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爱武侠,我爱金庸1200字以上

我爱武侠,我爱金庸

1200字以上 高三 议论文

武侠小说大概人人皆知,那么金庸的武侠小说,相信就算没有读过书,通过电视剧、广播等也一定对其故事有所耳闻。金庸迷越来越多,无疑,金庸小说是现代武侠小说的代表。金庸也因此成为大众的热门话题,喜欢不喜欢的,都出来对其发表意见。金庸也因此而成为大具争议的话题,大是大非都拿来往小说上套。因此又有了更多的“反金庸迷”的出现。

我呢,写了这篇东东,自然是作为一个金庸迷来说话的。

前不久,金庸小说>第41回,入选了中学语文课本。金庸先生便因此而招来了劈头盖脸的非议(当然也有些人是出来替金庸说话的,再当然一次:替金庸说话的当然是少之又少了)。多数人借机对金庸先生大加诽谤,大表不屑;有学生、有家长、虾米资深学者、老师、某某校副教授,统统抛投露脸,发表高见。有的说金庸小说入选课文将遗患无穷,戗害学生的心灵。并且有的家长豪不含糊的称其为“毒草”(什么年代啊,晕)。

听了他们的言论,真想马上写点什么反驳一下,解偶心头之恨(再次声明:我是金庸迷)!但看着电视机上的大名流们咄咄逼人、唾沫四溅的喊“垃圾”,偶就不敢提笔了。但忍而又忍,实在忍不过。虽然学历不及你,道理不及你,论调不及你。仅仅用偶可怜而微薄的见识看看大家们的观点学说~~~~也知自己浅薄无学问,并在各位名流面前深感无地自容,自惭形秽。还要拜托大家们大人不记小人过,海涵小人的胡说八道!!!

某学者说:金庸小说实在太俗,难登大雅之堂。这实在是一个为否定金庸小说而找的最蠢的借口,很多人说它俗,但又没听说出哪里俗。一个空幌子而已。即便有一二说出来,也是不能成立的。因为俗或不俗你说了并不算,也许你是不俗的,你品位高,可以读>品>,从不看乱七八糟的东东,但是你没有权力也没有能力让所有人都可以像你一样拥有这么高的品位。另外一种说法:你不屑的东西就叫俗了吗?你不能接受的东西就叫垃圾。你们天天讲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就是叫你们这样看事情的吗?

再说回来,金庸小说,我们看的就是它的俗,通俗而不庸俗。那曲高和寡的阳春白雪到底有多少人去看那?

且放下金庸的俗与不俗不论,倒退个2、300年去看看,今天我们拿来当宝贝,你们奉之若神的“四大名著”在它们最初流行的年代是怎样遭到大名流、学者、思想家们所唾弃、说它们俗?在今天又是怎样被你们捧成“天书”的(说到这里我就不禁要笑一笑了^-^)???

其实,古代四大名著,今天的金庸小说。相通点是它们都是时代的新东西,是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你们忍不得它的与众不同,便要掐死它们。试想,万一每次这种“斗争”都以你们胜利而告终,那真要为“四大名著”捏把汗了……

金庸小说过多的宣扬暴力,多看无益,更不该给分辨能力还不够成熟的孩

子看。(先晕一个再说-_-!)

有必要重申一下今天的主题!!今天讨论的是什么东东?武侠小说!我提议:你们能不能不把别人的特点拿来当缺点讲呢?武侠小说里如果没有暴力还动什么武?!怎么动武?!我承认,所有人都承认:就是有暴力!!有很多!!!却称不上“宣扬”。暴力也就是武力,一直被金庸先生理解为“压制另一种力量(邪恶的暴力)”的东西,从金庸先生的角度理解,暴力又是维持社会和平的重要条件。王朔说金庸小说里的人物,没有原因见面就打,直接就是诬蔑。(他骂金庸俗之前买了一套7本的盗版>只看了一本就敢来大话金庸。他没有原因的骂金庸,才是“没有原因见面就打”他不先自己反省下,有什么资格来骂金庸?!)

更可笑的是有家长说,不应该把金庸小说选到课本里让孩子们看,因为孩子们处在成长的时期,分辨能力还不成熟。看了这种东西怕对自己把持不了(言下之意是孩子看了书会不会去杀人放火???)。他们还用事实说话,讲了一个看完书里的武功描写去跳楼的孩子,来巩固他们的论调可靠性。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说:第一、小说进的是高中的自读课本。家长何以对子女担忧到这种程度?我们中国的孩子真有这么弱智吗???上学上到高中连点分辨能力都没有,但我觉得再不成熟还不至于看完武打情结后去跳楼!!!第二、关于跳楼那个问题,首先说明了金庸先生艺术手法造诣之高;其次说明把金庸小说选入课本大有必要。他为什么要跳楼?因为没有人指导他看。把小说选进课本,老师就可以指导他们看,帮助他们真正的理解小说。也可以告诉他们,什么是生活的真实和艺术的真实,什么能学、什么不能学。如果这样的话会有人跳楼吗???

