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春节450字

我眼中的春节

450字 六年级

盼望着,盼望着,终于临近年末了,春节也即将来临了。春节可是中华名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每年的春节都是小孩最开心的一天,我们不仅能拿到几百甚至几千的压岁钱还能在当天的晚上放各种美丽的烟花。

在春节的前几天路上都是拎着大包小包的行人喜气洋洋的向邻居们问好。日子一天天过去,春节终于到了,当十二点的钟声敲响,“噼里啪啦,噼里啪啦”的鞭炮声响遍整个角落。当我从睡梦中醒来时我已经长大一岁了,穿上新买的衣服和小伙伴们在后院穿梭玩耍,家家户户都换上了新的对联。夜幕降临吃完年夜饭后,我和弟弟冲到后院放烟花,有的烟花像陀螺一样在地上转来转去,发出耀眼的光芒;有的烟花像炸弹点燃引线后就“噼里啪啦响个不停”有的像火箭一下子冲上天,把我吓了一跳;还有的像孔雀开屏,五颜六色的火花四溅。四周的小伙伴都来围观。

绚丽多彩的烟花放完后就是春节最有意义的事了——看春晚,我拉着弟弟的手飞奔上楼心想:“完了,烟花放着放着忘记春晚了!”我来到客厅发现我们一家人都围电视津津有味的看着。大家有的哈哈大笑;有的笑的按着肚子;有的还笑出眼泪。

这就是我的春节,在每年的春节是我最开心的一天!

家乡的年味

800字 六年级

我始终觉得城里不算过年,只有老家才是过年呢!每年,我就盼着寒假快点来到,最盼望的是父母放假前把我托人快递回老家的那几天。那爽,只有和我一样尝过的小伙伴才可意会。

腊月二十八要打年糕了,爸爸还没赶回家。爷爷、叔叔等男丁就要去村里打年糕,我作为小男丁自然也是不能缺的一员。妈妈只能带着妹妹一个劲地叮嘱我,叮嘱啥?早被打年糕的兴奋代替了。

打年糕喽。首先是掺米,所谓掺米就是把糯米和晚米按相应比例掺在一起。再是蒸米,用三个大灶,分别架上相应的三个木蒸桶,等到米的颜色变暗了,就在里面放红糖。等红糖融进了米中,就向旁边的人喊一声:“铲糕板”。最关键的一步就是打糕了。刚做好的糯米放进打糕槽里,一个人用打糕杵用力打年糕,这时旁边要有一个人配合着翻年糕。打一下,翻一下,就像闹钟里的齿轮一样有规律。

制糕了,该我们这些愣小子上手了。把打好的年糕放在一张长长的案板上,由两个制糕的叔叔搓成长条,我们负责在漂亮的模具上抹油,抹完油的模具,用力按入年糕,做成花式年糕。我们起先还老实地按,后来十八般武艺全上了,捶,拍,打……不少半成品的年糕悄无声息落入我们的肚子里。制糕的叔叔总摇着头,笑眯眯地来一句:“你们这群小馋猫!”“吃饱了才有力气抹油嘛!”不知哪个坏小子居然来了这么个理由。逗得所有的叔叔伯伯一起哈哈大笑,我们更加是借机再往嘴里塞一口。

对于一个“标准吃货”来说,吃分岁酒可真算是让我大饱口福了。所谓“分岁酒”则是温州人对年夜饭的叫法。外婆家住在山上,坐落在青山的怀抱中。土鸡、土鸭,土灶台,连烧火的燃料都是枯树枝、落叶。原始的美味,让人馋涎欲滴;龙虾、螃蟹、蛤蜊、海带炸虾……温州海鲜,让你舌头都鲜没了;炒面、炒年糕、玉米饼,让你吃到喉咙口都不腻……家家桌上有鱼或者芋,“年年有余”的好兆头,大概到处都一样。

各位小伙伴,老家温州是可以放鞭炮的。这个一定让你们无比羡慕。大年初一早上要放“开门炮”。先放“百子炮”。再放三声大炮,大炮要朝天放,保证声声放响,除旧迎新,蒸蒸日上。

赶上了好时代,乡村年味年年新,微信红包,鲜花迎春……老年味更浓,新年味更多。我爱你,乡村的年。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六年级
4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