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乌塔》有感500字

读《乌塔》有感

5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乌塔》。我认为乌塔是一个自立能力很强的人。

本文主要讲述了乌塔是一位12岁的小学生,趁暑假游历欧洲。表现出了《乌塔》那惊人的自理能力。

我读了文章之后想:中国的小孩子大多数都是在家中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尤其是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被视为掌上明珠,“称霸全家”是“理所当然”的常事。更有甚者,有些大人把小孩当成“小祖宗”、“小皇帝”。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自然养成娇生惯养了。

文中一句话说得有道理:在中国,像你这样年纪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宝贝,爸爸妈妈爷爷奶奶都很爱他们,绝对不放心让他一人出远门。因为现在的治安多不好。在我身边,曾经发生过这样的事例,有些人参加斗殴,输者则想报复,而且还请黑社会打手,认错对象者有之,导致有些无辜的人挨打,有的甚至残废了。现在的年轻人吵几句动不动就出刀子,可怜那些被误打的人一头雾水。你说冤不冤?

话又说回来,小孩子应该学会在逆境锻炼自己,学会在逆境中长大。一个总一帆风顺的话,长大后走出社会,遇到一些困难在所难免的,这个时候,就要看他怎么去处理问题了,平时得到锻炼的人,面对困难时,处理起来应该会得心应手啦。如果现在的孩子能像乌塔那样,长小锻炼自己,像他那样自强自立的本领,那世界上一定会人才济济。如果没有了自立自强的本领,什么工作都干不好的。

读《岳飞传》有感

500字 四年级 读后感

寒假到了,在空暇之余,我再读《岳飞传》,感触颇深。

岳飞自20岁从军,到39岁遇害,戎马一生,战斗在抗金最前线。他以光复中原为己任,以收复失地为目标。他领导的岳家军纪律严明、骁勇善战,沉重地打击了南侵的金兵,是爱国教育的学习典范。

岳飞文武双全,才华横溢。自古家贫出孝子,国破出公卿。岳飞自幼出生寒门,师从周侗,他勤奋好学,时常划沙写字,顶雪习武,终究练就了一身好本领。1125年他在京城枪挑小梁王,初露锋芒,踏上了从军之路。他聪颖智慧,用大刀破了金兵的“拐子兵”;郾城之战;朱仙镇大捷,均表现出了他卓越的军事才能。

岳飞廉洁正直,不谋私利。他曾说:“文臣不爱钱,武将不惜死,天下太平矣。”在《题青泥市寺壁》中他写道:“斩除顽恶还车驾,不问登侯万户侯。”像这样正直的官员,在古代社会中是十分罕见的。

岳飞有着坚定的志向,毫不妥协的立场。他坚决反对“议和”,终其一身为实现光复大宋的事业而奋斗。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满江红,就是岳飞一生的真实写照。

绍兴十一年十月,宋金达成和议,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投入狱中。大理寺内,御史中丞何铸见到岳飞背部“精忠报国”的刺字,大呼:“强敌未灭,诛杀大将,绝非社稷长久大计。”同年十二月二十九日,高宗下旨,赐死岳飞,是年岳飞39岁。

合上《岳飞传》,我不由黯然泪下,无尽的痛惜和感叹涌上心来,正如岳飞所写:“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我长大了也要和岳飞一样精忠报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四年级
读后感
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