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老永垂900字

钱老永垂

900字 高三 叙事

2009、10、31日是一个令全体中国人民都为之感伤的日子,我们伟大的航天巨星钱学森老人永远无法挽回的离开了我们。享年98岁。

此时的我说不出内心万分悲痛与惋惜之情,天空中簌簌落下的阴冷细雨向我们陈诉了一切。一个伟大的世纪老人陪我们一起走过了最后的二十多年。回顾钱学森的一生曲折而充实,真正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他做了本来不该属于他做的事情,他向13亿中华儿女交上了一份最最赤诚的答卷。可以说如果没有对一个国家充满极大的热忱,他不可能做出如此大的成就。钱学森成就了自己已给子孙后代营造了一个和平的发展环境。记得2007年感动中国给钱学森老人的颁奖词是这样的:“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五年归国路,十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者,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科学的旗帜,知识的宝藏,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他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说实话我并不赞同把钱学森老人纳入2007年感动中国十大员之中,因为那毕竟太渺小了。或许在一定程度上对钱学森老人的光辉形象有所影响,因为在中国我想即便是没有感动中国的推介钱学森这个象征中国科学高度的领军人物就已经妇孺皆知。而作为媒体旨在推荐一部分在特定领域值得我们称道的人,我想钱学森当时听说进入感动中国十大员时间一定是平静的。或许要是谈荣誉他老人家在中国早已经无与伦比,他会在乎感动中国吗?他早已在中国人民心中永驻,也定然永恒。任由海陆的变迁,星斗的转移。都不会磨灭钱学森作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的历史功绩,毋庸置疑他的名字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历史上,钱老与世长辞了,也许他真的需要休息了。不过真的不想这些伟大的人物离我们而去,能和伟人生活在一个年代里我感觉想一想就有点自豪。或许我们的下一代再听说钱学森的时间就有一种陌生的感觉,夸张的说法就要怀疑历史是不是在欺骗他们了。这种感觉不像我们略微有点触及的感觉,因为他们的存在让我们有了安全感,亲切感,就像我们对待我们的爷爷奶奶一样,慈祥的面庞,令人讨厌的唠叨,此时此刻都会成为最美好的回忆,是一种发自内心对前辈的瞻仰与缅怀。

打破一切常规读后感

1200字 初二 读后感

一、人并非完美,发挥其优势

我们真正认识自己吗?我们是高傲的,自卑的,健谈的,稳重的......到底哪一个才是真正的自己,我们做什么工作才是最大发挥自己的优势?这等等的思考,都不仅仅对老板、经理,任何一名员工都需要仔细定位。

二、爱岗敬业

升职调岗,还是爱岗敬业?我们追求事业、金钱、名誉,一个公司如何让一个岗位设计中去满足优秀员工的事业感、名誉及收益?追溯下去,或许能让我们很清晰认识企业文化的真谛。

三、每个人的标尺

什么是优秀,跟自己比,跟过去比,跟同行比,还是?我想很多公司都愿意把标尺和目标结合起来,以结果导向。但是,我们都真正认识到结果吗?

四、残酷的爱

做公司这么多年,越来越多理解了这个意思。从开除第一个员工的束手无策,彷徨失落,我渐渐明白了残酷的爱。最残酷的其实是我们的放任。

五、忘记这本书的大部分

别人的是别人的,不是我的。我们有自己的情况、特点、认知度,我想我还自信着我的管理和学习精神,我想我还是会为追求极致和完美不停歇。

因为自己是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因此这本书带给我的很多智慧,第一时间联想到的自己职责范围内的工作:人力资源管理。

一、颠覆我多年的培训理念。

在我传统的思维里,一个人的知识、能力、技能都是可以通过短期或者长期的培训予以纠正或者更正的,后天的锻炼培训会起到关键核心的作用。但是盖洛普咨询公司的几十万份的数据调查改变了我一直坚信不疑的理念,突然间意识到原来有些意识形态是无法通过培训得到提升的,譬如说才干。培训可以提升的是意识、知识、技能、甚至部分能力,而对于才干则起不到丝毫的作用。“人是不会改变的,不要为填补空缺而枉费心机。而应多多发挥现有优势,做到这一点已经很不容易了。”

二、意识到一线经理绝对重要性。

在未参加工作之前,选择一份工作看重的是:薪酬、环境、机遇、声望、影响力……以前对一线经理的重要性理解从来没有这么深刻过。盖洛普公司的这本书依然延续了以往的用数字说话的风格,一连串的数据让我真正意识到一线经理绝对的重要性,同时个人2年的工作经历也给了我重要的启示:一线经理对优秀人才的去留起到关键性甚至决定性作用。此时想到,公司招聘的近百名应届大学生,最终留下来的大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点:实习部门经理有计划、有安排、有意识的指导。企业要想留下优秀的人才,势必要让一线经理(含车间主管)发挥他们的积极作用和承上启下的功能,让一线人员感受到关怀和重视以增强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才有可能持久在企业做出贡献。

三、全面发展的误区。

作为自然界的个人,一个人的精力和经验总是有限的,不可能在各个领域都夺目出众,盖洛普的数据再次告诉我:激励人的时候,重在发挥优势,而不是克服缺点,更不是面面俱到。在传统的观念中,一个人要做的是发现自己的缺点,努力的去改正弥补。而盖洛普却警告我们:发挥每个人的优势,请避开他的缺点。在现实的工作生活过程中,常规的思维主导了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让我们耗费时间、精力、金钱等等来弥补我们的不足,如何能够让自己更加全面。其实我们错了,我们最不应该关心的事情是使自己全面。至少这本书,改变了我的想法,对己对人时刻保持清醒:关注优势,发现优势,发挥优势,这样才会取得预期的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9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