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长与宽——读刘慈欣作品《中国2185》感1000字

生命的长与宽——读刘慈欣作品《中国2185》感

1000字 初二 读后感

在科幻小说《中国2185》所描绘的未来里,人们利用分子级别的三位摄影技术拍摄了那时已经死亡的六个人的大脑,并使其以数据流的形式在电脑里“复活”了,他们可以自由地和外界交流并思考,拥有超人的学习能力,换句话说,人们找到了获得永生的蹊径。这听起来多么迷人。曾几何时,我也曾有过这样强烈的愿望,希望自己可以看到这世界莫测的未来,是什么样的一幅图景。但就凭这一篇说长不长的文字,生生地就把我这个心愿毁灭殆尽了。文字的力量可以如斯强大。

改变了我意志的,就是小说里“复活”了的毛主席对那个时代年轻的中国最高执政官说的一句话:“什么‘永生’啊,‘永死’罢了。”

这话颇有点哲学味道,解释起来却并不显得很晦涩。活着就是不断变化,更新,在我们有限的寿命中形成完整的自我,但一旦放到了永生的时间里,总有一天,时光会把原来的自我磨灭殆尽,漫长苍白的时间会消磨生命存在的意义。原来的自我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渐渐模糊、淡去,最后剩下的只是一个不知自己从何而来,为何而生的躯壳。从这个角度看,生命无限的延长,不再是我追求的理想,而是疯狂可怖的梦魇。而且,若真正到了千万年之后,那种到乡翻似烂柯人的苍凉孤寂,与世界格格不入的黯然绝望,又有谁承受得了?我们只是普通人,精神没有那么坚不可摧。追求长生不老,不过是一件不考虑后果的傻事。

只有有句点的生命,才是被歌颂的完整的生命。

小说中,“复活”后的毛主席便用这样一句话点破了天机:“该死的东西是活不了的,拼命给自己的生命多搞一些时间,不如让自己的时间多一些生命好,这个帐要会算才行。”我的理解就是,在横向的有限的时间轴上,纵向开拓自己的生命,把几十年生命里的每一刻都活到极致,不然真的就亏大了。

拓宽生命,就是要去把自我价值最大化地实现,要用自己的方式去淋漓尽致地生活。自我价值是一种相对而言的事物,实现它的程度完全取决于你自己。或许你可以想拿破仑、邓小平一样改变历史,像LadyGaga一样改变音乐界,像乔布斯一样改变平板电脑的市场,或许你只需要做个普通人,充实地过好每一天。我对实现自我价值的定义就是,当你的一生走到尽头,你可以骄傲、无憾地回望自己留下的足迹。那时,你便可以说,你的人生没有白过。

向生命乞讨时间的不过都是些蝼蚁,只有用时间成就生命的才是巨人。上帝没有给我们更多的选择,生命不算长,但生命可以很宽,很宽。

P.S:对原作末尾署的时间(1989年)表示深深的敬意,深深的膜拜。在那个时代写出如此脱俗的作品,大刘不愧是大刘。期待大刘的《三体3》。

成都实验外国语学校初二:阆妖

生命的颜色

500字 初二 散文

俗话说:“生于忧患,”又有“自古英雄多磨难”,一个人人生的价值是伴随着对磨难的挑战而实现的,是需要一种生命的颜色来点缀的——那就是黑色。

在众多的颜色中,黑色往往是让人感到压抑的,但如果将它放在人的生命里,效果便不一样了——它能考验人,锻炼人,使人充满干劲儿,直到最后一息,那一面黑色的墙终于被我们冲破了,便瞬间,光芒四射。由此可见,生命的黑色是不可缺少的,生命的灵魂离不开黑色。

美国著名作家海伦凯勒曾经说过:“是黑色,让我在黑暗中勇敢的生活,黑色是不屈,是奋发。”海伦的一生,是充满黑暗和迷惘的,然而,她的生命却散发出了无限的光芒,照亮了她黑暗的人生。正是因为生命的黑色,所以才改变了她的人生。

一只被绳子束缚了双脚的鸟,在这种黑暗的境况下,是生?还是死?当然,一个普通的生命是不会顾及太多的,它只会拼命地拉,拼命的撞,直到头破血流,它也只有一个信念,一个生的信念。你是否被这渺小的生命所折服了,被这勇气,被这毅力,被这在黑暗面前散发着伟大光芒的生命……你是否会不由感叹:“它,并不普通!”

像张海迪,想保罗,像屈原……像我们自己,成长让我们感受到了——生命本不该平平淡淡,普普通通,它应该时刻显示出自己独有的颜色,以及独特的气息——那种松的挺拔,梅的坚韧,竹的强劲;那种不屈不弃,不懈奋斗的表现——黑色,生命的颜色!

生命如流水,顺畅安静的流动,永不比强烈的拍击更刻苦铭心,让人成长。

                                                                           ——尾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二
读后感
10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