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的联想450字

桥的联想

450字 初三 散文

桥是生活中最常见的事物之一。在不同的领域,它象征了不同的含义。

在神话故事中,它是牛郎织女天河相会的桥梁,喜鹊是它的象征。桥让两个人再次执手,造就了千古的佳话。桥是浪漫的作家。

在现实生活中,它是车流穿河而过的桥梁河流是它的下属

。桥让人们沟通来往,连接了对岸的两地。桥是沟通的纽带。

在雨后的天际中,它是光的传播者,彩虹是它的名字。桥让苍茫的天际变得格外高远澄澈。桥是多彩的画家。

在商业贸易中,它是无形的信任,口头和书面的协议是它的承诺。桥让诚信永驻,使经济发展。桥是贤明的智者。

在世界交流中,它是透明的语言,贯穿着淳朴真挚的空气。桥让友谊没有国界,没有文化风俗的阻碍。桥是友谊的使者。

桥是那么无私,它不知疲倦的帮助着、奉献着,使过去不可能的事情变成可能。它化身为了作家,成为了纽带,成为了智者,成为了使者。它打开了人们的心灵,它使人心完全的贴近,彼此的坦诚相待,相互的融合……

桥并不在意人们对它的看法,它总是默默无闻,静静地看着它所做的一切,期盼着在它的帮助下,人们之间的隔阂能够消除,蔚蓝的世界能够出现,和谐的气氛能够在四周弥漫开来。若是在那时,这桥,这无形或有形的桥,这谦虚且无私的桥,会不会微微的笑着,给那湖水泛起些涟漪呢?

桥魂

1000字 初一 散文

我扶着栏杆,站在我家门口的水泥桥上,欣赏着那久违了的水乡风景。天都是湛蓝湛蓝的,水却是青绿青绿的,因为茂盛的凤尾竹和墨绿的野草把海水都染绿了。桥下一艘接一艘的机动艇,载着水乡人的喜悦和骄傲穿梭其间,船头高高地翘出水面,坐在船尾的人好象快要浸在水里了。小艇过后,犁出的白色的浪花哗啦啦地撒在桥墩上,令人心醉。

小时侯,我知道这里只有几根竹竿搭起来的小桥,与其说是桥倒不如说是竹架,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颤颤悠悠,犹如走钢丝,平衡力差一点的人就会掉进水里去。我记得小时侯我就在这小桥上掉过好多次。每次掉在水里就成了落汤鸡,但是我们一点也不惧怕,反而觉得有趣,到后来我们故意到竹桥上跳了下去。一次又一次的跳跃,我们的胆子变得越来越大,游泳的技术也变得越来越精湛。

当然,竹桥毕竟是竹桥,每年的龙舟水,四面八方的小河水汇到这里,水势汹涌水位猛增,往往这个时候,竹桥浮在水面上,就如拌豆腐的筷子,晃荡不定。说来也怪,每年涨大水的时候,竹桥附近都又小孩子溺死。那时,故乡的人非常迷信,都以为是水鬼照替身上岸的缘故。因此,一些老太婆就给溺死小孩子的人家请到竹桥边。烧香撒值钱祈祷一番,然后将一只黑色的狗仔活活地浸死,以换会死者的魂灵上岸,不要找别家的小孩做替身。另外,一些人家的小孩开始学走路或夜间啼哭不止,也由老太婆一条红头绳牵着,父母抱着小孩跟在后面小心翼翼地走过竹桥。据说走过了竹桥,以后的人生道路就平安无事了,竹桥成了水乡人心中的神了。

以后,有一位出外谋生的老华侨回来,看见人们走的还是那一步三摇的竹桥,便找到了大队干部,愿出一半钱,把竹桥改成水泥桥。从那以后,竹桥就变成了宽阔的水泥桥。白天,人们通过水泥桥走向希望的田野。单车、摩托车、小汽车在它是上面轻轻地滑过,满载着农副产品驰向集镇。晚上,溶溶的月色下,辛勤了一天的水乡人,从四面八方来到水泥桥上,分别坐在两旁的栏杆上,有的聊天,有的讲故事,有的在拉“弦索”,演奏《江河水》和《二泉映月》……二胡声像一条飘带,在人们的头上旋了几圈,一些落在桥下的水面上,一些和月光溶在了一起,挂在桥旁的树梢上……

那是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我悄悄地回到离别数载的故乡,走到水泥桥上。我想寻找那久违的“弦索声”。但乡亲们告诉我,以前每晚都在水泥桥上拉弦索的捐款建桥的老华侨已经升天了。临终前,这个老华侨嘱咐他的儿女,他闭上双眼后,唯一的愿望就是把那破旧的二胡挂在桥旁的树梢上。人们说老华侨这把二胡把人们都召集到桥上来了。二胡就如神奇的魔棒,使桥增加了春的温柔,夏的火热,秋的繁华。他是桥魂,也是水乡人心中的丰碑。

听乡亲们这么一说,我突然被一种涌动的热乎乎的潮水托举似的。虽然,如今嘹亮的收录机代替了老华侨的二胡声,但我仿佛仍然听见他的二胡声,并在那静静的水面中,看见他的心和他的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推荐

初三
散文
450字