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些,太多太多700字

那一些,太多太多

700字 初三 散文

曾经的我们,太过天真,拿爱情当游戏;曾经的我们,太过烂漫,把爱我的伤透;不知是不是这样,现在的我变了,变得连自己也不认识了。我曾幻想过,我的未来是怎样,我以后的家是怎样,我以后的我是怎样……也许是我们都太过天真了,我们的未来不是通过实践得来的,而是年少的我们幻想的,我还只是个孩子,叫我、叫我怎么把这个关于孩子的梦打破呢?

童年是一个谜

年少的我们,只是一个孩子!当我们是孩子时,我们,那些我的朋友们和我,我们追逐在小小的小小的校园中,即使只是这样,我们多觉得很幸福。不知是为什么是孩子的我们,很容易满足。

少年是一幅画

少年的我们,只是一个孩子!当我们比孩子长大了一些之后,我们成了少年,我们在大人们、老师们的见证下,一点一点儿的成长着,却没想过,前方的路渐渐渐渐的曲折了些、变窄了些。当我们一次次的以为幸福临近时,幸福就像泡沫一样,在我们触摸后,逝去了,不见了,这是不是给一些ZL的孩子们算是惩罚呢?可是这惩罚对我们这些孩子来说,太过沉重了,我们受不起,更爱不起。我们都像那些转瞬即逝的幸福、我们都像那些转瞬即逝的泡沫、我们都像那些慢慢曲折的路……

青年时一首诗

青年的我们,也只是一个大孩子!只是相对孩子来说,我们是蜕变的小天使,我们是蜕变的蝴蝶,我们是蜕变的孩子……我们都经过了太多太多,我们都已经成长了,我们都经历过了年少时的追梦、我们都经历了少年时的所谓“爱情”、我们都经历了青年时的蜕变,我们从不懂事的孩子变成懂事的青年,我们不会再像孩子一样去追求幻想来的梦,我们不会再像孩子一样去祈求那所谓的“爱情、幸福”。我知道,这并不是只出现在童话故事里,现实中也有。可是我们随着年龄的增长,会像以前是孩子的我们所认为的大人想法,会帮我们克制住这些想法,即使真是中有,那又怎样,这一些,并不重要啦!不是么?

大家不要见怪哦,这只是我的想法而已!如果有意见的话,下次找我好啦!

童年

1200字以上 初三 记叙文

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末稀里糊涂地来到这个世上,而今已空长十八有余。

三岁的时候,爷爷喂我烧酒,让我对酒有了好感。四岁,望子成龙的老爸教我摆弄算盘,但先前烂熟于心的加法口诀而今只剩可怜的“三下五去二”了,加之顽劣地把老爸心爱的算盘当了一回滑板用,受了老爸的罚,对弄算盘便彻底失去了兴趣。五岁,老爸教我识家谱,记辈份,以至在我这个五岁的孩子脑海中形成了以班辈叫人的习惯,直到有一回把一个回家省亲的新妇叫成了“姑奶奶”,弄得在场的老爸脸青了好一阵(因为新妇称老爸为“哥”),这才对家谱失去了兴趣。六岁,被老妈连哄带骗塞进了幼儿园。至今已与学校为伴十二个春秋。

我不得不承认一个孩子应有的顽劣在我身上都一一具备了。比方我拿泥塞过邻家锁眼,把盐洒得满地都是,偷家里的米换白糖吃,等等。这便免不了时常受老妈的责骂。最严重的一次,老妈终于动粗了。折下树枝,一边红着眼睛,一边抽我。但我没有丝毫的悔过之意,相反,还为自己有先见之明穿了厚实衣服而庆幸不已。而一旁的弟弟却早已哭得失了人样。满脸和着泥,泪花不住地从那灵秀的小脸上往下掉,在脸上辟出了两道清晰的纹路。

弟弟小我两岁。用“灵秀”来形容他的长相实不为过,尽管是个男孩,但全身白得可爱,还生着淡淡的眉、精致的嘴,以至许多人把他当成了女孩。相比之下,我则黑不溜秋,像极了挖煤的老爸。

