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谐大街上的冷漠600字

和谐大街上的冷漠

600字 初一 记叙文

有的人说:“广州是个充满爱的城市。”邻居与邻居之间互相帮助;朋友与朋友之间互相帮助……可是,最近发生的一些事情却让我对这个充满爱的城市产生了质疑。

年10月13日下午5点30分,在广东佛山南海黄岐的广佛五金城里每一家店都在各自做生意,来往的车辆穿梭在五金城狭窄的路面时,每个人都忙得不亦乐乎,呈现了一片和谐的景象。

就在这时候,年仅两岁的女童小悦悦走在巷子里,一辆面包车在她碾压,把小悦悦卷进了车底,但当时的司机并没有下车查看小悦悦的受伤情况,而是再次从他身上碾过。在短短的几分钟内,小悦悦又被另一小型货柜车碾过。而让人难以理解的是,中间相隔的七分钟内在女童身边经过的十八个路人,对此不闻不问。直到最后,一位好心的捡垃圾的阿姨把小悦悦抱到路边并找到她的妈妈。当时的悦悦已经像一个提线木偶般瘫作一团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于0时32分离世。

这起事故的发生,引起的大家的热议当越来越多的“彭宇案”发生,当好心救人反被诬陷的事件屡屡上演,我们又该怎么面对?这不仅仅只是见死不救,更多的反映了一种社会现象。

小悦悦,一条幼儿的生命因为事故,由周围人的漠视而逝去,有人建议:要立法,阻止见死不救。可是立法后由谁来监管呢?有些什么惩罚制度呢?倘若没有针对性的措施,杜绝这类事件的发生,那也只是一字空文罢了。

广州,是一个和谐的城市。广州,是一个充满爱的城市。小悦悦的事件只是告诫那些冷漠无情的路人:当你遇到那些不幸的时候,当别人也像你这样见死不救的时候,你挣扎在垂死的边缘,别人却冷眼旁观。没有人向你伸出援手……我坚信广州是充满爱的城市。

和谐寻

1000字 初三 散文

几年前,我去了那个被视为人间仙境的地方——九寨沟。时至今日,九寨沟在我的脑海中已融化为一张色彩斑斓的画——五光十色的水萦绕着沉睡中的群山,林子漫入荡漾的水波,黝黑、健壮的牧民在牦牛群中影影绰绰。于是耳边便隐约地响起了嘹亮的山歌,在白雪皑皑的群山之间回响……这才感受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和谐,什么是臆想中的天人合一。

其实,现在的电视节目中不乏藏族民歌的参与,那歌声之所以被视为天籁,在我看来,大多是由于它带给了我们一幅唯美的画面,让我们这些被汽车尾气熏惯了的人嗅到了纯净的空气,触到了冷到彻骨的水和丛丛牧草的感觉。

我想,或许所有的民歌在这一方面都是共同的吧——都能让我们暂时地返璞归真。

然而正当我沉浸遐想之中时,却在各种媒体甚至于课堂听到了有关民族文化传承危机的问题,这让刚从荧屏中的民族装束上收回目光的我不由略略吃了一惊。

后来才发现事实的确不容乐观——在现代文明不可阻挡的浪潮冲击下,不少民俗民艺正悄然离我们远去。才知道舞台上的表演原来也是拯救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嗟叹之余,我不禁想:究竟是什么让那些美丽的声音逐步离我们远去?是什么让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习性渐渐消逝?若说罪魁祸首是现代文明的侵略,那么这究竟又是一场怎样的偷袭?

我注意到,各种报道中——几乎无一例外的——是偏远的山区里,老人们在给淘气的孩子传授技艺,而但凡能接触到现代文明的年青人——几乎无一例外的——都被都市人快节奏的、丰富多样的生活方式所吸引,积极投身其中,主动效仿。传统文化对于他们,也许只是平凡、单调的一份生活。至于长期生长在城市中的人们,传统民俗慢慢淡化为书本上抽象的符号。

看来,现代文明并没有直接冲击我们的民俗民艺,但它却更深层地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山歌、戏曲、剪纸……诸如此类,无不来源于人们最平凡的生活:山歌只有与那画一般的图景一起才能显出它的韵味,剪纸只有贴在纸糊的窗子上才能叫做窗花,一切民俗民艺只有植根于养育它的环境才能生长、才能奏出和谐的乐章。

如今,我们开着现代文明的机车轧过民俗的土壤,连根铲起民艺的植株。“隆隆”声过后,只留下一片荒芜。我们又如何去拯救它?何来“拯救”二字?失去了根系的生命能有多长?我们现在的行为只是在抓一个缥缈的幻象,在为自己制造的“文明的代价”做无畏的补偿。

不如让那些民俗民艺随时间走吧——一个民族只要承认自己的存在就不会失去它的气质;不如让旧的习俗与时间一同成长吧——或许只有它自己找到了适应现在的形式,才可以在这个时代拥有一份自己的和谐。

年4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记叙文
6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