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与信福1200字

幸福与信福

1200字 高三 叙事

最近在网络上总有些转发信件,就是让大家将信的内容转发给其他网民,我想借此话题说说自己的一些想法。

记得某天上学时,收到好友丹的一封来信。信上提到了她最近的的生活和学习,平淡却真切。我微笑着看完信后,发现信封里还有另一封看似打印的信件。大意是希望收到信的人将此复制20份,在96小时内寄出,会得到惊喜,如果扣押,后果将......并举了几个例子,似乎要显示其真实性。

看完后,我将它揉成一团扔进了废纸篓。虽然信中多次提到祝福、友谊等令人难以回绝的字眼,可看得出作者心机缜密,下过一番功夫,但我认为这是无稽之谈。既然是要给你带来惊喜,那么又为何加上恶毒的诅咒?选择是人的自由,信不信也是人的自由,如果说这封信能改变人的命运,那么也可以说是命运让你相信了这封信,或是命运给你带来了这封信,那么一切不又是命运的安排?至于那几个例子,且不说是虚构,世间之大,偶有巧合罢了,仅仅几个例子并不代表什么,或许很多照办的读者也没得到什么,于是随信消声,大多一笑了之罢了。

当然,我将信丢掉,并不是想对好朋友的祝福置之不理,丢以前我也做了短暂的思想斗争,这封信的唯一厉害之处就是利用了朋友间的友情,不照办看上去就是对朋友的否认,可是这种想法在我的脑海中迅速消亡了。我觉得对朋友的祝福并不在于形式上的接受,而在于心灵上、思想上的肯定,丢掉一封由他人起草的“祝福”信件并不意味着对朋友的祝福给予不屑,而是对这封信内容的否决。

暂不说此信会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就算这信上的内容都是真的,我也不愿被一封来历不明的信所左右,哪怕后果十分严重,那至少也是我自己的选择,我无悔。即使这封“命运”之信真能改变我的人生而我却错过的话,我也毫无怨言,因为我不想让自己的命运由一封信所改变,我相信,用我的双手一样能创造出美好的未来,命是自己的,命运也应该掌握在自己的手上,不要说一封信,就是上帝站在我面前,我也照样会说No!

最后我想对这些信件的作者说几句,我不知道他们散发此信件的目的何在,是因为精神空虚、无聊或是别的什么,难道是想证明自我的存在?我不知道,也许他们自己都不清楚。然而我发现这些信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内容看似象征友谊、好运等美好的祝福,往往结尾会加上一些刺人的话语,让人心升恐惧,不敢有所怠慢。单从这一点来看,他们的本意并不善良,而善良的读者却是最大的受害人,转发这类信件的结果要么是让更多的人加入到这无聊的散播当中;要么就是让更多的人陷入不愉快的沼泽。

在仔细思考就会发现幸福是无法单纯的靠某种物体或是行为获得的,就拿信中那些毫无科学依据的信息和无理取闹的要求来说,假如真的只要按信中所说的去做,就会得到惊喜之类的话,那么世界上会有黑暗吗?生活不就真会完美了吗?那么全世界只要铺天盖地地复印转发这些信就好了,还要什么工作,学习,劳动,锻炼?信中说“这并不是迷信”,那就真不是迷信?那么明天我们人人都去起草一封“美好祝福”的信,那么就能“让这世界充满爱了”!

朋友们,看清眼前的一切吧,我们需要的不是虚无缥缈的幻想,而是切合实际的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能力去开拓未来。

回想那纸篓里的“命运之信”,它自己的命运却......

幸福东莞

1000字 五年级 状物

“幸福东莞”之我见

随着时间的推移,辛亥革命又100周年了。

当时:晚清末年,内忧外患,中华民族到了危亡之际。改良派维新变法运动的失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决心以革命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体制。

1895到1910年,革命党人先后发动了多次起义,秋瑾、徐锡麟等一批革命党先驱先后牺牲,革命陷入低潮。

1910年底,孙中山再次在海外召集同盟会骨干,组织力量准备在广州发动起义黄兴与徐宗汉假扮夫妇,秘密潜入广州。

然而广州之战终因革命党人寡不敌众而告负,林觉民等一大批革命骨干壮烈牺牲,黄兴也身负重伤。徐宗汉等冒死收葬了烈士遗体72具,葬于广州城外的黄花岗。

经过这次的起义,清政府对革命党人进行了血腥镇压,同时积极寻求与帝国主义的卖国交易。

在四川,清廷又一次丧权辱国的行为,引发了轰轰烈烈的保路运动,湖北新军被紧急抽调前去镇压。在武昌,新军当中的革命党名单泄露,湖广总督瑞澄开始对名单上的革命党人逐一捕杀,革命形势十分危急,革命党人熊秉坤、金兆龙等愤然打响了革命第一枪。经过一夜激战,武昌起义的革命军攻占了总督府,黎元洪被革命军将士紧急推为军政府都督。

武昌起义成功,举国震惊,消息传到美国,孙中山和同盟会成员欢欣鼓舞。立即派黄兴和徐宗汉赶到武昌战场,大大振奋了革命军士气。不惜以热血和生命保卫飘扬着革命红旗的武汉三镇。经过这么多血与火的洗礼,黄兴和徐宗汉的感情不断升华,两人决定结为革命夫妻继续比并肩战斗。

风雨飘渺的清廷只好请袁世凯出山,率北洋军镇压革命。袁世凯一方面镇压革命军,另一方面仍试图在各方势力的博弈中,暗地里通过革命党人汪精卫传达与革命党和谈的愿望。

革命的危急关头,孙中山奔赴海外,力排众议,最终说服西方列国财团,不再借贷款支持清廷。

阳夏保卫战打得异常惨烈,黄兴和黎元洪艰难支撑,在各种反动势力的夹击下,黄兴毅然决定率部撤往长江下游,集聚力量,以图大业。a  长江战舰在行进中,传来了多省宣布独立的消息,黄兴等备受鼓舞。

自此,革命形势进入了南北对峙的局面,经过多方努力,南北代表唐绍仪和伍廷芳终于坐下来会谈,经过艰难谈判,双方达成共识,支持建立共和政体;经过十八省代表的公开民主选举,孙中山被推选为首任大总统。孙中山表示,只要袁世凯敦促清帝退位,他即可让位,由逼退清让位的人,出任中华民国大总统。辛亥革命,中华民族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结束了两千八百年的封建统治;开创了亚洲第一个共和体制;写下了人类社会民主主义的新篇章!更向世人展示了一个真理:历史的潮流浩浩荡荡,不可阻挡;顺其者昌,逆其者亡。中国的未来,充满着革命的因素和希望。

如今战火已过,我们过着幸福的生活;跟过去比起来,我们已经很幸运了!

沙角小学五年级:彭桂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叙事
12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