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念安然,生亦欢好1200字以上

一念安然,生亦欢好

1200字以上 六年级 散文

常常对着岁月陈述悲喜,那是一种由来已久的喜欢。一个人,一段光阴,或薄,或重,都任凭自己。过程中可以加一缕香,加一滴露,加一半清风,加一弯水色,细节丰满了,人心自然也就是无比的充盈。一些长短错落的句子,以及来不及整理的情绪,不必刻意的要说给谁听,也不需要有人能够读懂,只需稳稳妥妥的收藏好,就放入一阙旧词的页脚,用深远的沉寂去陪伴夜的安静。眼里有情,情生温暖,温暖在心,则万念可安。到那时,你再来描绘月上千风,花上千风,纸上千风,该怎么叙说,定然都会是从容。

越来越贪恋早晨的时光,仿佛,那一米阳光乍现在云朵之上,所有的阴霾都摒退,就连微小的心事也无处躲藏。视线,穿透一层薄雾的遮挡,也可清清亮亮的延伸到远方,而那个远方,只有想念,无半寸忧伤。你与我,就这样隔着天涯守望,用文字煮出一壶婉约,然后,对坐,小酌,你画你的禅韵,我拾我的花香,让情感肆意的流淌。那些心事,不删减,不遮掩,只软软的安放在心田,总有一天,在时光的交集里汇聚成一段唯美的诗行,可留给记忆,静静欣赏。

旧的记忆,就像是一截解不开的心结,到处都充满了蛛网般细密的暗伤。若是一味的沉溺只会越来越心慌,而心境也会越来越悲凉。时常会想,如果年华就此慢下来,我还会不会如曾经许诺的那般,会一如既往的等你,等那段远去的时光。有时候,会发现,光阴只不过是和自己说了一句玩笑话,其实很假,可是仍然会让思念笑到起皱,让眼泪笑到结痂,让心蘸满了岁月的风霜。捻一朵花,画一方景,一个人,一颗心,一份精彩,也同样值得张扬。唯有心芬芳了,眼里的红尘才会无恙,如此,便不会辜负了时光。

岁月不会改变一个人最初的本质,但是岁月可以教会一个人安然于世的方式。做一个懂得爱自己的女人,不要害怕有一天容颜会老去,也不要让心彷徨而生出暗疾。只依着心性临水而居,选一处风和日丽,将满满的阳光分散入呼吸。然后,我会如一只幸福的米虫,静享现世安稳。有时候人的内心应该有分辨是非的能力,任何事都要做到,不轻信,不盲从。即便是在视觉里相同的事物,也请适当的给自己退后的余地,时刻保持一种距离。唯有那样,才不会很轻易的丢了自己。

不知道,一生要耗尽多少时光,都未必会读懂一页书卷。那些方块的小字排列成行,如一只只古灵精怪的小魔兽,在无边的静寂里肆意的张扬。若心里缺少阳光,就会让某一种感觉趁虚而入,借助一点彷徨,来蛊惑着你的落寞和忧伤,从而烦躁会更加膨胀。若是换一种方式走入岁月的词章,所有混沌都当做是过场,只是不经意,不在意,任由时光静静铺展,开放,纵然是三千风月做墙,都成不了心的阻挡。不去问丢失的脚步在哪个方向流浪,不去想夜半醒来又误饮了谁的半盏茶香,做一朵闲花,执意开在充满阳光的路上,不论风来,不管雨落,我的微笑会一如既往。

有些文字是纯美的,就如清风拂过一段旧时光,丝丝缕缕都恍若柔软在心里,若花一般静静的开放。有些思念也是纯美的,就像隔着一帘雨读一页故事,点点滴滴都流淌在唇边,若细品一盏茉莉花的清茶,回味的感觉会绕齿成香。时光,等在前面,我们,跟在后面,就这样一路走一路想念。等有一天,花儿落满了深秋的庭院,我来采一朵清露入茶,将往事修修剪剪,这一段藏于光阴深处的眷恋,还能否再续前缘。

念及,或许是散落在天涯的距离,或许是偶然经过窗前的微雨,又或许是不经意填写的诗句,唯一的清晰,是不管从容的,琐碎的,喜悦的,那所有的心绪,都是关乎你。文字,循着草木生长的间隙,写在清风明月的静寂里,写在花香满径的欢愉里,写在明媚如许的思念里,只管点点滴滴的写满,倘若某一天浅浅的忆起,就是篆刻在岁月上的禅意。光阴,如一页翻旧的句子,如一段泛黄的故事,又如江南一季烟雨飘摇的花期,那些烟火缠绕的情意,安放在深邃的记忆里,是朝夕相对的温暖,是永不褪色的主题。

