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龙文化1200字

我们身边的龙文化

1200字 初三

自古以来,“龙”经常以各种方式在我们的身边出现,并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演变为一种文化,它代表了中华民族的象征以及中华文化的象征。对于每一个炎黄子孙来说,龙的形象不仅仅是以一种形式呈现出来夺人眼球,更是一种美好的寓意蕴含在国人的记忆中。

就拿我的家庭来说,父母都属龙,也由于这个原因,他们在为我起名字时也加入了“龙”这个字,意在祝福我能像龙那样有勇有谋,能像龙那样一飞冲天,同时也保佑我平平安安,在龙的庇护下健健康康地度过自己的一生。这个“龙”字,既表示了父母对我的期望,也在暗暗告诫我不能被世事迷惑而忘本。这就是说,从我一出生开始,我就与龙结下了缘分。当我听到自己的名字时,也是我对龙最最粗浅的认识。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到了上幼儿园的年纪。记得开学第一天,老师就让我们用艺术字的形式写自己的名字,并解释原因。于是我便将自己的“龙”字画成了一条弯弯曲曲的长龙盘在一颗高高的树上。我自认为画得好,可当我展示自己的画时,同学们却都对着我的画指手画脚,而在当时我的脑海里,龙只是一种会飞的动物,而它盘在树上是为了伺机捕猎呢!当我说出我的想法时,全班哄堂大笑,羞得我满脸通红。这时,老师对我笑笑,让我坐下,简单普及了一下龙的知识,在老师激情澎湃的“演讲”中,我年幼的脑海里对龙有了一种新的认识:龙是神圣的,是不可侵犯的,是我们高不可攀的。

在小学二年级暑假时,我和父母去参观江苏宿迁的乾隆行宫,一进入内部,我便为之感到深深的震撼:殿堂的石柱上,天花板上,地毯上,龙椅上,展厅的龙袍上,都刻着或印着各式各样的龙,有的怒目圆睁,似在代表皇帝的威严;有的目视前方,高昂龙头,意在展现自己的雄姿。连皇帝的睡榻上都刻着一条蜷伏在地的睡眼惺忪的龙,实在是应时、应景、应人。这里的一切都是显得那么地高高在上,在当时对龙已有些了解的我的脑海里更坚定了自己之前对龙的认知。

到了四年级,我学了一篇《赛龙舟》的课文,这篇文章主要讲了龙在我们生活中流传广泛,使我改变了一些之前的想法,得到了一些新的认知:龙虽然是神圣的,不可侵犯的,但并不是完全的高不可攀,它经常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并早已融入我们的传统文化,如春节时的舞龙,每逢吉时或丧事到龙王庙祈福等,看似无形却有形。

怀揣着对龙的更多美好憧憬,我来到了初中。在七年级的一堂思品课上,老师以“中华文化”为题,为我们着重讲述了龙,而这也是我第一次真真正正地明白了龙。它作为一种文化的载体,流淌在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液当中,它所代表的不仅仅是强大权势和吉祥如意的象征,更是一种不畏艰难险阻、敢于拼搏、敢于进取的精神,我们的祖国之所以能走在世界强国的前列,发展到今天这个高度,都是因为我们中华民族的自强不息的精神。无论是近代的鸦片战争,还是之后的抗日战争、抗美援朝等,我们都在捍卫自己的领土,捍卫自己的尊严,奋力一搏,才让世界对我们有了新的认识。如今,我国各个领域的人才更是纷纷涌现,屠呦呦、南仁东以及很多的无名英雄,都在用他们的生命来谱写祖国发展新的篇章。

对此,作为龙的传人,我们怎能不好好学习身边的“龙文化”,努力跟随他们的脚步,为祖国开辟一片新的天地呢!

另一种温度

1000字 初三

在凛冽的北风中,一缕缕柔和的炊烟从烟囱中爬出,盘旋着上升,伴随着老人们口中神秘的歌谣,越飘越远,飘向远方——是的,那是我的老家,和我家的小灶间。

小时候每次假期得知要回老家的时候,我总不太能高兴得起来,上海这边生活方便又有趣,想吃东西、想玩游戏只需轻轻点击下手机或者鼠标就可以了;而老家那边,首先没有路由器,我的IPAD和废品划等号;其次,那个我外婆抽奖得来的电视机,型号可以说得上是三十年前的最新版,我只能整天切换着几个卫视频道看综艺节目;最后,那里的冬天实在是冷得慌,又没有空调,晚上的时候在外面让人感觉哈口气都能结成冰。

但慢慢长大的我,却发现那里可不止这些苟且,在我眼中,那间青灰色砖墙的灶间和那里的亲人们,他们就是我的诗和远方。

我最喜欢开饭前一段时间放下作业,去那小灶间的灶台后面坐坐,我对那里的印象就定格在这几处地方:温暖的跳动的灶火(我特别喜欢给它加点柴草);两口大铁锅和中间一个烧水的汤罐子,旁边贴一张灶王爷画像,上书“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常年摆放在灶台边的零碎木料做的几把小凳子,经常有雾气罩着的厚窗户;哦,还有那个经常绊我一脚,使我提心吊胆的砖头门槛。

在那里,似乎每一天都过着一样的生活,但似乎每一天的生活,又有些不一样。每天我早上起来,总是看到炊烟又升起来了,洗漱完毕,蛮不情愿地被外婆拧着涂上雪花膏,囫囵吞枣地吃掉外婆煎的葱油饼和一块外公买来的烧饼,蹦跶着去逗门口的小花狗玩,隔三差五扔一小块没吃完的烧饼给它。晚上的时候,就去小灶间暖和一下身子,听外公哼着不知道什么内容的歌谣,或者外公和外婆日常拌嘴,又或者小姨和妈妈聊点八卦……尽管许多年过去,我依然没有弄懂老家的方言是怎么回事,但是听着她们热烈的谈话和外公的哼哼,就仿佛像温暖的灶火似的,使我的心也被牵动起来了。

当我们要返回上海前天,外公就为我们准备了小镇上的特产——香肚;外婆几乎整天在田地里忙活,她准是在为我们摘几棵大白菜,挖一大摞大蒜,拔一些可以当水果吃的青萝卜或桃心萝卜,好装了袋带回去,大包小包的好不壮观!(其实她暑假时给我们的南瓜我们都还没吃完呢)这还没完,我们凌晨四点多就要出发,外婆就已经准备好了丰盛的早饭,不同于平常的白粥和点心,而是现煮的香糯的白米饭,菜色也很丰富:有我最爱吃的肉丸,黄灿灿的虾仁跑蛋,最下饭的青椒炒肉丝等等。我们吃得饱饱的,身上暖暖的。要远行了,外婆还不停叮嘱我妈,到了要发个短信报个“平安”。

出了门,老家的冬天依然还是那么寒冷刺骨;但是再回首,小灶间那袅袅的炊烟,跳动的灶火,还有那一声声的叮嘱,汇聚成另一种温度,伴我走向更远的远方。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题目

相关推荐

初三
12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