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议论文:换一种眼光,另一种感悟_900字800字

高二议论文:换一种眼光,另一种感悟_900字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面对众多的历史事件,如果我们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去看,可能会看出许多新意来。

——题记

在街亭一战中,胜负对蜀魏双方都至关重要,可谓是“历史性的转折点”。蜀相诸葛亮再三权衡,最后还是派参军马谡领兵去守街亭,谁知马谡却违背“卧龙先生”的战略战术,轻敌,拒绝王平忠谏,一意孤行,占山为寨,失去要路,致使蜀军陷入无法解脱的困境,最终失去了战略要地——街亭。

自从马谡拒谏失街亭,孔明挥泪斩马谡之后,一时舆论纷纷:“马谡言过其实,刚愎自用,徒有虚名,是一个庸才……”真是众口铄金啊!马谡简直是体无完肤了……但是我却不这么认为,在我看来,他仍是一个铁骨铮铮的男子汉。街亭之战前夕,敌军来势凶猛,十五万大军直奔街亭而来,声势浩大,势如破竹,而街亭既无险可凭,也无城堡可据,要固守谈何容易!然若街亭失陷,则蜀军必危。当孔明惊呼:“谁敢领兵去守街亭?”帐下勇士却无人敢应,唯独马谡挺身而出,慷慨一声:“某愿往!”

马谡在大兵压境的紧急关头,不是明哲保身,而是挺身赴国难,并“乞斩全家立下军令状”,这该具有何等的谋略,何等的气概,又是多么的伟大。真可谓是公而忘私,为国而忘家。街亭失去后,马谡临危不惧,奋勇当先,生为蜀汉将,死为蜀汉鬼。这是他没有屈膝投降,求得一官半职,也不是远寻他处苟全性命于乱世,而是重整残军,突出重围,保全了一部分有生力量,返回大营。

莫非他不怕孔明军法处置?非也,因为他是一个胸襟坦荡,光明磊落的大丈夫,不会因个人生死荣辱而抛弃一片报国之心……这才是我最喜欢的历史人物!

败后的马谡,也不是死不悔改之徒,他知罪服法,跪于孔明帐前:“某知死罪,实已难逃。”丝毫不强调客观原因替自己辩护,更没利用与孔明的私交甚厚而徇私,而是堂堂正正的受刑,没有任何怨言,而且托孤孔明,让儿子传承父志,报效国家,多么宽广的胸怀啊!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忠贞的爱国之志啊!更何况“胜败乃兵家之常事”,我们绝不能以成败论英雄。

马谡为我们留下了白玉般纯洁的节操,翠竹般高尚的气节……可谓是“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换一种眼光,换一个角度,往往会有另一种感悟……

高二议论文:给别人一粒种子_900字

800字 高二 议论文

宽恕是一种高尚的情怀,忠诚是一种基本道德,至爱是一种博爱的力量,付出则是我们生命的诠释。付出是一种品德,然而不计索取与回报的付出,才是真正纯粹的高尚。不计索取的付出,其实也是一种获得。若我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本着付出的心理,则必然会成功,让我们认真的种下每一粒“种子”吧!

给别人一粒忠恕的种子,就是给自己一个春天。

现今的社会,我们总是以自己为衡量事情的标准,无视他人的感受,做完之后得到的是什么?是悔,是愧,是内心的谴责!它们在生活中常常游荡,总是误导你的思想,迷惑你的心智,甚至还会泯灭你的良知。人们总是警戒自己“天下间无卖后悔药的”,但悔的魔障却又会在不经意间浮现在眼前,一点点吞噬你的心灵。倘若让我们用一种“给别人一粒忠恕的种子”的心理,忘记索取,不求回报地来做每一件事,那么结果会不会不一样呢?答案是肯定的。让我们在上公交车时,抱着这样的心态。满眼望去,人们在互相谦让,尊重每一个人,谩骂,拥挤,排斥的现象都已经无影无踪。此时种子正在悄悄顶破泥土,发育成幼苗。日行一善,说的未必是大事,不过举手之劳,却可以温暖他人甚至自己的心灵。

给别人一粒宽容坦荡的种子,就是给自己一个春天。

古人说的好,“今日于我有恩,他日必当涌泉相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却走上了下坡路。我们都知道,周瑜是一个心胸狭隘的人,他自慨:既生瑜,何生亮。然而,在现如今的社会环境中,向他一样心理的人是多之又多。自然而然在与他人交流时,就会产生很大的戒备心理。于是,我们就有了一个好人的定义:不伤害别人的人就已经是好人了。假如我们都“给别人一粒宽容坦荡的种子”的话,好人的定义还会是这样吗?政治课,我们天天在与它打交道,然而却不及我们外出看一眼。

同学们让我们用善良的甘霖去浇灌每一粒种子,他朝必定会长成参天大树。

所以,忘记索取,最美好的瞬间在于“忘记”。是本不欲索取回报的最单纯的善良,驱使我们去关怀那些需要关怀的人。而到了那时,那个需要帮助的人,或许正是我们自己——正是这样的火光,令我们于暗夜旅途中有火光的引导。不寒冷,不孤独。

今天播撒点点草种,来年才能长出一个春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高二
议论文
800字
栏目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