光阴,总是将某些隐晦的思量藏匿,即使你仔细的猜,认真的想,终究也逃不过岁月布好的局。那么关于是非俗情,何不就只用文字代替,将那些日夜交集繁衍的思绪,写在一草一木间,写在一花一叶间,写在风前,写在雨后,直到写出流年辗转的情意。到那时,你踩着晨曦的柔软而来,眼底微微淡然,原来,过往的狰狞与喧闹都还在这里,只是早被光阴羽化成了禅韵。于是,日程可以行走的不温不火,你亦可以选一处无人经过的幽静,安心的品读,读一帛花信随风舞动的美丽,以及,那在文字里日渐清凉的女子。

如果,一切草木缠绕的情意都被繁衍进朝夕,那么,能不能让栀子花写就的语句清淡些,再清淡些,让常青藤般簇拥的喜悦,还旖旎在袖底,就当做是翻阅着光阴如羽的章节,将美丽一遍一遍的温习。人生的足迹,总在得与失之间重复着善恶悲喜,若一念起,一念灭,都是流年不可或缺的情绪,何不将光阴碎裂的声音悄然收起,让一切的生长或沉寂,或热烈,都开始变的循规蹈矩。而我,只笃定着做一颗花的种子,临风,沐雨,在烟火的寂寞中看潮起潮落,看云卷云舒,直到长成一树芬芳,于漫长的岁月里恪守静寂,坐拥烟火,生亦欢好。

一念心清净,莲花处处开

1200字以上 初三 散文

“宝鼎茶闲烟尚绿,幽窗棋罢指尤凉”,炎炎夏日,借着一窗幽凉,几片闲情,煮茶品茗,闲敲棋子,心似白云一片,又似清茗一樽,在旷远平和的心境中恣意回荡,恍若一切都不曾走近,亦无远离。渐渐地,连空气中都弥漫着茶的青翠,清明怡神。低眉,落子,一局棋毕,犹如淋了一场酣畅的雨,尤觉指尖清凉,尘世亦清凉。

听,那袅袅琴音是从泛着墨香的古卷中逶迤而来的?轻放下手中的杯盏,视线静静地定格在被清风无意间掀开的那页,脑海中反复搜寻着一个叫“琴操”的名字,不知是怎样绝代风华得女子才能让博学饱览的苏东坡在知天命之年还视之为红颜知己,亦不知是何等玲珑聪慧的女子,竟能从一句玩笑话中参破人生的真谛,自此与红尘喧嚣一刀两断。琴操,她就像一个耐人寻味的谜,只一次邂逅,便让人再难相忘。

那清脆的琴声定然是她在无忧无虑的童年所奏,没有现世的浇漓,亦无沧桑的浸染,只是纯粹的拨弄着她的琴弦,看草长莺飞,听雨落水起。她与所有天真烂漫的孩子一样,甚至比他们更为幸福,不仅有深爱自己的父母,还有着自适安然的殷实家境与粉雕玉琢的玲珑姿色,且自小受到良好的教育,在琴棋书画、歌舞诗词皆有一定的造诣。

也许是流年幸福惹天妒,也许是命运叵测意难平,娇弱聪颖的小琴操万万没有想到,如此幸福的家庭竟在一夜间变得支离破碎。那晚,她闲登高阁,对月抚琴,素手调弦,清风依旧那般柔软,明月也清亮的直抵心扉,蓦地,弦断了,心也乱了,嘈杂声、哄抢声如潮水般汹涌而来,令她不知所措。

当她慌乱地赶去庭院时,但见眼前狼藉一片,母亲神情涣散地瘫软在地,手里还紧攥着一道圣旨,眼睛红的似要滴出血来,她从未见过这样的母亲,一时间竟不知如何挪动脚步。最后她才知,母亲早已气绝多时。

父亲受宫廷牵诛,母亲因痛失丈夫而气激身亡,当她终于明白事情的始末时,未曾想,自己却被官府没收了户籍,自此烟花柳巷,无处安身。彼时,她还是才貌双全的闺阁千金,此刻却沦为人人皆谤的风尘女子,青楼歌妓,不知是命运的荒唐,还是自己的荒唐。当心灰尽,泪流干,她再非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女蔡云英,而是令无数男人为之倾倒的风尘歌妓——琴操。