家门前依次排开着几口不大不小的池塘,天旱时节便是整个院子的命脉。由于是作蓄水用,池都挖得很深,而且是四周浅而中间深的“U”字形池塘。院子里的大人们在为有了这几口池塘而欣喜的同时,免不了又有几分担忧,生怕自己的孩子一个不小心成了“落水鬼”,老爸也是如此,还特意委派了当时只有十七岁的小叔时时监视着我们。然而小叔也非“善类”,自己下塘戏水却怎么也吓不住我们时,便妥协地让我们在池边玩泥水。我们当然高兴。水的诱惑便使得我们常趁小叔与人玩牌玩得正欢时偷偷溜到池边嬉戏一番,心里很是美。由于很少出乱子,胆便大了起来。终于有一天,弟弟失足滑进了池子深处。我急得大喊,却只能无奈地看着弟弟一会沉,一会浮。幸而岸上有识水性的大人路过,才使得弟弟幸免于难。但事后却引来了轩然大波:我和弟弟被抽得半死自不在话下,还害得小叔也被奶奶和老爸骂得无地自容,终于离家出走,踏上了南下打工之路,再回来时,已是三年之后了。

小叔的归来,给沉闷了三年的家带回了活力。奶奶紧锁的眉也舒展开了,又挂上了几分喜气。个中原因便是小叔带回来了个我三年后称为“婶母”的人。

婶母初来我家时,不过十八岁。由于婶母人长得不坏,还经常爱笑,使得我们有十足的劲粘着她。甚至于她要走的那天,我们还想法把她锁在了屋子里。老爸老妈对这位未来的弟媳自是客气有加,一则为小叔,一则为自己。

婶母来的十余天,我们的大部分任务便是玩。放牛拉着婶母上山,下塘也要缠着婶母作伴,晚上还可以玩上两圈扑克,其间乐趣自是不少。比如下塘摸田螺吧!那时我已学会了戏水,虽不大灵巧,但也能喘着气从池的一边游到另一边了。我先踩水到池中,举开双手露出水面,示意岸上的婶母水的深度。然后做一失足状,在水中不停扑腾。这可急坏了婶母,却也只能如先前的我一般傻傻地喊着。估摸着她喊累了,我便顺势往下一沉,从水底潜回了岸边。当我冷不防冒出半个小脑袋时,她先是一怔,即而笑着蹲下了身子,拿泥来扔我。一旁的弟弟早已窃笑得不行,新摸的田螺便在他的笑声中倒了一半。

婶母不在的日子,所盼的便是“六一”。这时总能哄着闹着从老妈手中要到一元或五角的碎钱上街买馋人的糖果或心仪已久的玩具,无所顾忌地与伙伴疯上一天。或打闹着看同学们自演的节目,或三三两两偷溜去河边捉虾、找蟹。我们本不敢下水,因为让学校知道了有除名的危险。但水的诱惑实在太大。我们合计了一下,径往下游寻了个水静的隐秘之地畅快地游了起来。嬉戏之余,却发现旁边有几只鸭子也憨着脑袋漂在水上。雪白的毛,扁扁的嘴,臃肿的身子,样子甚是可爱。我们便决定抓鸭子。于是都屏着呼吸,潜到鸭们浮着的水面下,腾的一声钻出水面,鸭子吓得四处逃窜,却并未得手。我们于是改变了“战略”,一人在后赶,一人在前潜水等候,等鸭过时,才捉它。鸭们果然上当。不多时,一只可怜的鸭便已置身于我们这些顽童之手了。我们都欣喜地摸着它那雪白的身子,却又恶作剧地把鸭压在水面下,任其胡乱扑腾。我们都笑了。然而远处却传来了气急败坏的叫喊声。我们知道事情不对,赶紧上岸,各自抓起衣服,撒丫跑开了。

作为一个孩子,盼望过年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因为过年能穿新衣,放鞭炮。更重要的是,还能有个十来块的压岁钱。这在我们来说实在是一笔可观的“财富”,往往能让我们高兴过整个寒假。尽管钱只在我们身上揣个三五天便被父母哄着要了回去,但我们仍觉得很快乐。

最后一个“六一”在六年级的第二个学期,我十三岁(不知道,这时还属不属于童年范畴)。我本不知道这是“最后”,却听见节目过后台上响起了老校长近乎庄严的嗓音:

“你们不再是孩子了!”

我方才发现,我的童年已在我的不知不觉中落下了帏幕,成了笔下的春秋。要重温那段童年的儿歌带来的快乐,却只能在梦中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