金庸小说都能当教材,是不是琼瑶小说也要选进去了?想必提出问题的前辈没用脑子要不就是不知道金庸小说是什么东东!先看个笑话:

“女生不解的问男生:'我们也喜欢金庸,为什么你们不读琼瑶呢?,''因为金庸写爱情同样登峰造极,而琼瑶的武功只能算'厮打'。'”

笑话毫不费力地指出:琼瑶小说和金庸小说非对立关系,更非并列关系。因此根本是没有办法相比较的。

金庸小说基本上已经涵盖了琼瑶小说的内容。它涉及了各个知识领域大量的信息,天文地理、诸子百家、人文风俗等中国传统文化与小说融合无间,不知不觉中拓宽读者的眼界;其次在人物塑造上也大大超越琼瑶,不只是人物类型由皇帝到市井混混的多样,也表现在金庸先生对人物性格不流于简单化的处理上。金庸笔下的人物从极端的大善大恶者到亦正亦邪、正邪难辨者数不胜数,但从不重复。从亦正亦邪的人物性格特点看,是继承自>人物的特点;金庸的故事情结不用我说,也是大大精彩于琼瑶小说的。总而言之,说句得罪琼瑶迷的话:两者实不可同日而语啊!!!

金庸小说荒诞不经,满篇无稽之谈。完全是胡说八道。对,荒诞不经,无

稽之谈,胡说八道。

>里的猴子能说人话,荒诞吧?

贾宝玉从娘胎出来“嘴里便衔下一块玉”无稽吧??

安徒生童话里花草树木还能思想呢,扯淡吧???

你们为什么这么喜欢看呢?你们为什么不说它胡说八道?你们怎么没说曹雪芹、安徒生、吴承恩俗呢?你们敢说吗?返回来说金庸,他荒诞的也不过是形式。它的作用就是吸引人去读,通过所谓无稽的形式去领会他的主题思想。金庸小说的主题思想大都是比较深刻的,万全可以盖过形式的所谓“荒诞”。如>对人性的深刻探讨,在主人公狄云的所见所历中,刻画了一张张伪善、贪婪、虚伪的面孔;>通过小人物韦小宝和其它英雄人物的命运对比,暴露了那个时代混淆的是非和颠倒的黑白;>则表达了一定的反封建思想。当然,本人愚见而已,所要表达的内容远不止此。

总之,金庸小说主题深刻、思想独到、构思新颖,故事模式没有重复;文笔庄重又有诙谐,简练不失细致;风格多元,雄伟阔大的气势包含着小桥流水的意境,而且所涉领域宽广,且通俗易懂、引人入胜,起码做中学课文是完全当之无愧的!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百胜。最后,希望耐心听完我啰嗦的前辈们,生气或可笑之余能够认真读一本金庸的小说。说不定下次再起争端时,你们就不会得出“遗患无穷”的结论了。

孝老爱亲

900字 初一 散文

中国的传统美德之一就是孝,中华文明五千多年,孝道贯穿其中,何为“孝道”?“善事父母为孝”,“子爱利亲谓之孝”,因而孝就是子女对父母的一种善行和美德。中国的孝道倡导的就是晚辈对长辈的孝顺,像 “乌鸦反哺,羊羔跪乳“一样。

中国古代就有二十四孝,其中一篇“孝感动天”令我记忆十分深刻,这篇故事讲的是传说中的远古帝王,五帝之一,舜的故事。舜姓姚,名重华,号有虞氏,史称虞舜。相传他的父亲及继母、异母弟象,多次想害死他:让舜修补谷仓仓顶时,从谷仓下纵火,舜手持两个斗笠跳下逃脱;让舜掘井时,父亲与象却下土填井,舜掘地道逃脱。事后舜毫不嫉恨,仍对父亲恭顺,对弟弟慈爱。他的孝行感动了天帝。舜在厉山耕种,大象替他耕地,鸟代他锄草。帝尧听说舜非常孝顺,有处理政事的才干,把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经过多年观察和考验,选定舜做他的继承人。舜登天子位后去看望父亲,仍然恭恭敬敬,并封象为诸侯。孝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责任。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无意间搜索,我看到了一起赡养纠纷的案例。两位原告已是迟暮之年,走路都已经颤颤巍巍。原告于1953年结婚后生育了两男两女,即本案的四位被告,这四个人都是由两位老人抚养成人,现都已成家立业,修建了楼房,衣食无忧,经济都很宽裕。可他们却在两位老人年事已高,丧失劳动能力的时侯让他们住在猪圈楼上,真是让人心寒不已。孝,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需要继承和发扬的,难道闹上法庭就是他们对孝最好的诠释吗?不妨思考这个家庭中子女与父母的关系究竟是怎样的,子女与父母是要有多大的矛盾才能让他们如此安置年迈的父母而忘了父母曾经的生养之恩。原因可能有很多,但最重要的还是这几条:(1)父母的忽略 (2)父母财产分配不均 (3)与父母之间的隔阂。

虽然那案件最后已然完美解决,我却并不认为这是值得庆贺的事情。当赡养父母的问题闹上法庭,当儿女与父母站在对立面时,我深刻的怀疑亲情是否还在,即使赡养问题最终得到解决那又怎样,父母的心已然凄凉。

何为“孝道”?--所谓孝道,百善孝为先,孝之以其道,只有心怀孝道之人,最终才能收获善果。俗语说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而父母给我们的,又何止是滴水呢?父母恩情深似海,他们给我们的是整个大海,我们应该懂得回报,懂得孝道。今天作为中学生的我们,不但是民族的未来,更是祖国的花朵,我们也要以孝为本,自觉接受我国的传统美德教育,这样明天会更美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三
议论文
1200字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