她的诗词如寒冬腊梅般清冽,又似阳春白雪般甘甜;醉人的舞姿如梦似幻,足矣令天地失颜,令时光留驻;最让人如痴如醉的,莫如那泠泠琴音,时而将人带到云端雾里,时而又让人身临山水田园,时而在早春畅饮了清泉甘露,时而又在秋风中忘记了来时的路。琴操虽沦为风尘女子,却一直守身如玉,坚持卖艺不卖身,因为她知,定然会有一个爱她的人,愿意带她离开此地,许她一世安稳。

那年,他是新任知府,她是当红歌妓,他学识满腹,她琴艺超群,一次机缘巧合,他们于缘分的渡口相遇。苏东坡喜她清雅,怜她傲骨,惜她才艺;琴操爱他性情,敬他气节,慕他才学。两人一见如故,竟有种难分难舍之意。苏东坡得知她的身世遭遇,替她赎了身,落了籍,购置清雅竹舍,视为红颜知己。琴操抛却年龄的限制,旁人的眼光,欣然与之成为忘年之交,荣辱与共,且歌且行。

两人虽一个时值暮年,一个年华正好,却相伴怡然,自得其乐。他们的情谊,较之爱情稍淡,较之友情又浓,也许这便是知己,可以跨越年龄,跨越地域,跨越生死,却又相敬如宾,各自安然。苏东坡并没有给琴操任何名分,他不愿耽误了红颜的幸福,因为他知,世间定会有个比他更爱她的人出现。琴操也并不在乎这些虚名,她从不敢奢求太多,人生能够得一知己,足矣。

这天他们泛舟湖上,赏水色潋滟,芙蕖绿波,锦鳞游泳,兴致勃发,好不快活。东坡一时兴起,戏谑道:“莫如我问你答如何?”琴操欣然答应。遂问:“何谓湖中景?”琴操思索片刻,但见天水相接,落日飞霞,环境清幽,意味旷达,便答道:“秋水共长天一色,落霞与孤鹜齐飞。”“那何谓景中人?”东坡又问。琴操蓦然看到远处一舟中,一个妙龄女子宛立于船头,云髻高耸,衣袂翩然,在斜阳余晖的掩映下,恍如谪仙。灵光一闪,巧借唐人的诗句说到:“裙拖六幅湘江水,髫挽巫山一段云。”

东坡再问:“那何谓人中意?”有了美景,美人,怎能缺少意境?可这意又要到哪里去寻呢?思忖须臾,琴操的眼神蓦然清明,洒脱一笑:“随他杨学士,鳖杀鲍参军。”才情不正是人中意吗,如此良辰美景,诗意豪兴,足矣令杨学士,鲍参军都自愧弗如,好生艳羡了。东坡连连点头称妙,显得有些意犹未尽,停了一会,继续问:“那有了这些又能如何?”本是一句玩笑话,但细细品味又觉话里有话,字字如冰,令人心寒。琴操秀眉轻颦,默然半晌,并未作答。

东坡见琴操并没有回答之意,干脆自问自答到:“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作商人妇。”虽然此刻有良辰美景,诗意才情,但那又能如何呢,月满则亏,水满则溢,世间没有永恒的美好,多少繁华转瞬成空,多少情爱散作浮云,就连风华绝代的红颜,也逃脱不了命运的束缚,终是要奉父母之命,嫁于一个自己不爱的男子。

《金刚金》中有云:“人生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一切有为法,应作如是观。”人生得失荣辱也好,聚散离合也罢,到头来不还是黄粱一梦,万物皆空?琴操回去后,反复品味东坡的这一问一答,终是参悟了玄机,看破了红尘。人生不过一沉一浮,一乐一苦,万事皆由心生,心不动,则人不妄动。拜谢过苏东坡后,琴操修行于玲珑山,念佛往西方。自此槛外喧嚣,槛内菩提,梵音经呗,云水禅心。

苏东坡对琴操的离去痛心疾首,却又只能默默祝福。有时,放下也不失为一种解脱。人生就像是一场花开,无论是富丽的牡丹,妖娆的罂粟,还是清净的莲花,只要能够吐露自己的芬芳,便是无悔。而琴操恰恰是走过富丽,品过妖娆,最终,选择了清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六年级
散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