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溪湿地游记1000字

西溪湿地游记

1000字 初一

11月21曰上午,12辆豪华大巴载着兴奋激动的文海中学七年级师生,驶向西溪湿地,一路欢声一路歌,晴朗的天空格外湛蓝,白云是贴在蓝纸上的装饰。

“千顷蒹葭十里洲,溪居宜月更宜秋。”这是文人雅士们对西溪湿地美景的真切描绘。

绕过芦絮飘飞树遮亭隔的小溪,穿过盘虬卧龙迂回曲折的柿林,来到曲栏回廊白墙碧瓦的梅竹轩舍,看两岸丰美的水草,参天的树木以及暖阳下欢快流畅的笑脸,一场寻觅秋色的美妙之旅便启程了。

沿水环堤绕的小道一路而行,停伫在古朴的小桥上,波光摇曳,竹林茅舍,烟树人家,心生许多宁静和喜悦。

走过层层叠叠的青石板的小桥,走过铺满了碧绿野草的竹林小路,空气中弥漫着的是暮秋的暖阳的味道,湿地的气息和着一星半点的熟柿子的甜蜜蜜的香气。树都是光秃秃的,却仍然摆弄着各种风姿。我们捉迷藏似的在曲曲折折的小路上行进,巧遇一支队伍便会情不自禁地喊出声儿来。透过密密麻麻的枝丫,还隐约能够瞧见西溪湿地的水波荡漾,波光粼粼,一条条水纹延伸到远处。

正闲逛着,而耳畔传来几句吟诗声。待愈走愈近,才发现,是个发髻斑白的老者,面对着幽深的小径和笔直苍劲的翠竹,瘦削的手微微扬起。一番热情的邀请,老爷爷便加入了我们的队伍。他讲他写诗的故事,讲他去过的小镇,讲他曾经的青春……

踏上一条蜿蜒的小径,再跨过一座被碧水环绕的木桥,往右沿着条绿意盎然的小路向前,便是到了湿地中梅竹山庄的门坊。竹正是苍翠欲滴,节节攀长;梅已然谢去,而那苍劲有力的枝干,却任透露出生命的刚直不屈。幽冷的山庄,好似繁华都市中的一帖宁静之剂。

出了山庄,沿着开阔的水岸,曲曲绕绕,沿途竹林柳烟,变化有致。这便是西溪水阁了吧。水阁由分两部分,东为“拥书楼”,西为“蓝溪书屋”。编竹夹泥的墙,透露出浓郁的乡土气息。水阁四周环水,就水而叠,因水而活,存着天然的野趣,宛若繁杂世事中的一片原始净土。

再穿过密布的水网,茂盛的芦苇,慢慢浮现出一个孤岛,那即是秋庵。岛的四周是一望无际的芦苇滩地,一片白茫茫的意境。淡泊而高雅,犹如远离世俗的人间仙境。

远望芦花深处,河面上有一浮现的木筏,三五好友铺毡而坐,倾囊而出所有的点心美食,漾着秋光,细品,分享,游戏,静缓又怡然。

近观小石桌上,四个好伙伴面向镜头一致地摆出胜利手势,喜逐颜开。

还有生长在浅滩边簇生的芦苇丛,张扬着剑一般的草叶,飘飞出一片白茫茫的苇花,偶尔的一两只白鹭,扑闪着翅膀,贴着水面飞过去了。

走倦了,围坐在石凳上小憩,尝美食美味,听雅致之人谈玄妙之道。

继续前行,一路上醉人的秋色以及铺满地的落叶,把这里装点的犹如童话世界般充满奇幻。

夕阳西下,我们回望那些树,那些水,那些蓬飞的芦花,都已印在脑海中,难以抹去!

感恩那束奉献的光

650字 六年级

也许,你在散发光芒的同时,正面对着死亡;也许,你的头上,已经长满了白发;也许。其实并不奢求任何的回报,只要,每天看到那一张张纯真的笑脸。

老师,您就像那一直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您最希望,看到那一个个满意的成绩。您为我们每一个人,都操碎了心。您可能并不知道,自然也不在乎——您头上的每一根白发,都是为一个学生而凝成的辛劳,每当学生取得了一丁点儿进步,您都会兴奋的喜笑颜开;可我们不认真学习,有所退步的时候,您食不下咽,寝不安席,夜里辗转反侧,只是思考着如何使我们更好……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六年级了,我真正且深刻地懂得这句诗的含义。现在,您为我们考上重点初中而操劳着;过去,曾经的老师让我们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地地掌握每个年级的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做积淀;未来;我不知道新的老师是怎么样,但从这六年的小学生活中,我也知道,他们定同那千万支蜡烛一样,默默,无私地奉献着。

老师,我感谢您感谢您们六年来对我的照拂与关心!在我“马前失蹄”的时候,是您与我们进行了一番语重心长的谈话,让我在学习这片辽阔的草原上重新找到了方向,继续飞奔前进。老师,我感谢您!感谢您告诉我们人生的哲理与努力的方向。在我“春风得意”的时候您告诉我继续努力向未来前进的方向。我犯小错误,您总是严肃正经地向我传授人生哲理和生活妙招。老师,我感谢您!感谢您们这六年来对我的谆谆教诲,像蜡烛一般,生命虽短暂,但却深深地刻在我的心中。此外,我也没什么可表达的了。

若干年后,我也许记不得你们的模样,但您们绽放出的那束光,我将永远铭记。

感恩那束奉献的光,正是那束光,照亮了我的心,照亮了我人生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一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