地印在每个客家人的脑海里…… 

客家人的美食文化源远流长,客家人的烹饪、茶饮,都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时代在发展,家乡的美食也许会随着客家人的脚步,不停迁徙,不断流变,像我们这辈人或许不知道这些美食的做法,但我们永远会记得家乡美食的味道。 

“总有一种味道,以其独特的方式,在舌尖上提醒着我们,认清明天的去向,不忘昨日的来处……” 

柳之韵

450字 六年级 散文

是人都有所爱。有人爱松树的苍劲挺拔,有人爱梅花的傲雪斗霜,有人爱那些罕见的奇花异草。而我却喜爱柳。因为它体现出了青春的美丽。

北国早春三月的柳树,是最先发芽的。此时虽然是雪未化尽,但它却早早地吐出了嫩芽。若你在远处看它,眼帘前会幻出一片雾蒙蒙的绿,可当你走到树底下,想仔细观察这难得的绿色时,它却无影无踪了!真有点“草色遥看近却无。”的意蕴。

到了万物复苏的四月,柳树也更加绿了,不论是在近处还是远处,都能看到它那绿中带黄,黄中透绿的嫩叶,此刻的绿真有点让人百看不厌。柳树根部的那些沉睡了一冬的小草也悄悄地从泥土里钻了出来,探着脑袋,望着过路的行人,像是要给人们一个惊喜似的。此时你再望去,每棵柳树上却仿佛垂下了一根根淡绿色的丝绦一般。使人不觉想到了古人“万条垂下绿丝绦。”的诗句是多么传神啊。

盛夏,柳枝长得更长了,更绿了,也更轻柔了。就像一位正在成长的少女,披着满头绿油油的长发,静静地站着,仿佛低头含笑,又仿佛是在向路人问好。微风吹过,柳枝轻轻摇曳,婀娜多姿,像在翩翩起舞。这时的柳树,就又是另一番韵味了。

春天,是生命萌动的季节,柳绿桃红,春意盎然,正是人们踏青的大好季节,大家快到户外去领略,欣赏这美丽的春天吧。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劳动街小学六年级:姚元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